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附近能玩的地方不少,樂山大佛、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和大熊貓基地。做攻略的時候,考慮到帶著孩子,另外九寨黃龍徒步估計挺累的,所以成都周邊游我一開始只定了大熊貓基地。訂川劇票的時候可以一起訂熊貓基地的門票,大人43元/人,孩子29元。在九寨的時候跟賓館老板聊起來,知道大熊貓怕熱不怕冷,我們一定要早點去才能看到室外的大熊貓。
8月3日一早7點多我們就出門了,從住處打車到熊貓基地才30幾塊錢。一進門,撲面而來的就是一條林蔭道。每個路口都有指示牌,進口處還有建議游覽路線。這里不愧是給國寶住的地方,環(huán)境清幽干凈,路兩旁各種綠竹探出身來為游人遮陽,不知為什么,這里特別的潮濕,呼吸間感覺空氣中濕度很大。熊貓基地的游覽有點象“找寶”,大熊貓分居在不同的“別墅”,游人按照指示牌一個一個的尋過去,看到大熊貓了就等于找到寶了。因為我們去的早,有幸看到了4只在室外吃竹子的大熊貓。它們全然不顧游人的驚呼,只管狼吞虎咽地搶著竹子吃,而它們的憨態(tài)可掬和圓頭圓腦圓肚皮的萌態(tài),更是讓人有上前抱抱的沖動。不過大熊貓難道不洗澡嗎?白色肚皮上的毛都黃黃的了。告別了這四只大熊貓,我們繼續(xù)“找寶”,這時候氣溫慢慢升高,我們也開始擦汗扇扇子了,這之后,除了一對熊貓母子外,我們再也沒看到一只室外的大熊貓,它們都躲進空調房不出來啦!于是我們跳過了一些別墅,直奔月亮產房看熊貓仔仔去了。大熊貓剛出生的時候渾身白毛,肉色的身體像小老鼠似的,可10天以后就開始黑白分明了,身體的增長速度也超快。游人們排隊參觀趴在暖箱里的熊貓仔仔,它們是那么的柔弱,只能微微地抬一下頭,每個人參觀的時間也就是拍一兩張照片的時間而已。
在熊貓基地除了大熊貓,還有一些其它的動物伙伴,比如小熊貓、孔雀、黑天鵝。相比較大熊貓而言,它們的活動空間更大,因為這些動物都是散養(yǎng)在外面的。所以你可以跟它們很近距離的拍照而不用收費!
由于熊貓基地一個上午就逛完了,而之前聽九寨賓館老板說都江堰半天也能玩完,于是我們臨時決定下午去都江堰。雖然這里原本不在我的計劃之內,但是看攻略時知道從熊貓基地到成都北站然后坐高鐵40分鐘就可以到都江堰了??磥砉φn還是很有必要做一下的!于是我們抓緊時間來到了火車站,誰知道最近一趟車的票已經售完,而下趟車要3點多,這樣的話我們能在天黑之前玩好都江堰嗎?這時候老公果斷決定---坐長途汽車去!于是我們急速轉到汽車站,買上了一點多的票,而老公為了回來時不再跟去時買不到票,不辭辛苦地跑回火車站買了返程票。
汽車一個小時左右就抵達了都江堰??创箝T感覺就是一個公園,其實是一個有江有山的大景區(qū)。都江堰是2000多年前秦國的李冰父子建造的,當時成都平原常年飽受水旱災難,而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僅能在雨季分流岷江江水,還能保證旱季成都平原的灌溉。這也是世界上同期修建的水利工程里迄今唯一仍在使用的。其實在我們這些不懂水利的人眼里,這個工程不過就是一個像“魚嘴”的石臺,把岷江分成了內外兩條江。但是聽搞水利的TJ姥爺講,很多地方想照搬“魚嘴”,卻都收不到同樣的效果。因為李冰父子建的“魚嘴”,是根據岷江當地的地勢而建,非其他地方可以效仿的。
都江堰景區(qū)還有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等景點,因為挨著青城山,這里多是道觀。比較北方南方的寺廟建筑,感覺這里的道觀更加繁復,屋頂有很多的雕塑,而且內容多種多樣,我們在一個房頂還看到“武松打虎”呢!道觀層層疊疊,依山而建,感覺很有氣勢。從遠處看似乎這座岷江邊上的山并不是很高,可真是走上去還是蠻吃力的。尤其是我們從南門出的時候,不知為何,沿江的路給封了,于是我們不得不重新上山,爬到了最高的玉壘關才出來。本想著逛公園呢,誰知道又因爬山累得夠嗆。不過老天是公平的,沒讓我們白爬玉壘關,因為只有站在這里,才能看到“魚嘴”分江的全貌,才能更深刻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宏偉。
六點多,我們結束了都江堰的游覽,坐公交車到火車站。返程車票是8:40的,好在提前買了,本來我們想改簽早一班火車的,誰知道連這趟車的票都賣光了,而這是當天最后一班從都江堰到成都的火車!阿彌陀佛!還是老公明智??!
熊貓基地的竹子林蔭道
可以這么近的拍小熊貓
光腳走路好爽??!
魚嘴
都江堰的大壩
安瀾索橋
魚嘴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