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炊具與古漢語(1)

2013-4-18 22:13 原創(chuàng) · 圖片5

甑,念zèng,是古代蒸飯的工具。類似今天的籠屜,直口或口邊向外翻卷,立耳平底,底部有孔以通氣,也像現(xiàn)在的蓽子。古人把米放在甑中,甑放在鬲上,鬲中放水,飯就是這樣蒸好的。 

鬲(li,第四聲)是用來煮粥的。形狀和鼎和相近,但鬲比較小,且三足是空的,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火的傳熱,加快米熟的速度。這也是古人利用物理原理節(jié)約能源的方法吧。 

甑在上,鬲在下,這樣就構成一套“甗”(yǎn)。看這個字的構成,就是甑和鬲的組合,真是很有趣。 

除了鬲以外,和甑成套使用的,還有釜,釜也是放在甑的下面的。古文中,“釜甑”常連用就是這個原因。釜的用途和鬲非常接近,只是不限于煮粥罷了。 

這些字現(xiàn)在不常用了,不過,通過這些古字,了解古人的生活,也能感受到人類生活和文明的延續(xù)和發(fā)展。今天的一切都不是空中樓閣。 

(明天繼續(xù)) 

—————————— 
補充:第三幅圖“獸面紋鬲”,上面的獸面紋其實就是“饕餮”(看到它瞪得圓圓的眼睛了嗎)。 

饕餮是傳說中貪吃的怪獸。也有說是龍生九子之一。饕餮紋可以經(jīng)常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看到,面部夸張,以鼻梁為中線,兩邊對稱排列,有的只有獸面,有的還有身軀和獸足?!秴问洗呵铩防镎f: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梢娝卸嘭澇?。

青銅甑

青銅甑

獸面紋鬲

三足雙耳鬲

漢代六耳行軍鉄釜


回應2 舉報
收藏
12年前
兩個和一起就是現(xiàn)代的蒸鍋。
12年前
Huanglifree 兩個和一起就是現(xiàn)代的蒸鍋。
就是,就是.
發(fā)布

推薦閱讀

黏土小飛俠
黏土小飛俠
作者熱門日志
太和殿上的仙人走獸  贊2 · 評論9
清明的民俗(1)蕩秋千  贊2 · 收藏3 · 評論6
和大家分享:童年的九個秘密  贊2 · 收藏2 · 評論6
向孩子學習旅行  收藏4 · 評論5
斗拱不是斗和拱  收藏1 · 評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