當(dāng)了全職媽媽也一直閑不住,不是在到處溜達,就是天天想著怎么蹦跶,在經(jīng)歷了幾次公號投稿被拒,又不想天天寫些熱門八卦的標題黨育兒文后,我終于下定決心自己開公號。
寫寫自己想寫的,給那些有興趣想看的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們。
于是,先寫寫這幾年帶著娃到處瞎跑的經(jīng)歷吧。剛開始,純粹是探親,后來才慢慢開始長點心了,至少提前了解下當(dāng)?shù)赜猩冻缘耐娴馁I的。
再后來,我發(fā)現(xiàn),在旅行過程中我們可做的事情還挺多的,這篇先來個總結(jié),后面慢慢更,但是普適的旅行攻略比如如何辦簽證,要帶充電寶這類的我就不寫了,相信你比大條的我做的好。
因為娃她爸工作原因,已經(jīng)讓我完全適應(yīng)了喪偶式育兒的生存方式,但也不得不感謝這種獨特的存在,我和女兒才有幸能在地球幾大板塊到處穿越。
從女兒三歲起,第一站十幾個小時轉(zhuǎn)機飛往非洲大陸的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接著坦桑尼亞,埃及,歐洲的法國、意大利瑞士周邊等,國慶五一假期就去亞洲近點的國家,比如馬來西亞,柬埔寨西港等。
不到八歲,她已經(jīng)去了亞非歐大大小小的十個國家。
我在家里墻上貼了一張世界地圖,每去一個國家或城市,我們就貼一個小旗幟,每次旅行回來,我會挑選一些照片貼在墻上,因為娃太小,很多地方她會忘記,只有這些時光的記錄才能讓我們重新回到之前的那個景象。
看著我和女兒的旅行軌跡,心中就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我一直在思考,這些旅行到底會給她帶來什么,開始的時候,我和其他硬核老母的期望并無多大差別,會帶著一些功利的目的希望能得到一些不一樣的結(jié)果。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走的地方多了,我就釋然了。
我非常認同一位攝影師說的,“少年時代看過的風(fēng)景,會長留在腦海中。直至成人后,面對人生的分岔路時,給與我們鼓勵與勇氣的,可能不是曾經(jīng)說過的話,而是那曾經(jīng)看過的風(fēng)景”。
先上三個我覺得容易做到的三個帶娃旅行小小招:
旅行前:準備一本適合孩子讀的目的地介紹書籍。
TB上有很多,比如,去法國前,在候機的間隙我們就讀了《你所不知道的世界》—巴黎(這個書是系列叢書),機場去巴黎市區(qū)的路上,女兒興奮的喊:媽媽,你看埃菲爾鐵塔!
去了盧浮宮,她就知道盧浮宮有三寶,蒙娜麗莎、勝利女神像和斷臂維納斯雕塑。還說感覺蒙娜麗莎從每個角度看,她都在看著你微笑(是不是有點脊背發(fā)涼的趕腳)。
在巴黎圣母院拱門上的雕塑中,有一個拿著自己的頭顱的塑像,立馬引起她的注意。提前看了《你所不知道的世界》巴黎后,女兒似乎對斷頭臺,砍頭后為啥不會立刻死這類有點恐怖的場景特別感興趣。
書中在介紹圣心大教堂的時候有介紹到這位雕塑的原型-巴黎主教丹尼斯,被砍頭后又撿起自己的頭顱向北走了數(shù)千米,倒下的地方就是圣心教堂所在的位置。
旅行中:對要去的景點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不懂就直接度娘。
現(xiàn)學(xué)現(xiàn)賣的給孩子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在去每個景點的途中就可以完成。
比如,我們?nèi)ヒ獯罄谋人_看了比薩斜塔,車上我就假裝很淵博的給她講了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的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物理實驗,那個時候本人簡直就是度娘本娘。
參觀巴黎圣母院,就給她提到了大文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但是孩子對書中的人物故事并沒有太多感覺,反而對建筑物上有很多“我想靜靜”小怪獸比較感興趣。
走到日內(nèi)瓦湖畔,女兒就開始不停的問茜茜公主是不是真在這里被刺殺的,我們是跟團去的,車上導(dǎo)游給我們放了茜茜公主的電影。
每個女孩子都是喜歡公主和王子的,可是現(xiàn)實中的她卻被殺了!
回國后,女兒還是在百度各種茜茜公主故事的版本。
旅行后:結(jié)合孩子的興趣愛好想一些記錄旅行的辦法。
因為時間久了總會遺忘。女兒從小喜歡畫畫,我也喜歡,于是我們用了做旅行手賬這種方式,只要她喜歡,選擇這個城市中她印象中最深的一個場景畫下來,寫幾句感受就好。
或者給她一張我們途中拍的她最喜歡的照片,照著畫也可以,自由發(fā)揮,可以準備一些有趣的小貼紙,畫畫寫寫貼貼,也很有趣。
去法國的時候女兒一年級,很多字還不會寫,就經(jīng)常問我們這個字怎么寫,那個字怎么寫,很多字可以說不是寫上去的,是照著畫上去的,有一些錯字也懶得給她改了,且作為一個成長小插曲放給日后看吧,連錯字都看著萌萌噠。
畫畫和簡單的記錄成了我們假期后歡樂的親子時光。
二年級時參觀完莫奈花園做的手抄報:
旅行中的收獲其實不在于到底記住多少,
而是在那種氛圍中,
感受不一樣的地域,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語言帶來的沖擊感,
感覺生命總是很新鮮。
人生充滿回憶就是幸福。
如果非要總結(jié)下收獲,我覺得可以這樣描述:
1. 守時是對別人的尊重
由于經(jīng)常要乘坐飛機,出去跟團是大巴,女兒三歲就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到點起床,自己穿衣洗臉吃飯的習(xí)慣,特別是在外面,表現(xiàn)比家里好,哪怕是半夜的航班,也絕不賴床拖延,她懂得要遵守所有人制定的時間規(guī)則。
2. 感受世界的善意與美好:
雖然這個世界有很多黑暗的角落,但我仍希望女兒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善多于惡。在非洲,黑人叔叔阿姨看到中國的小孩就喜歡親親抱抱舉高高。
當(dāng)?shù)氐暮⒆颖M管衣衫破舊,但仍會對你報以燦爛的微笑。
在某個公園,可以和語言不通的老爺爺一起開心的喂大白鵝。
在生日當(dāng)天收到小團友Nina姐姐的賀卡。
在某個小巷因為一條小狗和當(dāng)?shù)亟鸢l(fā)小女孩的手勢交流,你會發(fā)現(xiàn),語言絕對不是限制孩子交流和行動的樊籬。
3.世界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風(fēng)景和顏色。
非洲的美在于清爽的空氣,湖泊草地,一兩棵合歡樹伸展著枝干,撲面而來的野性和淳樸。
埃及博物館的神秘。
薩姆薩依赫的海有著讓人驚嘆的湛藍和清澈。
歐洲城市的美在于歷史的積淀,遍布于各個角落的建筑雕塑、繪畫,甚至是涂鴉,糖果色的馬卡龍,童話里一樣的彩色的房子。
各種精美的手工制作讓人愛不釋手。
普羅旺斯的薰衣草和向日葵田孕育著名家大匠的誕生;
莫奈花園讓人置身于藝術(shù)和花卉的世界。
在那些時刻,我們的眼睛和心都覺得是美的,透著清晨陽光的那種溫暖和清新。
地球上每個角落的人們都在平淡而用心的活著。
4.觸摸和聆聽這個世界,保持好奇心:
對于我,是把很多塵封的歷史書中的線索連接起來了,行走諾曼底登陸的海灘,回憶二戰(zhàn);
羅馬斗獸場仿佛還有人和野獸在廝殺。
嘗試沒吃過的食物。
而對于女兒,她開始閱讀古希臘文化和風(fēng)俗,對木乃伊的制作過程感興趣。
她想去英國的牛津大學(xué)去尋訪哈利波特的拍攝地。
阿爾卑斯山頂異常的寒冷很難聯(lián)想到阿爾卑斯奶糖。
威尼斯是否會被水淹?
眾多的線索讓我們和現(xiàn)在以及過去的世界慢慢連接,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開始萌芽。
旅行不斷的浸潤著我們的生命,每一站你不知道會看到什么風(fēng)景,遇到什么樣的人。
世界那么大,值得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