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好久沒記下煤球的書和事了,我當小花生成自己的空間了。。。。要反省~
其實煤球從今年起,變化還是挺大的。說話有邏輯性了,愛思考了。當然,心機也長了,總好像聽到他的小腦袋瓜里的齒輪咯吱作響。繪本是一直不間斷,每天3—5本,反復的看,圖書館一個多月借一次,鄰居基本同時掃蕩3、4人,不間斷,還是基本沒買。
先說說圖書館吧,因為首圖距家里還有些距離,因此不容易頻繁去。可選擇的繪本很多,啟發(fā)、蒲公英、海豚這些標志性名詞還是很常見。所以我主打選的都是硬精裝,而這些精裝單行本,確實更加好看一些。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那只鵝太狠了!煤球也都愛選擇鴨子進行角色扮演~然后我倆就各種的玩“一二三,木頭人”。
《我們的媽媽在哪里》,煤球很喜歡看這本書,而且能作為里面的小朋友進行回答。并在我的誘導下,當我問“你的媽媽什么樣?”會回答“白白凈凈,漂漂亮亮”,哇咔咔!推薦。
《別讓鴿子太晚睡》,我們終于借到這本經(jīng)典繪本啦,煤球也總被這只賴皮鴿子逗的咯咯笑,并在我怎么都哄不著他時,自稱“賴皮鴿子”!力推。
《搬過來,搬過去》,是《鱷魚愛上長頸鹿》的續(xù)篇。煤球很愛跟著講,我比較疑惑。今天突然想起,好像他們幼兒園講過《鱷魚愛上長頸鹿》,怪不得他對二人婚后生活那么感興趣呢,吼吼!
《大家來聽音樂會》,不知道為什么,煤球大呼要拉小提琴。其實我還挺喜歡大提琴的,但鑒于他是男孩,一說“擺弄兩腿間的玩意”,覺得有點汗。。。。
《一園青菜成了精》,熊亮的版本,看過《我們要第一》,很喜歡熊亮的畫風,煤球也挺喜歡那本。但可惜,對于這本翻版“名著”,煤球只對名字感興趣,里面的內(nèi)容估計實在是看不懂了。借的時候看到兩個版本,選擇了這個。那天看到一篇微信,好像另一個版本更經(jīng)典,而且文字也不盡相同。這本故事很有節(jié)奏感,我相信煤球再大點兒,一定會喜歡!還要再借!
《14只老鼠系列》,這個畫風是我很喜歡的,看到過幾次,就是沒下手。這次在圖書館看到,果斷借回,一次一本。文字不多,細節(jié)無數(shù),可閱讀的點更多,每次講著講著倆人就笑作一團~喜歡這類日本繪本,都是娃娃自己動手合作干活兒,早上冷水洗臉,雪中深吸一口氣,看著就很清爽!力推。
《兔兒爺》,也是熊亮的作品,中國節(jié)日系列中的一本。春節(jié)前借的,只有《兔兒爺》和《月老》,想了想,還是中秋吧。。。希望能在端午借到春節(jié)的繪本。幼兒園老師教錯了,說是要趕走“年”,被煤球爹教育了一番,似懂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