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xiàn)在有人問你,你喜不喜歡目前所做的工作?或許大多數(shù)人會很快給出答案。
但如果有人問你,你為什么會做這份工作?你是否還記得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大多數(shù)人也許會遲疑。
然而有一個人,她十年如一日,始終記得當(dāng)初自己為什么出發(fā)。她就是知名記者和主持人——柴靜。
柴靜在書里寫道:
“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元,門吱呀一聲關(guān)上后,在這里人們?nèi)绾蜗啻?,多少決定了一個社會的基本面目。家庭是人類生活最親密的部分,為什么會給彼此帶來殘酷的傷害?這是個很常規(guī)的問題。但愛倫堡說過:‘石頭就在那兒,我不僅要讓人看見它,還要讓人感覺到它?!蚁敫杏X到人,哪怕是血肉模糊的心?!?
“每個故事都有三個版本,你的版本,我的版本和事實?!?
對于同一件事,每個人的立場確實是都不一樣,所以呢,我們每個人注意到的點和闡述故事時的角度也會不一樣。昨晚因為晚餐菜式被評論成“奇葩”,而跟評論者大吵了一架。文字是個有趣的東西,不同的語氣語境會賦予它不同的含義。有一些在我們看來是錯的地方,但對當(dāng)事人來說卻是沒有問題或者說是很有益的“事實”。
在柴靜的這本《看見》中,她并沒有選擇標志性的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她所記錄的都是那些在她生命中流動過的人。正如她最開始做新聞時說的那句,“我關(guān)心新聞中的人?!?/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