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不好這一生 ,或許是因為沒遇上一位好語文老師

2022-11-13 13:07 轉(zhuǎn)載 · 圖片17

轉(zhuǎn)載自公眾號:劉備我祖

語文老師或許決定了我們命運的一半。

因為人生也是一場表達,表達的成敗決定人生的成敗,而語文老師是我們的表達培訓師。

我的命運差點就毀在一位語文老師手里,卻又在另外一位語文老師手里重生。

這要從我的童年講起。

我是70后,那時候的小學還是五年制的,居然還分為初小和高小。

開學第一課就是:紀念堂的向日葵。沒有作文,沒有閱讀,只有拼音,只有識字,干的都是如今學前班的活。

哪像我的兒子,21世紀的00后們,幾乎一進校門就要寫作文。

那時候的我,當時寄居在姑父姑媽家里,姑父是肉食水產(chǎn)品公司供應股股長,這個職位,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幾乎比縣長還受歡迎,因為學校的老師經(jīng)常會在校園里叫住我,塞給我一顆糖,然后撫摸著我向日葵般的臉蛋,說:某某同學,記得跟你姑爸說一聲,老師我要兩斤豬油票。

所以,在初小的時候,我是受寵的,每次節(jié)目都會被臉兒涂得紅紅的,在舞臺上唱“娃哈哈,娃哈哈,我們的祖國像花園”。

圖片

好日子在三年級的時候到頭了。

要寫作文了。

而且換班主任了。

父母也回城了,都是普通員工,無權(quán)無勢,而姑父已經(jīng)一路青云當了民政局局長,沒多久又是縣委辦公室副主任。

姑父的光芒照耀不到我了。

當然,我也不是向日葵了。

三年級的班主任是個中年女性,器宇軒昂,氣沖云霄,能把語文課講成政治課的那種。

記得某一個上午的課后,她忽然把我叫到家里,滿臉含笑地問我:今天早上那一籮筐的糍粑是你爸爸送的嗎?

我誠實地搖搖頭。

烏云立即爬上她的眼神。

她又問:民政局曹局長是你爸爸?

我又誠實地糾正她的認識:民政局的曹局長是我親姑爸,而我的親爸爸是教師進修學校的劉會計。

這個并不復雜的關(guān)系,被她反復問了三次。

我連連確認三次。

“明白了”,她說。

我還呆在那里。

“你可以走了”。她說。

我蹦蹦跳跳地走了,臉上帶著向日葵般的笑容,胸前的紅領(lǐng)巾飛舞著。

圖片

年幼的我,哪里知道,我的苦難就要開始了。

這所學校很了不起,文有蔡和森,武有黃公略,都是文丞武將式的大人物。

然而,這些先輩的加持無助于我把作文寫好。

那時候?qū)懙淖魑臒o非是:扶老奶奶過馬路,幫老爺爺推車,牽著小妹妹的手回家。

都是小說。

因為純屬虛構(gòu)。

故事是既定的,角色是不變的,主題是永恒的。

然而,我就是寫不好過程。

我哆嗦著手,感覺筆下文字到處亂竄,就像泰坦尼克號沉沒時滿甲板亂跑的游客。

毫無章法,全無體系,支離破碎,滿紙荒唐。

我無法控制文字,我無法精確地表達,更不用說生動地描述。

那時候每寫一篇作文,我都會想起當時的電影《小花》里的一個鏡頭:劉曉慶扮演的一個女游擊隊員,在肩負傷員的擔架上山時,為了不讓傷員顛簸,跪在山路上一步一步往上蹭,磨得膝蓋血肉模糊。

我寫作文,就是這么個體驗。

圖片

37年后,我在華南理工大學的禮堂看到了馮小剛,看到了他的電影《芳華》。

我淚流滿面。

我不是被電影感動了。

我是被電影里的歌曲絨花弄哭了。因為“絨花”就是電影《小花》的主題曲。

我想起我當年苦難的寫作文生涯了。

搬來嗎,作文技巧的提高途徑之一就是模仿。

糟糕的是,我找不到模仿的文本。

課文和我寫作文沒關(guān)系。

我想不出我學過的課文小英雄雨來跟我扶老奶奶過馬路有什么關(guān)系。

我想不出神筆馬良跟我的幫老漢推車有什么聯(lián)系。

課外書和我寫作文也沒關(guān)系。

我看完了書攤上的連環(huán)畫“三國演義”,三分錢一本,故事爛熟于心,但總是找不出關(guān)云長過五關(guān)斬六將與幫助小妹妹回家的關(guān)系。

課本幫不了我,小說也救不了我。

我陷入表達上的困惑。

圖片

更恐怖的是,嘲笑來了。

我成了劣等作文的代言人,每次老師批改完作文,讀完范文之后,總要來點飯后果盤,說:“下面我們來念念劉同學的作文,好不好?”

我的作文給同學們帶來了最快樂的時光。

那些狗屁不通的語法,那些前后不連貫的句式,那些張冠李戴的錯別字…………

老師抑揚頓挫,同學們前俯后仰。

我把頭,深深地低下去。

低下去之后,就抬不起來了。

班上寫作文寫得差勁的一大把,為什么獨獨來糟踐我?

如今想來,或許原因在于我那天被老師問過之后,帶著向日葵般的笑容回到教室,就口無遮攔地宣布:早上有同學家長送了一籮筐糍粑給老師,老師還以為是我送的。

有這么一回就夠我喝幾年的。

嘲笑得久了,我也就習慣了。

圖片

 然而,災難并沒有因為我的習慣而結(jié)束。

因為作文寫不好,語文成績一落千丈。

語文不好,其他的也被株連,一路下滑。

既然你們嘲笑我的作文,那我把數(shù)學,自然和地理也索性拿出來給你們嘲笑吧。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開始有自暴自棄心理了。

我真的有那么糟糕嗎?

我有我的靈性,只是老師不屑于發(fā)現(xiàn)而已。

作文寫不好,不等于對作文沒有興趣。

我喜歡表達,尤其是那種有文藝范的表達。

我害怕在作文本上寫作文,然而,我卻在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譜寫著一片錦繡天地。

我讀三國,我讀說唐,每天中午聽劉蘭芳的楊家將,這些經(jīng)典的文本就像雨水澆灌大地一樣澆灌我的靈性。

雖然我的心如同莊子說的那樣,充滿了茅草,阻塞不通。然而,既然能長茅草,說明它還是肥沃的,是能生長的,就看怎么耕耘。

我的口頭表達不糟糕,有時候被逼急了,也會把老師們反駁得啞口無言。

書面表達方面,有時候靈性偶爾發(fā)出強光,我居然有一回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在作文本上寫了一個故事。

虛構(gòu)了我和李元霸比賽砸銅錘的故事。

平時寫篇四百字的作文都為難,那一天卻將一個學期的作文本全寫完了。

圖片

 接下來,是史無前例的批判和咆哮。

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將我的作文本,將我的李元霸和隋唐好漢,撕得粉碎,朝著我的臉砸下來。

她批評了什么,我不記得。

只記得自那以后,我的作文享受了不批改待遇。

每次她都會把我的作文本單獨抽出來,扔地上;我撿起來交到講臺上,她再次扔下來。

我一次次請求她接納我,她一次次地把我打回垃圾堆。

我在寫作方面的受教育權(quán)被剝奪了。

我不知道現(xiàn)在這樣寫這位老師,是不是有點惡意過度。

但是,一個孩子只會記得刺激他最深的那一部分。就如同小時去醫(yī)院打針,護士姐姐的笑容忘記了,只記得注射時候的痛。

我實在想不出為何一個語文老師要這樣區(qū)別對待一位學生,除了讓人體會到惡意,還能體會到什么呢?

老師的態(tài)度影響到家長的態(tài)度。

有一次,母親的同事送給我一個漂亮的文具盒,我開心地說:我上中學了,就用這個文具盒。

父親忽然來了一句:你考得上初中嗎?

我不說話了。

父親意識到自己的過份,于是抱著我,喃喃地說:我們祖上是寫文章的發(fā)家,為什么我的崽寫不好作文呢?到底哪里沒開竅呢?

我的竅到底在哪里呢?

圖片

我從小學三年級到五年級,日子特別難過,每天都怕被老師狠批,都怕被師生一起嘲笑。

我甚至產(chǎn)生了宗教概念,我乞求冥冥之中有一位神靈,她能保護我的每一天,保護這一天不會被嘲笑和批評,不求成績好,不求老師看得起我,但求他們忽視我,放過我。

不記得是哪一年,哪一月,還是哪一天,但記得當時的氛圍。

那是一個清晨,我背著書包去上學,從家里到學校不過兩百米,穿過縣電影院前面的廣場,學校大門就在五十米外,我忽然害怕起來,不想走下去,我愿意去任何地方,只要那個地方不是學校。

我大哭起來,估計只有陳子昂登上幽州臺才有這種悲愴的感覺。

我淚流滿面,我嚎頭大哭,我作文寫不好,我語文成績不好,我數(shù)學成績不好,我自然地理成績不好,我就是這么個廢物…………

我沒有去學校,而是去了學校后面的小河邊,蹲在岸上,淚珠兒大滴大滴地落在清澈的河水里,隨波東去。

一個清澈的孩子,在清澈的河邊,那么絕望地哭泣,這個世界知道我名字的人們,你們在乎過嗎?

其實我并不是一個很惡劣的學生,作文寫不明白,但這并不等于我可惡,我喜歡上課講點小話,但這并等于我可恥。

我喜歡頂嘴,有時候讓批評我的老師啞口無言,但那也是你們把我逼急了。

圖片

那次痛哭之后,我以報仇雪恨的態(tài)度投入學習。

對不起,我的表現(xiàn)讓他們失望了,我考上初中了,排名也不靠后。我讀書不行,但我就是考得上。

老師們有點驚訝,我很開心,然而父親陷入疑慮。

他說:連篇三四百字的作文都寫不清楚就讀中學了,我們劉家的子孫不該這樣的。

然后,他決定讓我重讀。

因為隔壁鄰居跟我父母說:她的姑父(又是姑父)是全省優(yōu)秀語文老師,尤其是教作文很有一套,你們的孩子不妨放到他班上雕琢一番。

我極其不樂意地服從了父親的決定。

開學時節(jié),父親帶著我走過縣城一條名為荷塘的青石板街,來到縣二完小。

我以前所讀的是三小。

圖片

九月初的早上八點,由校長帶路,我們在二樓靠校門的教室走廊上碰到那一位神一般的老師。

王菊伍老師。

他當時大概五十來歲了,個頭中等,黑框眼鏡,頭發(fā)有點點發(fā)白,白襯衫,黑色長褲,腋窩下夾著書,書上和袖子上有粉筆灰。

校長將父親和我介紹給先生,先生看了看我,點點頭,也沒格外熱情,指指教室,讓我進去了。

我以后就接受他的雕琢了。

沒幾天,死性不改的我,又闖禍了。

那堂課講的是志愿軍戰(zhàn)士,在敵人燃燒彈燃燒身軀的時候,一動不動。

我嘴賤,錦上添花地來了一句:“像在練氣功”。

整個課堂可怕地安靜了。

先生扶起鏡片,看著我。

等著咆哮,不怕,我習慣了。

他叫我站起來,要我說像練氣功的理由。

我說:氣沉丹田,沉得住氣。

先生居然表揚我:說得對,志愿軍戰(zhàn)士之所以不怕犧牲,就是沉得住氣,沉得住氣就意志堅定,這位同學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解釋戰(zhàn)士的勇敢,角度是值得肯定的,這就是活學活用看過的武打電影。

我第一回知道,原來武打電影也是可以和寫作文聯(lián)系的。

嘴賤不是一回就能控制得住的。

圖片

又有一回,記得是講閏土。

說的是那少年在海邊西瓜地里,將叉子向胯下一扎,那猹卻溜走了。

我來一句:那猹像小雞雞。

因為在胯下嘛。

這一回涉黃了。

我再度等待風暴,但還是沒有風暴,先生叫我站起來,問為什么有這個想象。

我說:都是滑溜溜的。

先生問:能不能換個文明一點的比喻。

我說:那猹像泥鰍一樣滑走了。

先生翹起了大拇指,對著我,而不是像一年前的那位女老師那樣,紛飛的作文本碎片向我飛來。

先生說:我們都沒見過猹,但一個像泥鰍那樣滑的比喻,就讓它變得可以感知,寫作文就是要多想辦法,讓不認識的東西變得熟悉起來。

兩次嘴賤,都被表揚了,我不好意思再嘴賤了。

在過去的語文老師那里,學生嘴賤就是賤;而在好的語文老師眼里,嘴賤其實是想表達。

嘴賤也顯示了一種靈性。

王老師挖掘了我的靈性。

王老師善于挖掘靈性。

圖片

一是課本的靈性,先生授課,是把語文教材當成作文范本去講解,他認為學習課本的重點不在于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而在于從中挖掘出寫作的套路,從課文中學不到寫作技巧,那就誤會了教育部編教材的意圖。舍此再去學習中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選,那就是逐末了。

語文課本,其實就是優(yōu)秀作文選。

高明的教學理念,是伴隨著現(xiàn)場感的。

現(xiàn)在還記得,在夏日陽光照射的教室里,窗外梧桐樹影斑駁,先生用手指戳著課本上的字句說:“最好的作文范本就是我們的語文課本,我們要從中學習寫作方法,例如藤野先生在火車上被誤會成小偷,我們只是從中了解到他樸素的品質(zhì)嗎?他樸素的品質(zhì)跟我們寫作文有什么關(guān)系?我們應該學習的不是他穿得寒酸上火車,而是應該學習魯迅用這種幾乎極端的方法去表現(xiàn)一個人物,讓讀者記得住。”

那些被他手指戳得一跳一跳的書頁,如同飛鳥展開的翅膀,然后慢慢變成我的翅膀,讓我在文字的天空飛翔起來。

一是學生的靈性,他認為每個學生在表達上都有自己的靈性,就看你如何激發(fā)。我的兩次嘴賤,都被他往我的靈性上引。

還是舉藤野先生的例子。

我活學死用,寫我的伯伯衣著樸素,在火車站被人懷疑成賊。

我伯伯看了一定會打我的。

雖然引喻失義,但勇氣可嘉,畢竟我還是會主動去模仿課本了。

王老師沒有嘲笑我,而是大概這樣批改:藤野不是你伯伯,不是所有人都得像賊。

忘記是書面批改,還是口頭指導。

圖片

于是我在先生的激發(fā)下繼續(xù)想象,于是最后大概改成這樣:我的伯伯參加過抗美援朝,身材高大,很像一個領(lǐng)導,有時候出去坐火車,乘務員一見他就畢恭畢敬,領(lǐng)導長領(lǐng)導短地稱呼。

伯父看了估計也會打我的。

情況根本就不是這樣。

但是,效果上來了。

誰說廬山瀑布一定要三千尺長?關(guān)鍵是有效果。

終于,我的作文頭一回被當成范文。

那時的心情,如同第一次演正面角色的陳佩斯。

一是環(huán)境的靈性。我過去的語文老師指導作文寫作,是概念先行,主題先行,首要的是體現(xiàn)一種什么精神,而這種精神實在太高大上,高尚的靈魂找不到合適的軀殼去承載,于是只好天天去扶老奶奶過馬路。

而先生指導作文,是材料先行,先觀察,找到觀察對象的特質(zhì)和自己的內(nèi)在相吻合的地方,也就是客觀對象觸動你的地方,眼前有物,手中有料,心中有念,這才去寫。

圖片

例如春游這種寫得最爛的題材。

每年春游回來,最恐怖的是老師布置作文任務,風景好看,文章難寫。

攤開作文本,我想不出我和那些開得紅艷艷的杜鵑花,那些茂密的林木,那些青綠的丘陵,能有什么互動,能有什么對視。

之所以寫不出東西了,是因為觀察者的靈氣,和被觀察景物的靈性,都沒有被挖掘出來。

“山林里那么多花,不要每一朵都去寫,寫你印象最深的一叢?!?/strong>

王師如此說。

寫作文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不可面面俱到。

哪一叢印象最深?當然是山坡上的那一叢,不是她最美,而是她最難得到。

為了采摘到這叢花,像勇敢的戰(zhàn)士往山頂沖鋒一樣,攀援上去,小心翼翼地攀附在土坡上,扎穩(wěn)腳跟,抓緊樹枝,屏住呼吸,終于摘下那叢杜鵑。

一場春游就有了重點:摘花歷險記。

有了重點就有了看點。

春游只是一個大背景,重點在于攀崖摘花,看點在于人花對話。

格物致知,人花對話,先生教我們的就是這些功夫。

當然,這篇錦繡文章不是我寫的,而是王師春游作文指導的一個案例。

人的一生有時候很神奇,正當我在草包的路上越滑越遠時,在父親的干預下,一個轉(zhuǎn)彎,在一個春暖花開的地方,遇到了一位這么好的語文老師。

好的人生,從遇見一個好語文老師開始。

圖片

因為我學會了表達,敢于表達,長于表達。

寫好了作文,世界開始向我展現(xiàn)精彩的一面,我也想著法子向世界展現(xiàn)我精彩的一面。

有一回要將契訶夫的書信體小說《凡卡》改成記敘文,我挖空心思要展現(xiàn)自己文字的精彩,于是改成倒敘的結(jié)構(gòu),從小凡卡被老板毒打開始入篇,然后他帶著傷痛給爺爺寫信。

我想起我被以前的語文老師施虐的場景了。

我和小凡卡其實有了對話,學生和被課本的靈性都被激發(fā)了。

我的努力,我的進步,王師看到,也及時肯定了。


那是個清朗的秋日,眼光灑在先生的鏡片上,他抑揚頓挫地念我的文章,下面不再是前俯后仰,而是鴉雀無聲。

世界變得如此美好,原因很簡單:我會寫作文了,而且能把作文寫好了。

最后,先生給了我一個有歷史意義的評論:“我們班上,寫作文最有前途的,是劉同學。”

這句話比紅頭文件還有權(quán)威。

以后,我就按照這個指示去走。

圖片

很多年后,姑父姑媽遇到那位曾經(jīng)虐過我的語文老師,說我在媒體工作,當記者,她驚訝得無以復加。

估計她心中涌現(xiàn)的一個詞就是:逆襲。

還好,姑父沒有說感謝她栽培有方,讓她貪他人之功。

姑父和王老師曾經(jīng)是同事。

遇見先生,讓我遇見了真正的語文,而遇到真正的語文,就是遇到了真正的人生。

我的人生并不成功,但我認為過得很好。

因為我找到了和世界對話的利器:語文。

我們的世界,我們的人生,充滿了語文元素,掌握好了語文元素,你的世界和人生不精彩都很難。

你在社會上的地位,可能取決于你怎樣去描述這個社會。

你在人群中的定位,可能取決于你怎樣去表述這個人群。

你的形象,可能取決于你的表達,人們通過你的表達來確定你的形象。

描述、表述、表達都是語文元素。

還有,你的工作經(jīng)驗,你的職場總結(jié),你的分析能力。

都包含著語文元素。

你要過好你的一生,離不開那些無處不在的語文元素。

所以,遇到一位好的語文老師很重要。

圖片

最近遇見先生,是在2018年的春節(jié),我陪他在珠江新城游歷,85歲高齡的他,告訴我一個事實:

劉同學,你當時所在的班,是全縣唯一的一屆作文實驗班。

就那么一屆。

是他倡導的。

原來,這樣的遇見并不是什么高概率的事,需要多少精心的安排:我父親的決定,姑父的面子,縣教育局百年一遇的政策,王老師這樣的師資,高鄰的推薦………………

我不知道無數(shù)個渴望有好語文老師的孩子,會不會遇到這樣的眷顧。

每一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部錦繡文章,需要一個好的老師去開發(fā)。不只是為了寫作文,更是為了寫人生。

多一個好的語文老師,這個社會上多一份精彩的人生。

這樣的眷顧,希望不只是發(fā)生在少數(shù)人身上。

圖片


回應1 舉報
贊19
收藏24
3年前
受害者+1?,F(xiàn)在初一,想想還是要自救。
發(fā)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