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亞洲最后的穴居部落

2013-8-25 22:31 原創(chuàng) · 圖片12

深入黔西南紫云縣地區(qū),這是旅行社不會帶你走的路線,由當地的向導帶進山去。 

這天正下著中雨,使得山路更為難走。團里有七十多歲的長者,也有5、6歲的孩童,隊伍拉得很開。3公里高低不平濕滑的山路,走久了,城市的人們三三兩兩開始抱怨起來。 

多多一個人舉著傘走在隊伍較前面,我和老公喘著氣埋頭趕路,目標就是遠遠的,藏在密林后的“中洞”。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跋涉,終于到達洞穴,大家把雨具全部放在洞口,有著天然的屏障,地面全然是干燥的。孩子們的嗅覺總是最靈敏的,見有客人光臨,村里不多的孩子都聚攏過來。他們對著手拿相機的我們指指點點,有個女孩子顯然是知道要拍照片了,眼睛直直地看著鏡頭。我想起包里有幾個氣球,趕緊拿出一個來吹,孩子們立即圍了過來,渴望的眼神看著我說:“球!球!” 

這個天然的巖洞有百多米寬,兩邊是木頭框架的房子,竹編的圍墻,大多沒有屋頂。這里住著18戶苗人100多口。當我走到一戶人家門口時,那家的16,7歲的小主人邀請我進屋參觀。 

他的家門口貼著一張大照片,是孩子學校的集體照。屋子正中燒著柴火,鍋里燉著一大鍋雜菜,再往上是從梁上掛下來的一的匾簍,利用下面火的溫度,里面的辣椒已經被烤的很干。我簡單地問了一下他們家的人口,房間的布局,有些特別物件的用處,家里的老人一一作答。臨了還邀請我和他們一起吃飯。謝過他的好意,跨出門口,老人家還說下次來一定留下來吃飯。這種單純的友好,至今想起仍然溫暖。 

走在洞內,不時能聽到居民們飼養(yǎng)的豬發(fā)出的叫聲,依著巖壁放大出來。雞則自由地放養(yǎng)在洞中,孩子們追著雞滿洞里飛。走到最深處時,見一方三四十米見方的水泥地,后來才知道,這里是他們的學校,猜想那也該是“操場”了。 

洞內分布著大小四口井,是政府的扶貧項目。政府也曾為他們在山下建造了磚瓦房,但僅住了半年就廢棄了。他們回歸到洞穴中生活,我想對于這一支苗族來說,這里才是讓他們覺得自在舒坦的自己的清苦日子吧。 

[視頻:中國地理探奇,最后的穴居部落]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discovery/201108/4ab8357d-6630-41c3-b338-ec7b5dfb0a43.shtml ;

-------------------------------------------------------- 
寫在頭一篇,只因為我喜歡這里,僅僅是個人喜好而已,團里也有這樣的聲音:“走那么多路,就看這么個洞?有啥好看的?”

照片中間,那簇綠樹后面,隱約可見中洞的穹頂。

迎出來的孩子們

當我走完山洞出來的時候,看到大人孩子在一起玩拍氣球。

屋子里煮著豬食,沒有味道,也沒有蒼蠅蚊子。

竹子和石頭,是他們天然的生活材料。

政府修的井

基本每家都有電視機,都是很老式的那種,9寸,12寸的。估計是別的地方淘汰來的。

是穿越嗎?

一排豬骨,主人說是專門給家里年長者使用的。但是我沒有太明白這個使用的意思。

雖然這張拍糊了,但還是要貼上來,這家人,上上下下都那么友善。

冬暖夏涼,干燥的洞穴。

此行黔西南最讓我銘記的地方,再見!


回應8 舉報
贊1
收藏
12年前
我們感覺一樣,不光喜歡去看,有可能還會住下來。
12年前
好深度的路線啊,贊!
12年前
為什么黔西南可以不走尋常路,,今年春節(jié)跟著趣趣去了黔東南----可把我對貴州的好印象都磨滅了。。。不僅走的是尋常線路,安排還不合理

你描述的黔西南行程才是我想要的旅行
12年前
tutulala 為什么黔西南可以不走尋常路,,今年春節(jié)跟著趣趣去了黔東南----可把我對貴州的好...
去年黔東南把我深深吸引住了了,才有了今年的黔西南之行。也聽帶隊老師說,有一個去的團很不滿意,有一部分原因是司機不認路。那看起來我們還是比較幸運的。

其實我覺得這樣的線路很大一部分是挑戰(zhàn)大人,是否能承受旅途中的各種辛苦和變故的(孩子們往往不會在乎,他們帶著對世界的好奇,世界自然就不一樣了)。
別看我描述的洞穴這樣“美好”,它的美好更多的是和當地的風土人情結合在一起的,如果單看一個石洞,冷冰冰的真沒啥好看,正是那里世代居住的人賦予了它不同的意義。

同樣的,如我此文最后所說,不喜歡這個洞或者覺得平平的人也占了一大半。所以我在最后做了申明,我認為的無限風光,也許在旁人眼里什么也不是的。同理,這次去的著名的黃果樹瀑布,我個人就不是很喜歡,感覺它是被旅游業(yè)毀掉的景點。
12年前
很有意思!絕對增加人生閱歷,這才是旅游的意義。
12年前
tommi 去年黔東南把我深深吸引住了了,才有了今年的黔西南之行。也聽帶隊老師說,有一個...
我們自助游剛從新疆回來,有走類似“黃果樹景點”的地方,也有自己探尋到的意外驚喜。

我和老公都覺得被旅游業(yè)毀掉的景點很可惜,本來美妙的景色,被圍個圈,收高額的門票,管理不善,加上各種商業(yè)小販和忸怩的作假。。。

但是怎么去找尋又美好又自然的地方呢?正如你說的類似黔西南需要向導才能帶著進入的地方,我們一般是不知道的。

這次國慶,還在糾結到底去哪里----千萬不能去景點,人滿為患; 但不是景點又值得一游的地方在哪里呢?
12年前
tommi 去年黔東南把我深深吸引住了了,才有了今年的黔西南之行。也聽帶隊老師說,有一個...
旅行需要一雙發(fā)現美的眼睛和安靜的心靈


發(fā)布

推薦閱讀

tommi
tommi
作者熱門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