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組成我們?nèi)粘I畹难葑儦v史,從進門的剎那開始。
門廳、廚房、餐廳、臥室、洗手間、書房……完善的一套住宅還應(yīng)包括花園、兒童房,“樓梯”。對,包括樓梯,甚至抽水馬桶的響亮的那一聲、窗簾上不經(jīng)意的褶子,屋子里的每個構(gòu)件都卷入了深厚的歷史:電學(xué),建筑學(xué),醫(yī)學(xué),考古學(xué)……單獨成篇,又相互串聯(lián)。
人類生活進化史,被看似隨意地安排進書里的各個章節(jié),就像棋盤上每一個棋子,放哪里都能引起旁觀者豐富的聯(lián)想。布萊森的這部作品,和他之前的《萬物簡史》一樣,同樣用了一支馬良的畫筆,把死氣沉沉的材料眨眼變成了生動鮮活的吃喝玩樂。
不夸張地說,每一頁,甚至每個段落,都能讓你傻氣“突突突”直冒:哦,這樣的呀,哈哈哈……
稍稍可惜的是,這本書不是上海譯文出的,也就解釋了讀的時候會偶遇讀不通的字句。更遺憾的是,中譯本請了于丹于大師來寫序。一千多字的短文,矯情而張揚,要命。
想摘錄片段,但沒法做到。都喜歡,就不選了。前幾天翻了兩頁讀給Tiger聽,他對toilet那節(jié)感興趣,哼哼。
“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種調(diào)味品,餐桌上擺的是鹽和胡椒瓶,而不是胡椒和豆蔻,或鹽和肉桂?為什么叉子有四個齒而不是三個或五個?”
去問布萊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