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發(fā):對“孩子該不該“逼”一下”的回復

2014-9-11 10:01 轉(zhuǎn)載

我實在是忍不住了,實在是太多煩惱的媽媽了,沒辦法一個人一個人,一件一件事來說了,咱們把為什么煩惱分析一下吧。如果把對象鎖定在你和孩子身上,煩惱的原因無非是你和孩子,互相的想法而已。2個對象,正反2種情況,一共ABCD4個組合。AB很簡單,CD就擰了,C-5,D-5就是最煩惱地方。(D是C的反面。)(順從型和欠抽型只針對孩子對某件事的反應,這里不指廣義性格) 

A你想讓孩子做的 孩子很喜歡還廢話什么?跳過。 
B你不想讓孩子做的 孩子不喜歡建議想想有沒有必要接受這個水深火熱的迫害。你妥協(xié)的那就變成C的情況。不妥協(xié)的那就立刻了斷,沒必要自虐。(B的例子較多是體制內(nèi)學校的矛盾) 

C你想讓孩子做的 孩子不喜歡(C的例子較多是“為了你好”,或者“沒辦法,不得不做”的事) 
順從型孩子 
1.很聽話去做最后很喜歡中大獎了。怎么就輪不到我呢! 
2.很聽話去做最后還是不喜歡強扭的瓜不甜。但其實有些“好孩子”就這樣。(努力學習的不一定就是愛學習。所以考上理想的大學,一旦有了自由就再不愿學習的孩子就是這類。) 
欠抽型孩子 
3.勉強去做最后喜歡上了苦盡甘來,鼓勵獎 
4.勉強去做最后還是不喜歡何苦來? 
5.不聽話不做逼?不逼?都是苦逼。逼不下去,就此歇菜。逼下去,轉(zhuǎn)化到3,4 

D你不想讓孩子做的孩子很喜歡 (游戲,小說,手機,電視,宅家里。。這個例子很多) 
順從型 
1’很聽話不做最后不喜歡了 中大獎了。怎么就輪不到我呢! 
2’很聽話不做最后還是很喜歡 天命要改都難。 
欠抽型 
3’勉強不做最后不喜歡了苦盡甘來,鼓勵獎 
4.勉強不做最后還是很喜歡何苦來? 
5’非做不可逼?不逼?都是苦逼。逼不下去,就此歇菜。逼下去,轉(zhuǎn)化到3,4 

好,咱們拿例子來看看。你想讓孩子游泳,孩子也喜歡游泳的,本來皆大歡喜:A。結(jié)果要考級,你覺得沒必要考級,孩子也不喜歡考級:B,可是你想來想去,考級本身有好處的,孩子面對困難要挺下的。這個時候問題中心就轉(zhuǎn)移了。是你想孩子去考級,孩子不愿意?;蛘呤悄阆牒⒆涌朔щy,而孩子不愿意。這就是C了。你家孩子說啥聽啥,C-1的話那就是中大獎。C-2的話,你現(xiàn)在不煩惱,說不準將來有你煩惱的。那是后話。而倔強的孩子,上來就是C-5了。這就是大家最煩惱的地方,逼還是不逼。這里是重點。 

我們可以假設推導,不逼,歇菜了以后后果是什么?短期的長期的,影響有多大。沒考級升不了學?孩子性格成長就變化了?這是不是你需要堅持原則的地方。這是個大是大非的原則,還是可以變通的原則,比如能通過別的事件來替代等。就像煤球媽說的,毅力耐力可以是生活點滴,不一定非要抄書20遍,也不一定非要鋼琴1小時,考級通過等等。要不要堅持=逼下去,在于父母的選擇,價值觀。只要不過度,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這一說。 

拿我的觀點來說,抄書沒價值,我不會去逼。閱讀,做題寫日記練琴雖然不是大是大非,道德綱紀的問題,但是于長遠有價值的。為什么不去“逼”一下。這個逼事實上是父母堅持自己的想法,努力讓孩子按照自己說的去做。以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去說服,有時候可能是獎勵或者懲罰,有時候可能是辯論,有時候可能一起反省。這看你的耐心和處理方式,周圍環(huán)境和孩子性格等等。誰也不能保證結(jié)果。同時環(huán)境會變?nèi)说挠^點也會變,隨時以假設推導的方式,去預測C-3,C-4的結(jié)果在孩子長期人生中是Risk多,還是Benefit多,你自然就能找到底線,知道C-5這個苦逼你該堅持多久。比如每次考試一定要爭前3名,值不值得?每個人看法都不一樣,這是你的價值觀,選擇的問題。在孩子智力性格心理承受力,你的家庭環(huán)境,做人原則,對孩子未來期望的高度與底線,人生幸福的理解等多種前提下去綜合看付出與回報才能得出結(jié)論的事。也許要花幾十年才能看出結(jié)果的事,誰能說出對錯?這也正是容易讓我們煩惱的地方。 

再比如,我覺得歷史好,但孩子不愛歷史。當然是可以去逼一下,但你自己就發(fā)現(xiàn),不可能說服孩子讓他理解這件事不喜歡卻還有必要去堅持做。不學歷史的人怎么就不能有正常人生活呢?到底有什么必要為這件事去付出努力呢?所以很自然這就是C-5,趁早歇菜。其實,不管用淺顯易懂的例子還是批判思維的理論,你要能讓孩子明白,他有必要去這么做,你才有可能“逼得下去”。否則不是C-5就是C-4。何苦來。 

在你的堅持努力(“逼”)下,孩子接受了你的觀點,也同意按你說的做,那籠統(tǒng)點就算C-3了吧。終于升級了,汗。但有些事情不是孩子不明白,而是身體上心理上,就是不夠完善成熟,一時是做不到的。(不要說我小時候做到了什么的,人不一樣,環(huán)境不一樣。)比方時間管理,孩子一般不喜歡看著時鐘過日子,盡情地玩才是幸福??墒谴笕嗣靼祝@種幸福有代價,所以你會想辦法控制自己。而小的孩子顯然是很難理解這些的。即使大孩子,也很難堅持繁瑣的記錄和控制改善。這不是一個容易培養(yǎng)的習慣。這時候沒辦法,只能耐心堅持去幫助孩子失敗再爬起。小的時候以他能明白的獎懲道理,大了以后以講道理和結(jié)果的證實來說服孩子。到我的孩子這個年齡,他已經(jīng)能接受自己現(xiàn)在還做不好,但必須去堅持做的一些事情。比如剛才說的時間管理。 

另外比如鋼琴和游泳,即使沒有考級,練習對孩子都是枯燥的。一開始都興趣高昂,漸漸就沒有耐力堅持下去。從“不練了”--“再堅持堅持”的拉鋸,到“不練拉倒”,我自己都覺得是對牛彈琴趁早歇菜的時候,孩子卻發(fā)現(xiàn)了真正的熱愛,自己不練都難受。這也是從C-5到C-3的轉(zhuǎn)變。這還是運氣好的,那早早就C-5歇菜的還多著呢,繪畫,舞蹈,曲棍球,毛筆字,溜冰,長笛,攝影,象棋,數(shù)不勝數(shù)。 

現(xiàn)實生活當中沒那么多神話,我們都是凡人,孩子也是。所以A的幾率很少,B的不幸卻不少。而C和D那才叫常態(tài)。一過性事件或者大是大非道德綱紀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斷,沒有這么長久的煩惱。那些長期的,可大可小,說大不小,孩子又不從你心愿的,才讓人這么煩惱。 

這些個事情是不是值得逼?逼多久?怎么逼?看你怎么去看待這是不是值得你堅持的原則,是不是一定要強加給孩子的意見,是不是一定要讓孩子達到你的目標等等。在假設推導C-3,C-3,甚至沒那么煩惱的家長也思考下C-2,以長遠的遠光來看得失,也許能幫助你做出根據(jù)各自情況的合理判斷。 

實在理不清思路,下不了決斷的,別撐著,找個專家咨詢,絕對是明智的行動。 

這么多經(jīng)歷過來,AB撇開,C-3,D-3最后能做到多少,即孩子知道克制本性很困難,還會不放棄地自我努力,完全靠理性戰(zhàn)勝自己,這是最讓人有成就感的。但還是反復要說,什么都有度,有得失。不要去追求你的教育塑造有多成功,并不是克制本性越多就越好的事。孩子不是盆栽,非要修剪到姿態(tài)萬千你才滿意。為了讓大家在煩惱的時候找到個理性方法去思考,才寫了這么多,希望有點幫助。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東方欲曉
東方欲曉
2010
作者熱門日志
有個學渣媽媽挺好的。  贊27 · 收藏18 · 評論74
說說英語思維  贊16 · 收藏32 · 評論23
普娃艱難的美高申請之旅  贊25 · 收藏32 · 評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