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自然游戲
出版時間:2019-07
頁數(shù):176
開本:32
虛構:非虛構
ISBN:9787553968582
81家庭擁有
在小花生App為孩子
建立免費電子書房
15個孩子,閱讀打卡16次
人均閱讀1次
, 最多4次
泛讀(40%)
自主閱讀(40%)
親子閱讀(10%)
閱讀年齡分布
14歲以上
73.3%
1歲以下
6.7%
2-3歲
6.7%
3-4歲
6.7%
5-6歲
6.7%
數(shù)據(jù)來自小花生App的閱讀打卡
圖書介紹
本本書是自然教育之父約瑟夫·克奈爾的*新力作,濃縮了他40年自然實踐活動的精華,也是其理論依據(jù)所在。 書中系統(tǒng)梳理了每個深具吸引力的自然游戲背后的核心理念,闡述了從一般游戲晉升到深度游戲,運用“心流學習法”的操作關鍵,為廣大父母、早期兒童教育者以及廣大教師提供了自然教育、自我療愈與覺醒以及啟發(fā)性學習的范例。 本書中總結分享了促進深度自然游戲的五種有效方法,并從40年積累的自然游戲活動中,精選出18個好玩有趣、簡單易行的深度自然游戲: 遇見一棵樹 觀想樹 地球之窗 自然歷程 我能看見 照相機 聲音地圖 與自然談心 藏頭詩 沉靜冥想 …… 人是身體、心智、感覺和精神的存在, 學習和生命活動應該以全部本性為出發(fā)點,并為培育全部本性提供滋養(yǎng)。 ————約瑟夫·克奈爾
本本書是自然教育之父約瑟夫·克奈爾的*新力作,濃縮了他40年自然實踐活動的精華,也是其理論依據(jù)所在。 書中系統(tǒng)梳理了每個深具吸引力的自然游戲背后的核心理念,闡述了從一般游戲晉升到深度游戲,運用“心流學習法”的操作關鍵,為廣大父母、早期兒童教育者以及廣大教師提供了自然教育、自我療愈與覺醒以及啟發(fā)性學習的范例。 本書中總結分享了促進深度自然游戲的五種有效方法,并從40年積累的自然游戲活動中,精選出18個好玩有趣、簡單易行的深度自然游戲: 遇見一棵樹 觀想樹 地球之窗 自然歷程 我能看見 照相機 聲音地圖 與自然談心 藏頭詩 沉靜冥想 …… 人是身體、心智、感覺和精神的存在, 學習和生命活動應該以全部本性為出發(fā)點,并為培育全部本性提供滋養(yǎng)。 ————約瑟夫·克奈爾
所屬書單
比較觸動的幾條:
?? “學習過程中體驗到的情緒會和學習到的知識一起打包儲存?!? —> 強調憂患、負面性的教育思路不能帶來熱愛,“讓喜悅之情彌漫心間”。
?? 童年早期擁有與生俱來的開放、自信和適應能力。逐漸產(chǎn)生自我批評、害怕、壓抑和封閉,都會扼殺成年人的學習能力。
?? 運用所有感官進行【直接體驗】,全神貫注于當下正在發(fā)生的事情,專注于自己的感官感受?!c我們說的【觀察】自然其實是很不同的,擺脫“自己的過往經(jīng)驗詮釋眼前的世界”,要放下“自我”的意識,重點在【與萬物同在】。
?? 很多游戲都是在感受自己和生命萬物的親密聯(lián)結,我們和天地萬物共...
比較觸動的幾條:
?? “學習過程中體驗到的情緒會和學習到的知識一起打包儲存?!? —> 強調憂患、負面性的教育思路不能帶來熱愛,“讓喜悅之情彌漫心間”。
?? 童年早期擁有與生俱來的開放、自信和適應能力。逐漸產(chǎn)生自我批評、害怕、壓抑和封閉,都會扼殺成年人的學習能力。
?? 運用所有感官進行【直接體驗】,全神貫注于當下正在發(fā)生的事情,專注于自己的感官感受?!c我們說的【觀察】自然其實是很不同的,擺脫“自己的過往經(jīng)驗詮釋眼前的世界”,要放下“自我”的意識,重點在【與萬物同在】。
?? 很多游戲都是在感受自己和生命萬物的親密聯(lián)結,我們和天地萬物共生存,使我們更能欣賞和理解自然。
?? 了解自己只是更偉大事物的一部分,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 學習新事物或者改變思維視角可以使人聚焦于當下。
自然游戲:
“探索大地之心”(尋找一處特別的景色并沉浸其中,命名,邀請互訪)。
“觀想樹”(想象自己是一棵樹,庇護和滋養(yǎng)森林中的生命萬物。理解共存互惠)。
“邂逅一棵樹”(充分觸覺、嗅覺和聽覺,探尋并感受著某棵樹獨一無二的特質。睜開眼再去找到之前邂逅過的這棵樹)。
“打造一棵樹”(合作者分別扮演樹的不同部位,感同身受地體驗自然和樹木各部位的功能)。
“與自然談心”(感同身受地理解著對方的生命,發(fā)現(xiàn)它們以自己的方式存在著,與人類一樣充滿了活力。與自然萬物彼此聯(lián)結)。
“我能看見”(鼓勵孩子描述他們體驗到的東西,幫助他們直接體驗并沉浸于當下)。
“照相機”(在單點對焦的那一刻,摒棄了雜念,活動參與者吸納了他感知到的周圍世界的一切)。
“聲音地圖”(閉眼聆聽,簡單標注,增進對周圍環(huán)境覺察力)。
“偽裝步道”(步道上邊走邊盡可能地尋找散落的物品)。
“微觀之旅”(在一條1米~1.5米長的直線上進行迷你“徒步旅行”。匍匐前進或手膝爬,用放大鏡觀察腳下微小而奇妙的世界)。
“擴大能量圈”
“地球之窗”(改變我們通常的視角。體會著頭頂?shù)奶炜蘸蜕硐碌拇蟮叵噙B的感覺)。
“自然歷程”
可以通過扮演、身體運動、細致入微的觀察、與對象感同身受以及非凡的想象力達到這種能力狀態(tài)。
(展開)
38歲
2023-02-26
--讀了1次
2022#31《深度自然游戲》〈美〉約瑟夫·克奈兒
大地是最壯麗的樂器,而我是大地樂章的聽眾——梭羅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奇妙的,深入到大自然探索是美妙的。而現(xiàn)在的孩子們長時間的生活在鋼筋水泥的森林,精神得不到自然的滋養(yǎng),活力的枯竭,靈氣的匱乏,躁動、不安、無法專注。人來自于自然,人需要自然,尤其是孩子。這本書是心流學習法的創(chuàng)建者克奈兒博士的經(jīng)典之作,如何激活身心、活力、創(chuàng)造力,來大自然做游戲吧。
2022#31《深度自然游戲》〈美〉約瑟夫·克奈兒
大地是最壯麗的樂器,而我是大地樂章的聽眾——梭羅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奇妙的,深入到大自然探索是美妙的。而現(xiàn)在的孩子們長時間的生活在鋼筋水泥的森林,精神得不到自然的滋養(yǎng),活力的枯竭,靈氣的匱乏,躁動、不安、無法專注。人來自于自然,人需要自然,尤其是孩子。這本書是心流學習法的創(chuàng)建者克奈兒博士的經(jīng)典之作,如何激活身心、活力、創(chuàng)造力,來大自然做游戲吧。
44歲
2022-03-01
--讀了1次
10歲
書評
7歲
16歲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