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周六十幾個小朋友在線上完成了第一次讀書會。
在籌備之前,我先給群里發(fā)了一個群公告,如下:
這周的行動指南→
1.赫赫有名
娃們先給自己起個名兒,叫魯西西,孫悟空,動物類,植物類,奇幻類都可以,隨娃喜歡
2.初出茅廬
娃們周六晚上抽個一起的時間,來群里玩故事接龍
于是娃們在自我介紹的時候,說了自己的代號,有的特別文藝,有的用了書和電影中的名字,有的是用水果或者甜食稱呼自己,都很可愛。
最有趣的是一位小朋友說想給自己起名叫康熙皇帝,媽媽建議她取個更好聽的。于是我們錯過了叫“皇帝”的機會。哈哈
十幾個孩子里,最小的一個孩子二年級,全程參與度不高,雖然她讀了很多書,但我的玩法設(shè)置不適合她,姐姐們講的故事應(yīng)該也不在她的興趣范圍內(nèi),所以下線后跟媽媽講下次不參加了。
最喜歡讀書會的幾個孩子是在線上參與編故事最活躍的幾個娃,不管是《納尼亞傳奇》還是《綠野仙蹤》,都是她們很喜歡的奇幻類故事。
我說了一個故事開頭:
故事儲備
1.納尼亞傳奇 幾個孩子穿過衣柜去了另一個世界
2.五個孩子和沙精 幾個孩子海灘上發(fā)現(xiàn)了精靈,可以對他許愿
3.綠野仙蹤 桃樂絲房子被吹上了天空,她飛到魔法世界擁有了魔法鞋子
跟孩子們一個一個來展開,重新編寫它。第一個穿越過衣柜,一個孩子說她們來到了阿凡達世界,開始描述阿凡達有什么。接著另一個孩子說到了新世界和原來的世界時間上的差異。第三個孩子提到了海底。觸發(fā)了游戲。每一個孩子的故事都很精彩,可以去任意她們想去的世界。
第二個許愿類有個孩子說了五個愿望,一般許愿的故事孩子們編起來都會先說愿望是什么怎么實現(xiàn)的。但是接下來有個孩子說到了一個特別有啟發(fā)性的條件,她說:沙精可以幫助孩子們完成愿望,但他自己沒辦法替自己實現(xiàn)愿望,有外敵來,他帶著孩子們經(jīng)歷挫折逃回了沙灘。
第三個是魔法類,從穿越到一個世界鼓勵孩子們自創(chuàng)一個世界,到可以對著有魔法的沙精許愿,到他們自己擁有魔法鞋子。這個力量是層層遞進的。接龍的時候有個孩子提到了桃樂絲用自己的魔法幫助了別人。
幫助別人這個是非常了不起的轉(zhuǎn)換,童蒙養(yǎng)正,養(yǎng)的就是每個孩子心中不只有自己,也有別人。
參加讀書會的人有特別愛讀書的孩子,甚至有自己開始模仿奇幻故事開始寫小說的孩子。但也有平時沒什么閱讀習(xí)慣參與感不強的孩子。
結(jié)束時我分配了一個任務(wù)給到每個孩子,跟他們說下次玩《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故事新編吧,立馬有孩子說編個冰激凌工廠的。
我在想,除了書選的好,幫助她們和書建立聯(lián)系,更重要的是孩子和孩子之間要有互動。所以下次的玩法是分享書單,組鐵三角,主菜結(jié)束后如果還有時間,就邀請孩子們一起玩故事新編。
下周的行動指南→
3.? 投石問路
自我介紹(名字,代號,年齡,年級,坐標(biāo))
分享書籍(從過往讀過的所有兒童文學(xué)類書里,每人選三本自己讀過的書,分享書名,建立我們小群共同的小書庫)
(那天有媽媽問我讀書會怎么進行的,今天做了一個回顧,大致就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