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生網(wǎng)
帶孩子讀書學(xué)英語的地方
下載App
公眾號
登錄
注冊
首頁
閱讀打卡
英語啟蒙
精華專題
寫日志
回到頂部
那爺爺講國寶的故事(全10冊)
作者:
那志良 著
;
步印童書 出品
出版社:
貴州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9-05
頁數(shù):
672
字?jǐn)?shù):
410000
開本:
12
類別:
文學(xué)
虛構(gòu):
非虛構(gòu)
ISBN:
9787545612349
631
家庭擁有
7
條書評筆記
在小花生App為孩子
建立免費電子書房
寫書評
186
個孩子,閱讀打卡
805
次
人均閱讀4.3次
, 最多85次
自主閱讀(46%)
親子閱讀(31%)
泛讀(18%)
閱讀年齡分布
8-9歲
23.7%
7-8歲
20.4%
9-10歲
15.2%
6-7歲
11.4%
10-11歲
8.1%
男孩女孩閱讀比例
男孩 44%
女孩 56%
數(shù)據(jù)來自小花生App的閱讀打卡
圖書介紹
《青銅器》?聽說那爺爺在書中創(chuàng)作了小琳、小聞一家。在去博物館的日子里,面對兩位小朋友問不完的問題,爸爸媽媽總有好對策。他們因勢利導(dǎo),借助孩子們的興趣講文物,一圈走下來,兩位小朋友真是收獲滿滿,青銅器的主要類型、來源、用途全都記在了她們心里。?《玉器》?硬玉是不是很硬?軟玉是不是很軟?采玉是不是像撿鵝卵石那么簡單?中國人又為什么能有小聞和小琳纏著爸爸講玉器,一講就講去了博物館里,黃玉三連章、白玉花熏、碧玉帶鉤?《瓷器》?有一種寶貝,它既是飯桌上的杯碗盤碟,也是我們給世界的印象。它既源自腳下廣袤的土地,也是中國人用頭腦與智慧塑出的形狀。它可以清雅別致,也可以富麗堂皇。瓷器,就這樣從古代信步走來,一次又一次令世人驚嘆。這次的瓷器之行,因為多了弟弟小中,變得熱鬧非常。張伯伯的收藏,真是讓他們大開眼界,原來用瓷器喝茶,還能生出這么多有趣的事情呢!被激起了求知欲的小聞和小琳,又是向爸爸要書看,又是去博物館,瓷器的精巧與豐富多樣給她們留下的深深的印象。?《竹雕》?我們的祖先,是出了名的愛竹。他們拿竹子蓋房,拿竹子盛飯,后來干脆把竹子擺上桌案,于是雕刻竹子成了一種風(fēng)尚。喜愛風(fēng)雅的讀書人竟形成各種派別,爭相把筆墨氣韻留在竹面上。因為竹雕不易保存,所以它雖取材普通,但能流傳至今,就已是分外珍貴?《畫里的故事》?那爺爺說,繪畫是無聲的語言,可以溝通古今中外。我們的生活里,畫以各種形式存在,漫畫、動畫比比...
《青銅器》?聽說那爺爺在書中創(chuàng)作了小琳、小聞一家。在去博物館的日子里,面對兩位小朋友問不完的問題,爸爸媽媽總有好對策。他們因勢利導(dǎo),借助孩子們的興趣講文物,一圈走下來,兩位小朋友真是收獲滿滿,青銅器的主要類型、來源、用途全都記在了她們心里。?《玉器》?硬玉是不是很硬?軟玉是不是很軟?采玉是不是像撿鵝卵石那么簡單?中國人又為什么能有小聞和小琳纏著爸爸講玉器,一講就講去了博物館里,黃玉三連章、白玉花熏、碧玉帶鉤?《瓷器》?有一種寶貝,它既是飯桌上的杯碗盤碟,也是我們給世界的印象。它既源自腳下廣袤的土地,也是中國人用頭腦與智慧塑出的形狀。它可以清雅別致,也可以富麗堂皇。瓷器,就這樣從古代信步走來,一次又一次令世人驚嘆。這次的瓷器之行,因為多了弟弟小中,變得熱鬧非常。張伯伯的收藏,真是讓他們大開眼界,原來用瓷器喝茶,還能生出這么多有趣的事情呢!被激起了求知欲的小聞和小琳,又是向爸爸要書看,又是去博物館,瓷器的精巧與豐富多樣給她們留下的深深的印象。?《竹雕》?我們的祖先,是出了名的愛竹。他們拿竹子蓋房,拿竹子盛飯,后來干脆把竹子擺上桌案,于是雕刻竹子成了一種風(fēng)尚。喜愛風(fēng)雅的讀書人竟形成各種派別,爭相把筆墨氣韻留在竹面上。因為竹雕不易保存,所以它雖取材普通,但能流傳至今,就已是分外珍貴?《畫里的故事》?那爺爺說,繪畫是無聲的語言,可以溝通古今中外。我們的生活里,畫以各種形式存在,漫畫、動畫比比皆是。同我們一樣,古人也喜歡畫。他們的畫中,有筆墨的清香,亦有文化的滋養(yǎng),還藏著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在沒有攝像機的年代,這些畫就是歷史*生動的記錄,久遠(yuǎn)的時光相冊等待著你的開啟。?《畫里的鳥》?小朋友對鳥兒有著天生的喜愛。小黃鴨、大白鵝、老鷹、山喜鵲?《印章》?我們的祖先,是一群有魔力的人。他們能讓一把刻刀在一個小石面上盡情舞蹈,能在尺寸之間演繹氣象萬千。他們刻字,他們刻畫;他們不斷復(fù)古,又熱愛創(chuàng)新。無論是作為單純的裝飾或玩件,還是作為重要的憑證或權(quán)利的象征,印章都是一門古老而獨特的藝術(shù)。?《筆墨紙硯》?筆、墨、紙、硯為什么會被古人奉為?《漢字》?漢字是歷史和時間的旅人,一路上走來,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樣貌。一代代的書法家是漢字的造型師,在他們的努力下,漢字變化著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形態(tài)。但萬變不離其宗,今天的我們依然能在通用的字體上發(fā)現(xiàn)圖畫的影子。先祖用圖畫創(chuàng)造了漢字,他們的智慧在一筆一畫中長存,漢字的靈魂是屬于圖畫的。?《古時候的兒戲》?你知道嗎?很多一本正經(jīng)的大人也都曾是調(diào)皮貪玩的小朋友。以前的小孩,沒有手機、電腦,沒有可以遙控的小飛機,但他們的快樂可一點都不比我們少;或是借助一些小小的道具,或是三五成群跑出去看熱鬧,他們總能讓自己的童年妙趣橫生。如果哪天,有人像那爺爺一般,向你細(xì)述童年的游戲,請一定要認(rèn)真傾聽,因為這些都是中國的孩子用歡笑來守護(hù)、傳承的“文物”呢。
(
展開
)
讀了“那爺爺講國寶的故事(全10冊)”的還在讀
失物招領(lǐng)處
語文主題學(xué)習(xí)二年級上冊榜樣的力量
新思維兒童數(shù)學(xué)2B
語文主題學(xué)習(xí)二年級下冊2
小餅干和圍裙媽媽(全6冊) 鄭春華經(jīng)典兒童文學(xué) 智慧熊圖書
有意思的古文課(1)/哈哈學(xué)古文
北大閱讀課一年級下冊
常爸小古文240句
系上嘍, 解開嘍
洪鎮(zhèn)濤語感培養(yǎng)教程 美文品讀 小學(xué)卷
所屬書單
中國神話傳說文學(xué)歷史
自主閱讀書目(親近母語)
小學(xué)一年級書單
墨涵繪本館
歷史
非遺繪本
三年級書單
人文歷史通識書
History
成均館文物國寶藝術(shù)書單
閱讀筆記
(查看全部 4 條)
晚上研究了好久的印章,本來這套講國寶故事的書可能不那么有趣,看她翻了翻興趣一般的樣子。不過架不住人家是個小印章愛好者啊,居然自己啃了半天介紹印章的書。我洗漱完也和她共讀了一會兒,真是學(xué)到不少知識呀,現(xiàn)在咱看印章也能看出些門道啦??
晚上研究了好久的印章,本來這套講國寶故事的書可能不那么有趣,看她翻了翻興趣一般的樣子。不過架不住人家是個小印章愛好者啊,居然自己啃了半天介紹印章的書。我洗漱完也和她共讀了一會兒,真是學(xué)到不少知識呀,現(xiàn)在咱看印章也能看出些門道啦??
v元元媽媽v
12歲
2019-12-17
--讀了1次
墨的發(fā)展歷程 殷商時就有墨 煤煙一松煙+膠(燒松木)一油煙+膠(燒桐油,麻籽油) 《墨法集要》(清.徐揚)21幅圖,說明了制墨的工藝。其中燒煙一搜煙一蒸劑一錘煉等 著名的墨工 南唐一李(奚)超(父) 李(奚)廷圭 李承晏(侄) 北宋一潘谷 明朝一程君房(墨苑刻中山狼傳)。 方于魯。 清朝一曹素功,胡開文,五色墨 宋徽宗一墨妖
墨的發(fā)展歷程 殷商時就有墨 煤煙一松煙+膠(燒松木)一油煙+膠(燒桐油,麻籽油) 《墨法集要》(清.徐揚)21幅圖,說明了制墨的工藝。其中燒煙一搜煙一蒸劑一錘煉等 著名的墨工 南唐一李(奚)超(父) 李(奚)廷圭 李承晏(侄) 北宋一潘谷 明朝一程君房(墨苑刻中山狼傳)。 方于魯。 清朝一曹素功,胡開文,五色墨 宋徽宗一墨妖
燕子7768413337
46歲
2019-06-01
--讀了5次
>
查看全部 4 條閱讀筆記
那爺爺講國寶的故事(全10冊)的書評
(查看全部 3 條)
389973
15歲
書評
那爺爺講國寶的故事(全10冊)
那志良 著; 步印童書 出品 / 貴州教育出版社
這一套書可以用來做中國文化入門吧?除了和文化直接相關(guān),聯(lián)系緊密的產(chǎn)品,如畫,筆墨紙硯,漢字,還介紹了各種文人墨客雅士愛的文化副產(chǎn)品,像玉雕,竹刻,青銅器,瓷器,印章,還有兒時的游戲,也算是一本入門全集了。小朋友讀得津津有味,而我則心痛沒有在國內(nèi),可以拿著這些書去博物館,邊看邊學(xué)習(xí)。
里面有幾本用的是孩子和成人的對話互動講出來點點滴滴,小朋友很喜歡;后來作者改變寫作方式,小孩消失了,小朋友還挺遺憾的。
2
收藏
評論
原來是張小慢
7歲
書評
那爺爺講國寶的故事(全10冊)
那志良 著; 步印童書 出品 / 貴州教育出版社
今天和孩子讀了其中的一本《筆墨紙硯》,非常漲姿勢。雖然這本書看起來字挺多,但是字間距大,其實讀起來還挺輕松愉快的。
行文的語言輕松,簡單,讀起來就像一位專家正在給自己講解一樣,有實物配圖,通俗易懂。
后面還有問題,幫助我們讀完之后自我檢驗,真心推薦!今天牢牢地記住了,端硯和歙硯是有名的硯臺,一個來自廣東省,一個來自江西省。
贊
收藏
評論
Aimeng167
15歲
15歲
書評
那爺爺講國寶的故事(全10冊)
那志良 著; 步印童書 出品 / 貴州教育出版社
文字通俗易懂,整套書還配了很多插圖便于理解!每冊最后設(shè)置了“想一想”的環(huán)節(jié),便于孩子對知識的回顧。每本書側(cè)重一個主題。期待疫情過后能走遍祖國的各大博物館為孩子推開一扇扇歷史的大門去更好的認(rèn)識這些文物!
1
收藏
評論
提到這本書的分享
查看全部
大語文閱讀書單總結(jié)
贊81 · 收藏1100 · 評論31
這20本(套)藝術(shù)啟蒙讀物,是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適合3-15歲,有顏值更有品質(zhì)
贊4 · 收藏15 · 評論1
閱讀頻次
數(shù)據(jù)來自小花生App的閱讀打卡
小軒 成都
13歲
打卡
85 次
Kelly&Ian
10歲
12歲
打卡
45 次
小俏小俊愛看書
8歲
10歲
打卡
45 次
洛言
10歲
打卡
40 次
Gelbfluss
11歲
打卡
37 次
389973
15歲
打卡
29 次
誰家擁有這本書
(來自小花生App)
melonXY
8歲
6天前 放入書房
淅淅媽媽
7歲
12天前 放入書房
曦今如意
5歲
23天前 放入書房
寧檸檬Lemon
5歲
24天前 放入書房
若青山
7歲
26天前 放入書房
xiaoyu883
11歲
1個月前 放入書房
誰在讀這本書
(來自小花生App)
melonXY
8歲
6天前 打卡
辰辰的閱讀攀登路
8歲
8天前 打卡
眠眠然
7歲
9天前 打卡
曦今如意
5歲
11天前 打卡
Lynn2025
10歲
1個月前 打卡
Felix鹿
9歲
13歲
1個月前 打卡
英語學(xué)習(xí)攻略
英語啟蒙
自然拼讀
分級閱讀
章節(jié)書閱讀
英語水平測試
學(xué)科輔導(dǎo)方法
大語文
數(shù)學(xué)
歷史地理
科學(xué)
運動
藝術(shù)
教育成長經(jīng)驗
素質(zhì)培養(yǎng)
閱讀習(xí)慣培養(yǎng)
兒童健康
親子生活
關(guān)于小花生
關(guān)于我們
加入我們
友情鏈接
免責(zé)聲明
商務(wù)合作
建議反饋
下載小花生APP
關(guān)注小花生公眾號
?2022 小花生
滬ICP備09005969號-2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12022101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