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8-06-25 · 圖片7
我家今年從2月開始,小半年都在每天一本科普類讀物,我家男生一枚,很喜歡科普,很喜歡了解更細,于是乎:

1.百度細節(jié)及圖片

2.查相關其他暑假

3.參加書中內容,嘗試自己動手做

最近讀了幾本關于垃圾處理的書。娃兒開始擔憂,為自己能否好好玩耍擔憂,不希望在垃圾填埋處形成的playground上玩而絞盡腦筋,精心設計了再利用加工廠,廢氣利用廠…… 誰說小愛(為自己)~不算大愛呢(憂國憂民)

觀察藍月亮
回應 舉報
贊3
收藏

推薦閱讀

8歲
10歲
想法
樓主的娃如果只有四歲,那能把家里這些書都當圖畫書過兩遍,混個眼熟就很好了。Usborne的揭秘系列出版商寫明了是為8歲+的孩子設計的,你說的其他兩種也應該都是為小學生設計的。過早要求太多無異于拔苗助長。學齡前的科普最主要是為了挑起孩子的好奇心與興趣,不要求掌握多少知識。除了讀繪本,可以多接觸大自然經(jīng)常去各類博物館玩。還可以帶孩子看中小學生的科技展了。

等孩子滿6歲,可以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做一些簡單的科學小制作。Usborne的365個科學創(chuàng)意,DK也有類似的書都可以用。主要作用...
11歲
想法
,1、多親近大自然吧,另可多參觀各種博物館、科技館、海洋館等;

2、書籍方便有很多,dk一整套,小小牛頓,揭秘系列,神奇校車等都值得入;

3、做科學實驗,買過水先生的奇妙之旅,帶32個小實驗,可在家做實驗,也入過麥淘實驗年卡,每1-2月去一次,和同齡小朋友一起動手;

4、動畫片,我家愛看明日小子(Miles from tomorrow land),開心球,泡泡孔雀魚等動畫片,涉及一些科普。

,

神奇校車·橋梁書版(20冊) 小小牛頓幼兒館 水先生的奇妙之旅...
15歲
想法
對于科普知識,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通過閱讀來獲得一些。但要想讓小孩子理解科普知識,還是要以體驗為主。因為太小的孩子,你正常說話,他還司能三句話只聽懂一句半,何況更加生澀的知識?

所以想灌輸知識,最好還是耳濡目染親身體驗為主。

一、多親近大自然。爬爬山,挖挖泥,平時觀察毛毛蟲做幾個樹葉畫什么的

二、多閱讀圖大且畫逼真的科普。小孩的認知還是以感知為主的。學知識,說白了就是靠看,靠摸,年齡更小些甚至靠用嘴啃的

三、生活中多“玩″知識。不要嫌棄搞亂衛(wèi)生,小孩就是要到處的這摸摸那動...
15歲
想法
在杭州,我們參加了浙江山野的活動。這個機構開出5種課程:觀鳥、觀植物、觀昆蟲、植物筆記和植物園夜觀。這是浙江山野的招募令:

我們是一群喜歡自然的人,喜歡徜徉山水間,與植物、蝴蝶、蛙類、鳥類為伴。2015年,機緣巧合,我們一起做了一件小事,醞釀了一家小小的自然教育機構——浙江山野。

我們有一些小小的愿望:想要讓這個城里,每個喜歡自然的人,能夠找到彼此,不再孤單;想要聚集杭州城的博物學家,帶著市民,去看看這個無與倫比的城市。

我們想要培養(yǎng)一批自然解說員。在杭州植物園、西湖群...
8歲
想法
科普除了書籍外必須有很多有意思的活動,比如帶孩子去科技館,那兒比書籍更生動形象更讓孩子印象深刻。比如前幾天帶孩子去科技館館孩子對觸電有了直觀的感受,還有車子的各個部件,換輪胎、模擬翻車等,這些都可以和書本結合起來,全方位立體學習認知。

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買一些科學實驗的材料在家一起動手做。
13歲
想法
科普知識很主要的是讀書,現(xiàn)在各種科普或者百科類的書還是挺多的。但光靠讀書一段時間之后孩子可能興趣減少。這個適合就需要輔助一些實驗,現(xiàn)在某寶也有不少小實驗包可以選擇。還有就是訂閱那種既有圖書又有實驗材料的“雜志”或諸如此類的每月寄送的東東
15歲
想法
一 帶娃去動物園(包括野生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展覽館做知識拓展。如野生動物園經(jīng)常有動物的喂食演示和生活習性的講解。大部分博物館也都配有音頻解說。

二 帶娃一起畫畫、做小手工、做小實驗?,F(xiàn)在某寶、各個公眾號都有很多實驗材料包賣,價格不等。

三 給娃看相關紀錄片。幾乎每年暑假電影院都會上映很棒的紀錄片。平日里,BBC、Discovery、央視科教頻道的資源也很豐富。
小可貓可咪
小可貓可咪
2010
作者熱門分享
關于小學奧數(shù)  贊299 · 收藏3332 · 評論86
輕松搞定~自然拼讀  贊373 · 收藏3000 · 評論47
國學進階表  贊264 · 收藏2881 · 評論95
Reading Explorer  贊171 · 收藏1822 · 評論66
自雞~小學奧數(shù)  贊164 · 收藏1421 · 評論74
??作文~雞娃寫作成長  贊193 · 收藏1356 · 評論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