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的無聊,總覺得要對去過的地方做個總結(jié),認識才能深刻,收獲才能完整。
23年寒假,借著爸爸在成都出差的機會,帶倆娃到成都轉(zhuǎn)了一圈??戳巳嵌?、拜水都江堰、環(huán)穿青城山、轉(zhuǎn)了四川博物館、逛了寬窄巷、春熙路、看了熊貓、照了自己美美的自拍照。但回想這次出行讓媽媽感到最為特別的,還是往返路上的意外收獲。
去程飛機到南充打高鐵到成都,意外感受了南充軍用機場的神秘、出租車橫跨嘉陵江、收獲新知遙想閬中古城、品嘗南充美味米粉,高鐵經(jīng)由遂寧來到成都。返程高鐵更是令人激動,貼地飛行一路山谷隧道沖出蜀地、貫穿秦嶺、沿行太行,廣漢、德陽、綿陽、江油、廣元、漢中、西安、鄭州、石家莊、北京,一串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以這樣的方式相遇。最為激動的,是見識了中國版圖地理幾何中心漢中平原,高鐵穿梭了大大小小無數(shù)隧道、眼睛和耳朵都已經(jīng)習(xí)慣了山川的層層疊疊之后,突然一片神奇的平原呈現(xiàn)眼前,豁然開朗,開始還能看到不遠處的山邊,不一會兒便是平坦無邊平地,房屋村莊接著是高樓城市,讓人似乎忘記了山川的模樣。宋代陸游曾賦詩贊美漢中山川壯麗,“地連秦雍川原壯,水下荊楊日夜流”,在秦嶺和巴山之間,一條漢水橫貫其中,因此漢中也被叫做“秦巴谷地”。即便不了解漢中,單就這連接南北、在群山之中鬼斧神工般挖得一片平原沃土的地理特征,也能知道她自古至今一定相當重要。心中還在感慨這平原的突如其來,不過十幾二十幾分鐘高鐵的飛奔,便又群山重現(xiàn),再次沖入秦嶺,看著手機地圖,告訴孩子,再穿過這片山嶺,前面便是關(guān)中平原古都西安。這種貼地飛行的方式丈量華夏,是不是很有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