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風聲(2018版)》 書評
《柳林風聲》可以說充分實現(xiàn)了文學的美育功能,在閱讀過程中,你能夠發(fā)現(xiàn)很多能夠作為美育的材料。第一項是作者對自然的描寫足夠優(yōu)美,尤其是書里的第七章,水鼠和鼴鼠一起在月夜尋找小水獺那段,堪稱一絕;第二項是書里的小動物們被擬人化后被賦予了很多美好的性格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四個裝備簡陋的動物勇奪蛤蟆府絕對是靠著絕對的正義,別說小孩了,我一個成年人都看著最后一章的故事情節(jié)都很激動;第三項可以是作者為了使語言生動有趣,采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而且翻譯使用的語言也很貼切,選取的動詞和...
《柳林風聲》可以說充分實現(xiàn)了文學的美育功能,在閱讀過程中,你能夠發(fā)現(xiàn)很多能夠作為美育的材料。第一項是作者對自然的描寫足夠優(yōu)美,尤其是書里的第七章,水鼠和鼴鼠一起在月夜尋找小水獺那段,堪稱一絕;第二項是書里的小動物們被擬人化后被賦予了很多美好的性格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四個裝備簡陋的動物勇奪蛤蟆府絕對是靠著絕對的正義,別說小孩了,我一個成年人都看著最后一章的故事情節(jié)都很激動;第三項可以是作者為了使語言生動有趣,采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而且翻譯使用的語言也很貼切,選取的動詞和形容詞完全符合小孩的語言習慣??梢哉f,梅靜老師這版的翻譯語言深得我心。
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文學讀本,我覺得《柳林風聲》真的很適合全家一起讀,故事情節(jié)中融合著大量的散文化語言,在不知不覺之中給了孩子包括大人一段純文字的熏陶。 (展開)
這本有趣的書里講到了純真的友情,家對每個人的意義。
蛤蟆不討喜,自大愛吹牛,可看到后面,居然也覺得他十分可愛。 水鼠,貼心,善解人意,總能很好的照顧到他人的情緒。 鼴鼠是個小可愛,有時犯迷糊,有時又特別機靈。 獾,在這里面是個老大哥的形象,嚴肅而溫柔,睿智且善良。 四個家伙各有特色,卻不妨礙他們成為好朋友,互相幫助,支持和鼓勵。 文字優(yōu)美,語言俏皮,是一本非常適合孩子們看的作品。 貼一些我覺得描寫得特別美的文字吧。原文很美,翻譯也很給力,所以看書的時候會在腦海中呈現(xiàn)出一幅幅讓... 這本有趣的書里講到了純真的友情,家對每個人的意義。 蛤蟆不討喜,自大愛吹牛,可看到后面,居然也覺得他十分可愛。 水鼠,貼心,善解人意,總能很好的照顧到他人的情緒。 鼴鼠是個小可愛,有時犯迷糊,有時又特別機靈。 獾,在這里面是個老大哥的形象,嚴肅而溫柔,睿智且善良。 四個家伙各有特色,卻不妨礙他們成為好朋友,互相幫助,支持和鼓勵。 文字優(yōu)美,語言俏皮,是一本非常適合孩子們看的作品。 貼一些我覺得描寫得特別美的文字吧。原文很美,翻譯也很給力,所以看書的時候會在腦海中呈現(xiàn)出一幅幅讓人心醉的畫面。 (展開)
無敵優(yōu)秀的譯后記??
譯后記 1859年,作者格雷厄姆生于愛丁堡,五歲喪母,九歲隨父遷到伯克郡,在泰晤士河畔度過了如夢的童年。 二十歲時,格雷厄姆進了英格蘭銀行,卻與同事格格不入,反而利用業(yè)余時間寫作,并廣交當時的文化名流,一有機會就逃離都市,重返鄉(xiāng)土。1897年,三十八歲的格雷厄姆認識了小他三歲的埃爾斯佩斯。兩人于1899年結婚,次年五月,兒子阿拉斯泰爾出生。然而,這個孩子天生單目失明,另一只眼也斜得厲害。夫妻倆不愿面對現(xiàn)實,寵溺地稱兒子為“小老鼠”,并堅信他是一個天... 無敵優(yōu)秀的譯后記?? 譯后記 1859年,作者格雷厄姆生于愛丁堡,五歲喪母,九歲隨父遷到伯克郡,在泰晤士河畔度過了如夢的童年。 二十歲時,格雷厄姆進了英格蘭銀行,卻與同事格格不入,反而利用業(yè)余時間寫作,并廣交當時的文化名流,一有機會就逃離都市,重返鄉(xiāng)土。1897年,三十八歲的格雷厄姆認識了小他三歲的埃爾斯佩斯。兩人于1899年結婚,次年五月,兒子阿拉斯泰爾出生。然而,這個孩子天生單目失明,另一只眼也斜得厲害。夫妻倆不愿面對現(xiàn)實,寵溺地稱兒子為“小老鼠”,并堅信他是一個天才。孩子四歲起,格雷厄姆每天晚上都會為他講一小段動物故事。1908年,這些零碎故事結集出版,便成了《柳林風聲》。這個有著不幸童年的父親,卻在給兒子的信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溫暖的天地,用自己的方式,讓孩子體味到了美,讓成人憶起了曾經(jīng)屬于自己的那個純真世界:頭枕著晃悠悠的小船,心向著蔚藍的天空敞開…… 故事發(fā)生在岸邊的柳林。確切地說,格雷厄姆筆下的這群小伙伴,其實寫的就是英國鄉(xiāng)紳。那里風光旖旎,他們或泛舟湖上,或圍爐夜話,雖偶有爭執(zhí),卻從不會真正記恨對方。故事的基調是優(yōu)雅的,描寫的筆觸是細膩的。作者不僅優(yōu)美細膩地寫景繪物,還生動俏皮地描摹書中角色的豐富內(nèi)心,幾乎不動聲色地寫出一系列復雜微妙的情感體驗,時時刻刻牽動讀者的心。書中的動物不需要擬人,因為他們就跟人一樣,比鄰而居,沒有物種之別。《柳林風聲》不是獵奇類的探險小說,也不是說教式的呆板故事,作者筆下的蛤蟆甚至算得上頑劣乖張的“問題少年”。在別的故事里,蛤蟆或許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大反派,是家長讓小朋友們切莫模仿的對象??稍诟窭锥蚰饭P下,這個喜新厭舊、狂妄自大卻知錯能改、珍視友誼的浪蕩子,真是可愛極了。雖然他偷車、越獄,興奮起來忘乎所以,好了傷疤又忘了疼,但朋友們會因此而厭棄他、離開他嗎?不會!不管對方做了什么錯事,因為是朋友,所以都可以包容和原諒。最為純真的友誼,總是沒有道理的! 這也是一本關于家園的書。鼴鼠在春光的誘惑下跑進柔情水鄉(xiāng),又在家輕柔的呼喚中回歸地下——“家!這就是它向他傳遞的信號。那些親切的召喚,隨風而來的輕柔碰觸,那些無形小手的又拉又拽,全都來自同一個方向!啊,現(xiàn)在,它一定近在咫尺……”此外,惹是生非的蛤蟆也經(jīng)歷一番苦戰(zhàn),才從黃鼠狼手中奪回祖?zhèn)鞯母?。水鼠呢,永遠忠于他那日夜奔流不息的老河,認為“這世上絕對沒有任何事,比得上乘著小船四處游蕩,一半兒都比不上!什么都不干,就只四處游蕩……”。 除了友誼和家園,書中也有部分看似與主線情節(jié)無關的片段。周作人曾認為第七章美是很美,卻太過玄奧,并懷疑這是西方文人的通病。我卻覺得這段小水獺被潘神所救的篇章充滿童話氣息,亦真亦幻,引人遐思。有人說,第九章屬于旁逸斜出的冗言贅語,我卻覺得它詼諧有趣,正好可以讓讀者在經(jīng)歷了蛤蟆出逃的緊張后,獲得片刻的放松和安寧。 我想,做翻譯最幸福的事,便是可以用自己的筆,演繹自己熱愛的故事。雖然沒有機會領略一番英國的田園鄉(xiāng)村,但我已經(jīng)隨著格雷厄姆的文字,看到了綠草如茵、流水潺潺,以及明媚春光里的那條大河——“搖曳、顫動,閃閃發(fā)光,明明滅滅,打著旋兒地沙沙作響,嘰嘰咕咕地冒著泡泡……” ——梅靜 2017.1 (展開)
地平線很清晰,用力地頂在天邊。一片銀白色的磷光越爬越高,把地平線襯得更加幽暗。終于,等候多時的大地邊緣,月亮雍容地慢慢升起,掙開地平線,毫無羈絆地掛在天上。他們又能看清地面了﹣﹣廣闊的草還有兩岸間的河流,全都輕柔地展現(xiàn)在眼前,一掃剛才神秘恐怖的氣息,如白天一樣明亮,卻又與白日里大不相同。他們常去的地方又在親切地跟他們打招呼,卻已經(jīng)換了一身衣裳。仿佛它們曾偷偷溜走,重新打扮一番后,又悄悄回來,含羞帶笑地等著他們,看他們是否還認得出來。
兩個好朋友把船系在一棵柳樹下,踏上岸,走進... 地平線很清晰,用力地頂在天邊。一片銀白色的磷光越爬越高,把地平線襯得更加幽暗。終于,等候多時的大地邊緣,月亮雍容地慢慢升起,掙開地平線,毫無羈絆地掛在天上。他們又能看清地面了﹣﹣廣闊的草還有兩岸間的河流,全都輕柔地展現(xiàn)在眼前,一掃剛才神秘恐怖的氣息,如白天一樣明亮,卻又與白日里大不相同。他們常去的地方又在親切地跟他們打招呼,卻已經(jīng)換了一身衣裳。仿佛它們曾偷偷溜走,重新打扮一番后,又悄悄回來,含羞帶笑地等著他們,看他們是否還認得出來。 兩個好朋友把船系在一棵柳樹下,踏上岸,走進這靜謐的銀色王國。他們耐心地搜索著樹籬、空心樹、一條條小溪和溪岸上的小涵洞。接著,他們又爬上船,橫渡河面,到對岸再搜尋一番。他們就這樣來來回回,一路往上游找去。而那皎潔的月亮一直懸在無云的天空,盡管相隔很遠,仍靜靜地幫他們尋找,直到不得不離開,才極不情愿地扔下他們,沉到地平線下。于是,神秘的氣息再次籠罩田野與大河。 接著,天地間慢慢開始出現(xiàn)變化,地平線越來越明亮,田野和樹木也越來越清晰,不知怎的仿佛變了模樣。那股神秘的氣息慢慢消退了。突然響起一聲鳥鳴,接著又歸于沉寂。微風乍起,吹得蘆葦和蒲草沙沙作響。 就像譯后記所說,本書不是獵奇類探險小說,這是一本關于家園的書,那里風光旖旎,故事基調優(yōu)雅,有很多關于風景的描寫,筆觸細膩,以上是我很喜歡的一處。 (展開) |
作者:[英] 肯尼斯·格雷厄姆 著;梅靜 譯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05
頁數(shù):251
字數(shù):160000
開本:16
虛構:虛構
ISBN:9787210104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