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親子游的末尾,去了國家博物館。國博美是真美,但6歲娃有些不耐受,我們2個多小時就出來了。
認知不到,一切白費。國博確實內(nèi)涵豐富,可我們只跟了半場臨展《科學的力量》的公益講解,看了古代展館到魏晉南北朝就出來了,生生變成了打卡游。
有經(jīng)驗也有教訓。
國博是下午五點預約,需要拼手速,但親測沒有故宮博物院難搶。無非多刷幾遍而已。
原本是地鐵天安門東站可達。但五一跳站,地鐵王府井站C出口右轉直行就可以抵達。而且,預約了國博不用另行預約就可以看天安門,特別是國博正門拍人民大會堂非常棒,有興趣別錯過。
主要集中在古代展館,以玉龍、后母戊方鼎、陶俑、青銅面具、兔首聞名。
其他場館也不錯。我們重點開了《科學的力量》,郭守敬制作的用于天文的簡儀讓我對這位水利專家非常崇拜。
逐夢寰宇講的是航空航天,剛參觀了航空航天博物館的娃很興奮。
????國博官方app真的寶藏。有兩個功能可以利用:
公益講解的時間表一定要看清楚。比起各類研學,公益講解免費權威、重點突出,該蹭一定要蹭。我們是五月二日去的,10點的講解有兩場,《復興之路》和《科學的力量》,我們選了《科學之路》。老師講解很細致,主要針對大眾,基本都是孩子跟著聽的,人不多,大概4到5組家庭。
公益講解表在app中導覽的人工講解處。
國博官方app的音頻講解可以用起來。他家有很多版本的講解,兒童版、少兒版、2小時版、6小時版應有盡有。
我家聽了古代展館兒童版的部分講解,有15個音頻,每段時長都不算很長。音頻采用了母女對話形式講解,有趣味而且有溫度,不像普通的講解冷冰冰的。
如果可以重新來過,我打算這樣做:
來之前有看過攻略,有人推薦《如果國寶會說話》。
我家時間倉促沒來得及看,回來翻了翻發(fā)現(xiàn)很多他家的文物都有提到,真的可以要好好看一遍。
我查了一下,目前出來了好像是出了75集,其中玉龍、利簋都是國家博物館館藏。這部紀錄片的資源在網(wǎng)上還蠻好找的,學習強國總共只有15集,但B站和很多公眾號都有。
狐貍家的童書,我家一直大愛。這套《給孩子的國寶檔案》真的超棒!
它采用了“文物講解+歷史穿越”的方式,圖文結合再現(xiàn)文物當時的場景。國家博物館的很多著名藏品這里頭都有。如果不想讓孩子看太多的電子產(chǎn)品,看這套書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而且很有趣。
比如,其中提到的人形魚紋陶器,就是國博的館藏。而且,小狐貍還回到了原始部落,是不是很神奇??吹搅顺H切有木有?
還有大名鼎鼎的后母戊方鼎和四羊青銅方尊。我才知道原來四羊方尊原本是金色的,只是因為埋藏在地下生銹了才是如今的顏色,而其中的四只羊就是古代人圖騰崇拜的一種象征。
還有這個“利”青銅簋,原來是一個叫利的官員在武王伐紂中有功,用周武王賞賜的銅料制作了這尊青銅器。重點是青銅器的內(nèi)部的銘文,記載了武王伐紂的重大歷史事件。
所以,回來了看了這些資料以后,我有些后悔。老母親的一時犯懶,錯過了好多呢。不過,以后還有無數(shù)機會。
下一次如果去國家博物館,我會精心用館藏的鎮(zhèn)館之寶的圖片制作一個藏寶圖,讓孩子逐一去尋找進行打卡。提前“喂料”,娃會不會樂在其中?
最近,我也可以趁著帶娃剛去過國博的熱乎勁,帶他看看這些資料??纯词种械募o念幣,娃會不會想知道背后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