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東北五線城市,公立小學三年級開設英語課程,這邊的英語資源比較匱乏,跟一二線大城市比不了,校外英語班都是針對學校教材和新概念的學習,沒有任何原版教材方面的資源,身邊也沒聽說過誰家孩子走原版路線。
我,一個本科畢業(yè),自己在上學期間英語就學的稀爛的老母親。兒子在三年級之前完全沒有接受過任何的英語啟蒙,三年級也只跟學校的教學進度。四年級開始我才知道了英語分級為何物。經(jīng)過2年的摸索和堅持,兒子現(xiàn)在英語已經(jīng)站穩(wěn)初章,可以裸聽同級別原版音頻。
下面就來說說我們這兩年的英語原版閱讀之路
三年級開始的時候,兒子的英語完全跟課內(nèi),因為剛學習英語,校內(nèi)考試很簡單,基本上都是選擇題,英語考試成績能達到90分。但是我心里明白,兒子的英語水平不行,要是考試難度上來他肯定應付不了。果不其然,當我們四年級轉學到另一個學校,英語教材從人教版變成滬教牛津版,考試卷子上增加了主觀題,閱讀理解題數(shù)量增加,難度增加,英語作文也出現(xiàn)了。兒子的英語成績一下子就滑落到了六七十分。我心里是真著急,但是苦于我本身英語也不好,不知道應該怎么幫助兒子。但是我知道一件事,靠背單詞、背語法知識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我當年就是用了這個方法學了十幾年英語,一直也沒學明白。我覺得英語和語文都是對語言的學習,所以學習方法應該是一致的,都是要靠大量的閱讀來提升能力。于是,我就買了小豬佩奇英文繪本讓孩子去看。那個時候不懂,英語閱讀要從低級別慢慢提升,以為給孩子買了書,他慢慢就能看了。完全沒考慮到孩子沒有閱讀積累,小豬佩奇英文繪本并不適合兒子當時的水平,單詞全都不認識,根本就看不懂。他來問我,我也看不懂,所以根本就沒法給孩子講。這時候才知道,學了十幾年的英語,我連英語繪本都看不懂。~~汗顏
后來,跟兒子好朋友的媽媽聊天,從她那我知道了英語分級,她告訴我要從分級開始看,通過單詞的不斷復現(xiàn),慢慢提高英語水平。給我推薦了牛津樹看。我在手機app上找到了牛津樹電子書,從四年級開始帶兒子一起看起了牛津樹。一開始不知道應該怎么讀分級,就讓孩子每本都跟讀,認讀。結果,兒子每天都讀的絆絆磕磕,發(fā)音還經(jīng)常出錯。我不斷地糾正、指責兒子,每天讀牛津樹就變成了一個痛苦的過程,每次都以兒子哭為收場。一個月下來只讀了10本書。我本能的感覺到這樣的英語啟蒙方式不對,閱讀本應該是讓孩子快樂的事,現(xiàn)在反而變成了痛苦折磨,這種方式不可能學好英語,長此以往會導致兒子厭煩和恐懼英語。我在網(wǎng)上到處學習,買了蓋兆泉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guī)劃師》,這才真正了解了給孩子英語啟蒙的方法。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剛開始看學英語不應該馬上就要求孩子開口跟讀,而是應該多看多聽,讓孩子理解每句話的內(nèi)容,做到可理解性輸入。我開始陪兒子看牛津樹和海尼曼,都給他講每句話的意思。好在我們用的是有聲英語繪本、大象英語和藍思英語這樣的英語app,碰到我也不認識的單詞或者句子,可以直接點開翻譯幫助理解。就這樣把牛津樹1-5級,海尼曼G1-G2級每本都給兒子講,講的同時讓他聽原版音頻。每本書只看一遍,不重復看,第二天再利用洗漱、吃飯、坐車等碎片時間用傾聽者聽音頻。我覺得利用英語app閱讀比較方便,上面好多英語資源,想看什么都有,不需要大量的囤積紙質(zhì)書,節(jié)省空間。有走馬燈功能,音頻讀到哪,單詞就點亮,這也起到了指讀的效果,讓孩子在看書的同時能把發(fā)音和單詞聯(lián)系到一起,能不斷增加孩子的認字量。雖說我們已經(jīng)是超大童,但是也不敢太大火猛攻英語。一是,四年級了,校內(nèi)作業(yè)量很多,沒有太多的時間專攻英語。二是,兒子從小培養(yǎng)了中文的閱讀,四年級他已經(jīng)開始看中文版《哈利波特》這樣的長篇小說,中文強勢。三是,兒子比較有個性不耐雞,如果我硬性要求,肯定會反抗。所以我就根據(jù)每天的空余時間來安排,平時少看些,看個4-5本。周末時間寬裕,看個6-10本。低級別階段,快速看,盡快把等級提升起來。
在小花生上,我也大量的看別人發(fā)的英語啟蒙日志,了解到RAZ這種科普類的分級,多看科普類書籍才能提高AR指數(shù),提高英語水平。于是我們在讀完了海尼曼之后,增加了RAZ的分級閱讀。自此開始,RAZ+牛津樹成為我們當時的主線閱讀內(nèi)容,我也不再給兒子每本講解,而是讓他自己看電子書,我在旁邊陪伴。
隨著級別的不斷升高,每本書的閱讀時間也在加長,每天不能看那么多了,只能看3-4本,周末和假期能多看一些。從RAZ J級開始,看完每本就做quiz。牛津樹9看完了,我就增加了橋梁書閱讀,如《牛津樹中國故事》、《蒼蠅小子》,《青蛙和蟾蜍》、《女巫溫妮》、《美國國家地理1》。
RAZ 進入K級開始,書里出現(xiàn)了大量不認識的單詞和復雜的長句子,兒子開始有點看不懂了。我了解了之后,決定把RAZ暫停1個月,我們開始橫向平級看其他橋梁書。如科普類的《科一》、《美國國家地理Kids Readers第1級別》、故事類的《小豬梅西》,這些看完之后我們又回頭繼續(xù)看RAZ K級,順利突破平臺。K級開始,每本書看的時間很長,閱讀+quiz,一本都要40分鐘左右。時間有限,從這開始我們每天只能看1本了。
在原版閱讀的同時,我們還是每天堅持用碎片時間來聽看過書的音頻。假期時間我們也會找些兒子喜歡的英文電影和動畫片來看。西游記、獅子王、哈利波特系列、神偷奶爸、功夫熊貓1-3,這些我們每部都看了至少3遍以上,看完再反復去聽音頻。超大童學習,我們沒有時間從聽力開始,只能閱讀和聽力齊頭并進。到現(xiàn)在兒子的閱讀已經(jīng)站穩(wěn)初章,RAZ M級別,同時看初章書《馴龍大師》。聽力也從最開始的低于閱讀級別到現(xiàn)在逐步趕上,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裸聽沒看過的初章書音頻。
在堅持原版閱讀的同時,我們也沒有忘記系統(tǒng)學習語法知識。畢竟初中以后的英語考試中,語法以完形填空和作文的形式來考查孩子,所以系統(tǒng)學習語法也是很重要的。五年級開始我們在網(wǎng)上找免費的新概念1視頻課來學習。每周利用周末時間聽兩課+寫練習冊。假期多學一些,加快速度。原版閱讀+新概念學習,讓兒子現(xiàn)在應對課內(nèi)很輕松,現(xiàn)在的英語考試成績又回到90分。后續(xù)我們會堅持這個方向,爭取在小學畢業(yè)前能站上中章,新概念2學完,更好且輕松的應對初中的英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