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yù)計十多天的出行,不想廢了親子共讀的習(xí)慣。既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那就來場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的出行吧。于是在出發(fā)前大概做了點點功課,準(zhǔn)備了一些繪本,讓娃在旅行前,旅行中,旅行后讀讀。希望讓認(rèn)知和體驗互為補充,感受與探索更為深刻,也讓旅行更有意義。怎樣帶著繪本去旅行呢,以下提供一些個人做法以供參考:
一、旅行前:
可以入一些相關(guān)的書籍提前閱讀和了解,這是旅行前必做攻略的一部分,對目的地的風(fēng)土人情,風(fēng)俗習(xí)慣以及路上要做什么能大概有個提前輸入和認(rèn)知。這次準(zhǔn)備的書單有:
1.當(dāng)?shù)仫L(fēng)貌:《中國:手繪中國地理地圖》、《小圖雅搬家》、《成吉思汗》
-《中國:手繪中國地理地圖》:這是本手繪的兒童地理百科書,通過手繪的形式讓寶寶們一目了然讀懂中國。特意翻到內(nèi)蒙古那一頁,對即將要去的興安盟,阿爾山,呼倫貝爾大草原以及內(nèi)蒙古的一些動植物,人文美食,名勝景觀,民風(fēng)習(xí)俗通過手繪圖畫有個直觀的了解。
-《小圖雅搬家》:這是本蒙古人畫作的繪本,全景式的編排,畫面唯美,細(xì)節(jié)豐富,仿佛草原上的《清明上河圖》能夠生動地了解到草原人家的生活方式,還可以讓娃找細(xì)節(jié),培養(yǎng)觀察力。
-《成吉思汗》:提到草原,就會聯(lián)想到的傳奇人物,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本描繪了少年成吉思汗的成長,所以就入了這本,一并帶著。
2、相關(guān)生活場景系列:《湯姆去鄉(xiāng)村》《湯姆去野營》《湯姆去農(nóng)場》
因為還預(yù)判到的一些場景,所以帶了這三本相關(guān)。其實出門玩就喜歡帶應(yīng)景又很薄的書,湯姆小兔子系列目前出了五緝共三十本,基本描述了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平凡、瑣碎和真實,娃還愛看。
3、開車出發(fā)系列第一緝《開車去兜風(fēng)》
這也是本細(xì)節(jié)夠夠的書,繪者非常用心,移步換景,從城市到鄉(xiāng)村,從山崗到溪流,湖泊,牧場,草原,最后到高山的一覽眾山小。想著十多天的自駕出行,車是必不可少的了。
4、可以自己玩的書:USBORNE貼紙系列shapes,jungle,trains,airport
USBORNE貼紙書系列,就是娃可以粘粘貼貼自己玩的書了,可以挑選娃感興趣或應(yīng)景的主題帶上。我娃對形狀癡迷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投其所好帶了形狀貼紙,火車是一直都迷的,所以也捎上了。叢林和飛機就是為了應(yīng)景而帶,到了機場就可以玩一玩打發(fā)時間。
5、特別時期,特別需要:《湯姆尿床了》
《湯姆尿床了》是特需書,因為出發(fā)前幾天,娃突然愛上了睡前喝水,而且喝的不少,不論午后還是晚間都尿床了。經(jīng)過地毯式排查,知道了娃是剛好那幾天看了這本才特別愛喝水的,想說解鈴還需系鈴人,就帶上了。
以上,在出發(fā)前,除了USBORNE貼紙書沒有拿出來玩外,其余都有提前讀一讀。另外,手繪中國地理很大占地方又厚重所以就沒帶著出門了。
二、旅行中:
路途中遇到書中看過的內(nèi)容,就可以問問娃在哪本書里是不是也這樣啊,睡前共讀時如果繪本中有提到的也可以帶娃回顧下今天看見了什么,這樣認(rèn)知和體驗就可以互為補充,加深印象。尤其《開車去兜風(fēng)》,情景感很強,跟這次出行的契合度超高,書中幾乎所有的場景從城市到鄉(xiāng)村,從山崗到溪流,湖泊,牧場,草原,最后到高山的一覽眾山小的狀況我們都遇見了,很妙的感覺。
“呼呼,呼呼,全家人一起去兜風(fēng),乘著風(fēng)出發(fā)了,穿過城市,翻過山崗,他們要去哪里呢?”
去哪里呢?是有大山大草原的地方。。。
“出了城市,是山村。跑過花田,花農(nóng)送來好多花?!?/p>
比臉盤還大的向日葵,摸一摸,還有看到深棕色的向日葵哦。。。
“翻過山崗,是溪流。好多魚在游。釣上來了,釣上來了。好大的魚啊!”
都說水至清則無魚,明明小魚們一群群在清澈見底的小溪里游來游去。。。
趁著天氣好,我們挽起褲管下水撈魚,魚兒們太激靈了,沒有半條收獲。。。
”翻過山崗,是瀑布。聲音響亮。涼涼的水滴,好舒服!”
沒有看到大大的瀑布,但是看到額爾古納河的源頭,流水湍急的地方,娃說那是瀑布。。。
“翻過山崗,是湖泊。是劃船?還是坐游船?”
我們選擇了坐快艇,在平靜的杜鵑湖湖面上,看著水鳥們低空飛行,快艇旁水花濺起的小彩虹,還有岸上的白樺林。。。
雨后的阿爾山杜鵑湖,每分鐘都不一樣。。。
“翻過山崗,是草原。在遼闊的草原上野餐。吃飽了,干什么呢?”
在草原上,有時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只有自備些干糧路上吃,吃飽了干啥呢,車停一旁,睡一覺繼續(xù)上路,娃直接倒頭就睡了,舍不得睡的媽媽就去路旁草原拍一拍馬兒。。
“翻過山崗,是樹林。有小鹿,還看到了小松鼠。樹林里還有什么動物呢?”
在上阿爾山駝峰嶺的時候,山路兩旁時不時地竄出一只小松鼠,松鼠太靈活,還沒拍到就跑的沒蹤影了。。。
向日葵地里見到了小鹿,還喂小鹿吃了東西。
“翻過山崗,是云朵。什么也看不到了。呼呼,呼呼,要開到哪里去呀?”
在路過草原和森林過渡帶的時候,拍到了前方在下雨的情景。。。
繼續(xù)前行,進(jìn)入傾盆大雨還伴著打雷閃電,外面黑壓壓一片,能見度10米。。。
“穿過云朵,來到山頂。一望無際的白云,飄啊飄,飄啊飄,像云海一樣。云海散開了”
來到阿爾山駝峰嶺。。。
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全家人一起出來兜風(fēng),真開心!”
開車出發(fā)系列的作者曾表示創(chuàng)作初衷是記錄旅行見聞來的,但最后被劃分到交通類的圖書也是有點小無奈呢。一路看來,真是體會到了作者的初心,這確實是一本適合出門自駕帶的書。
除了一路的美景,我們還去了烏蘭浩特的成吉思汗公園。
路過成吉思汗的接親草原巴爾虎草原,我們還特意去當(dāng)?shù)夭┪镳^遛了一圈。對蒙古人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看到了蒙古包,在蒙古包里吃了手把羊肉,喝到了草原發(fā)酵酸奶,嘗到了奶豆腐的味道。
三、旅行后:
對于旅途的整理和回顧,想想有哪些沒有涉及到的內(nèi)容就可以回來補充補充。
比如行程外的邊境口岸城市滿洲里,充滿俄羅斯風(fēng)情的建筑,可愛的套娃,可以考慮入些俄羅斯的繪本。還有穿越中俄兩國國門的跨境火車,傳說中的歐亞大陸橋。哎,總之購物車又加了新書,買書又有了理由。
這一路下來,經(jīng)過十多天的實情實景,“刺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再也不是只可言傳不可意會的空洞詩詞,而是眼前的所見所聞。
回來后,跟娃提起內(nèi)蒙古,娃會想起成吉思汗,再問娃想聽什么故事的時候,他會主動要求講原本不感興趣,聽起來也生硬的《成吉思汗》。希望這趟大山大水大草原之行,小男孩能像草原蒙古人一樣再勇敢豪邁開闊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