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國內(nèi)少兒讀物市場上“國貨”不敵“洋貨”,已引起各界人士的關(guān)注。雖然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頗為復雜,但有一點不容否認的是,現(xiàn)今國產(chǎn)少兒讀物中,粗制濫造者比比皆是,嚴重影響了“國貨”聲譽,使得許多家長不敢問津。
向少年兒童推薦什么內(nèi)容的讀物,是一件十分嚴肅的工作,特別需要慎重為之。眾所周知,少年兒童一方面求知欲旺盛,另一方面則思想尚未成熟,因此特別容易受其所讀之書的影響(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影響)。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經(jīng)驗:少年時代讀過的某些書,其影響甚至會伴隨我們的一生。在這些書中,人物傳記的地位又尤為特殊?!耙娰t思齊焉”,孩子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往往會成為他們塑造性格的楷模。即使是反面人物的傳記,如果引導得當,讀之也可以使孩子從另外一種角度受到教育,有助于他們學會如何區(qū)分真假善惡,在復雜的社會中選擇正確的道路。因此,多向孩子們介紹一些不同方面的重要歷史人物,是當今少年兒童德育和智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而在此方面,少兒出版社負有特殊的責任。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今天某些出版社向孩子們推出的“精品”中,卻問題百出。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世界名人傳記》就是一個例子。
該書以“政治家”卷為首卷,此卷共收古今人物19位,即大流士一世、伯里克利、秦始皇、李世民(不知編者為何不依照與秦始皇同樣的體例稱其為唐太宗)、成吉思汗、彼得一世、華盛頓、杰弗遜、路易十六、拿破侖、林肯、威廉二世、孫中山、尼古拉二世、甘地、列寧、丘吉爾、羅斯福和毛澤東。這一名單,確實令人叫絕,恐怕在全世界,也沒有哪位歷史學家的想象力如此之豐富,竟然能夠把這樣一些人物湊到一起,作為古今世界政治家之最著名者,“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給少兒讀者,并展現(xiàn)其“真實豐采”。
從大流士一世到毛澤東,兩千五百年中,世界歷史風云變幻,重要政治人物輩出不窮,代代有之,要選出一個19人的名人名單,確非易事。見仁見智,每個學者都可能提出一個與他人有異的名單。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不論選者所依據(jù)的標準如何,必須是對歷史起過重大影響的人,才能人選這個名單。否則,如果阿貓阿狗都能榜上有名,那就不叫“世界名人傳記”了。然而,此卷所提出的19位人物,是否都真的是世界數(shù)千年歷史中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呢?這一卷書,是否真的是一個對世界古今政治名人的“全面、系統(tǒng)”介紹呢?
編者挑選“世界著名政治家”,到底憑的是什么標準?憑政績?憑血統(tǒng)?憑個性?憑影響?憑對歷史所起的推動或阻礙作用?我們讀完此書后,仍然如在九里霧中。就早期的人物而論,為什么選中波斯王大流士一世,而不選阿卡德王薩爾貢(世界歷史上的第一個帝國的締造者)或者巴比倫王漢謨拉比(世界第一部成文法的制定者)?從近代的人物來說,為什么英國、法國大革命領(lǐng)袖(克倫威爾、羅伯斯庇爾、馬拉等)都名落孫山,而美國獨立運動的領(lǐng)袖同時卻選上兩位(華盛頓、杰弗遜)?至于在現(xiàn)代人物的取舍中,為什么斯大林不能與丘吉爾、羅斯福同分秋色?……這些問題,都頗令人難解。不過最驚世駭俗的,莫過于將法王路易十六、德皇威廉二世與俄皇尼古拉二世三個人,與秦始皇、彼得大帝、華盛頓、拿破侖、列寧、毛澤東這些公認的政治風云人物一同選為“世界著名政治家”,這實在令全世界歷史學家跌破眼鏡。
左思右想,也實在想不出任何理由,可以將路易十六等三人列入“世界著名政治家”之群,因為他們根本就算不上政治家。他們之所以受到該書編者青睞而授予“世界名人”尊號的唯一理由,可能只因他們都是帝王,特別是亡國之君。不過,即使在古今世界帝王乃至亡國之君中,他們也不是最有名氣或最有特色,更不用說他們絕非其生活時代的代表人物了。
路易十六被處決
首先,若是說起在當政時期的德政和治績,這三人完全是乏善可陳。就世界古今帝王的范圍內(nèi)來說,且不說他們與那些眾所周知的英主明君有天淵之別;即使是將這三人與他們祖輩中某些雖非特別雄才大略、但尚有可稱道之處的人物相比,他們也實在庸碌得很。例如路易十六較之路易十四、威廉二世較之威廉一世、尼古拉二世較之葉卡捷琳娜女皇,顯然從能力到政績都差遠了。將這三人與其同時代的他國某些帝王相比,情況亦然。例如,路易十六肯定遠遜中國的乾隆皇帝,而威廉二世和尼古拉二世則大不如日本的明治天皇。因此,要說這三人在能力和政績方面的共同特點,我看只有一點:平庸。
其次,要說他們對其所處時代的代表性,他們更不是合適的人選。在世界史上,法國革命的代表者被公認為是羅伯斯庇爾、丹敦、馬拉等;俄國革命的象征是列寧、托洛茨基等;而在德國之由帝國變?yōu)楣埠蛧@一歷史轉(zhuǎn)折中起了重大作用的人物,則是艾伯特、興登堡等。因此,這三個亡國之君在這些偉大歷史事件中所扮演的,充其量也只是配角而已。
第三,從君主政體滅亡之代表者的角度來看,這三個人也并不最有代表性。例如,中國宣統(tǒng)皇帝的下臺,不僅宣告了世界上歷史最久的帝國體制的結(jié)束,而且他后來的經(jīng)歷,還為世人提供了一個世界歷史上皇帝被改造為普通人的獨一無二的成功例子。因此,較之這三人,宣統(tǒng)應當更有資格當選“世界政治名人”。另一位也差不多同時代的亡國之君——奧斯曼帝國末代蘇丹穆罕默德五世——之被廢黜,意義也不下于路易十六等的倒臺,因為路易十六等人的倒臺僅代表君主政體在一個國家的完結(jié),而末代蘇丹的下臺,則標志著君主政體在眾多伊斯蘭國家的消滅。從此意義上而言,他也比路易十六等更有資格入選“世界政治名人”。
第四,就算從“惡人惡績”的角度來看,這三人也還算不上最著者。較之后來的希特勒、墨索里尼、東條英機等人,他們自然不及;就是較之其同時有“血腥蘇丹”之稱的奧斯曼帝國蘇丹哈米德二世,他們在為惡方面也似乎還遜一籌。如果要以作惡的程度作評選標準的話,希特勒等人應當更有資格當選“世界政治名人”。
德皇威廉二世(左)和沙皇尼古拉二世1905年合影
最后,即使是在近代世界史上的亡國之君中,這三人也沒有什么特色。例如,雖然同樣是革命的反對者和亡國之君,英王查理一世是近代歐洲史上第一個被革命群眾處死的帝王(法王比路易十六被處死還早一個半世紀)。查理一世在遭到國人和國會的反對時,尚有勇氣和膽識逃離倫敦,招集保王黨人,與國會軍血戰(zhàn)數(shù)年,最后兵敗被俘,也還能頑抗到底,絕不屈服,保持尊嚴,視死如歸。因此之故,雖然國破身亡,但在生前死后,倒也不乏崇拜者。
直到近兩個世紀后的1820年代,著名史家麥考萊還在思索:像查理一世這樣一個身材矮小、相貌不揚的壞人,何以能頗得人心?與此相對照,路易十六等三人,平時驕奢淫逸,一旦事起不測,或者乖乖束手就擒,任人宰割;或者拍拍屁股,一溜煙逃到外國去作寓公;總之連垂死掙扎的本事和氣魄都沒有。西方人素有同情“失敗英雄”的傳統(tǒng),但是路易十六等三人死后,卻不論在其祖國,還是在其他國家,并未見有人崇敬懷念之。如果他們還活在人們的記憶里,就只是因為他們最后的結(jié)局頗不同于一般君王:盡管帝王不得善終者在世界歷史上并不罕見,但被他們一向蔑視的人民群眾斬首、驅(qū)逐、槍決的事例,畢竟不多。
不過,僅僅因為其非凡的結(jié)局而得以超越克倫威爾、加里波的、波利瓦爾、基馬爾、斯大林、納賽爾等大眾所熟悉的著名政治人物,公然與彼得大帝、華盛頓、拿破侖、列寧、毛澤東等公認的重要政治人物一同榮獲人選“世界著名政治家”,則恐怕是連這三個人的崇拜者(假如有的話),也是萬萬未曾想過的。因此,我們不能不驚嘆《世界名人傳記》編者超越常人的想象力。
如果讓孩子們按照此書提供的知識,“全面、系統(tǒng)地”了解古今世界政治名人,結(jié)果會如何呢?恐怕也不用多說了。不幸真的相信了此書《出版說明》而要孩子認真讀此書的家長和老師,到頭來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心目中的“世界最著名的政治家”,竟然會是路易十六之類的亡國庸君,卻不是克倫威爾等世人熟知的名人。倘若如此,世界歷史倒真是無聊透了:六分之一的“最著名政治家”都不過是些亡國庸君,還有什么好讀的呢?更為嚴重的是,倘若孩子們真的相信了這卷書向他們介紹的一切,日后他們長大有幸成為國家要人,代表我國出使法、德、俄等國,在與主人會談時,將路易十六、威廉二世、尼古拉二世等作為人家國家歷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而大加稱贊,對方斷不會覺得你對該國歷史無知(否則你就不會那么熟悉這些在該國歷史上并不重要的人物了),倒可能會懷疑你心存侮辱之意。正如一個有自尊心的中國人,聽到外國政界要人一本正經(jīng)地告訴他宣統(tǒng)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肯定不會認為是恭維,而是感到冒犯。讓孩子們讀書,本為獲取知識,但是像這種誤人子弟的知識,不要也罷。
總之,此套讀物給人的總印象是:莫明其妙,荒唐可笑。將這樣的讀物推薦給我們的孩子,不知出版者在收到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之時,也會心中略感不安?倘若中國出版的少兒讀物盡如此書,那么“國貨”的前途就頗堪擔憂了。在今天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讀物市場上,隨著進一步的開放,“洋貨”和“港臺貨”正源源而來,“國貨”的一統(tǒng)天下早已不復存在。由于選擇讀物的余地越來越大,如果一個讀者被某些出版社用劣質(zhì)“國貨”愚弄過一兩次,他很可能就從此而喪失對“國貨”的信賴,從而轉(zhuǎn)向“洋貨”和“港臺貨”。長此以往,倒霉的將不僅僅是那些制造劣質(zhì)產(chǎn)品的出版商而已。
文:李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