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放暑假第一天,爸爸去開會了沒時間陪我們,白天不間斷的下雨,索性在家待著看看書玩玩玩具。中午沒睡覺,晚上6:30就上床睡覺了。突然感覺晚上好安靜好輕松啊,好久沒有這樣的輕松了。
每天下午接到孩子回家,趕快看書,吃飯,再看書,洗澡,上床聽故事。每個步驟,都要我盯著走。由于安排的量比之前加大了不少,他沒有完全適應(yīng)這種緊張的節(jié)奏。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才覺得今天的任務(wù)完成了,睡的很沉,一覺到鬧鈴響。每天我自己除了孩子的事情,還有家里的事情,每天配3-5公里跑。有幾次早上鬧鈴都叫不醒,送孩子也遲到了。
從最近對孩子加大輸入量后,感覺孩子的變化明顯,對英語學習加量不反感。沒有接觸小花生之前,我并不知道英語閱讀分級的概念,汗一個。孩子上的私立雙語幼兒園,每天回來就給他放放學校的碟片,聽聽用于歌(或許他們班有的家長一直在做英語啟蒙閱讀,我自己神級大條)。好在知道的不算太晚,希望抓住一點點尾巴?,F(xiàn)在經(jīng)常嘴里不自覺的會說出一些單詞、短語、短句子,有時候我也聽不懂,我感覺是有些短語句子應(yīng)該是搞混了,跟讀音頻后,他并非能完全記住,這個記住一部分,那個記住一部分,就開始了不自覺的“胡說八道”。還有中文繪本,現(xiàn)在開始不停的在編故事,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在編故事,自己切換到不同的角色里。他自己在玩具房間里玩,聽到他嘰里呱啦的胡說八道,在門口偷看下。
以前有很大的得失心,覺得每天給他讀好多書,也沒個反應(yīng),就是輸入很多,沒有輸出,影響我的輸入積極性。現(xiàn)在覺得應(yīng)該保持“只管輸入,不問輸出”,教育的問題,不能太急功近利,不能有太多的得失心。也許是積累不到,也許是在生根發(fā)芽,但是都不能太著急,太逼著孩子。只要自己勤奮的澆水、施肥、除草、剪枝就行了。我們這樣努力的投入如此多的時間、金錢、精力,陪他閱讀,讓他閱讀,除了獲取書中的知識,更重要的還要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習慣習慣。引他上閱讀習慣的軌道上。
由于孩子讀了將近一年的雙語幼兒園,有了一定的英語積累基礎(chǔ),所以看的時候量大一點。感覺還是可以接受沒壓力的。每天十本英文,跟讀音頻,將其中兩本讀的比較好的兩本抽出來,換上兩本新的,這十本第二天讀,第六天復(fù)習更換下來的十本。第七天重新開始新一輪。同樣,這個辦法也可以通用到認漢子卡片,和單詞卡片!中文十本,五本新的沒有看過的,囤的書,五本他自己選看過的書。我現(xiàn)在深深的感覺到讀書并不累,我們讀書是要表演出來,做動作,分角色,才是真的累!有的很喜歡的書,能讓我讀上十遍八遍的,帶做動作表演出來,我都要哭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杜絕他的這種要求了,最多兩邊,否則會耽誤其他進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