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這個繪本是在鳥老師的線上講故事上聽到,繪本書名頁就有英國傳統(tǒng)鄉(xiāng)村的場景,安靜自然,讓人向往。
甘伯伯是位和藹可親的老人,有一天他開著小船游河,路上遇到吵鬧的小朋友、小兔亂跳的小兔、追兔子的貓,招惹貓的狗、亂晃的豬、扇翅膀的雞,踩東西的牛,亂踢的山羊。
甘伯伯沒拒絕大家,但坐船前他會制定規(guī)則,分別讓大家不要吵鬧、亂跳……可想而知,最后船翻了,但甘伯伯也沒生氣,而是和動物們游泳回家,請大家喝茶,最后的畫面看出,直到晚上甘伯伯才和大家說再見,說下一次再游河。
鳥老師生動的模仿起那些小動物們的動作,講故事收放自如,還有當中和聽眾互動,每次讓大家回憶已出場的小動物,有參與感和身臨其境的感覺,也是共讀的一種好方式,更是讓繪本故事讀來生動,深得大小朋友喜愛。
而故事本身,動物們就猶如頑皮的小孩子,有的時候,大人會告訴他們規(guī)則,但他們不一定聽得進去,不一定遵守。規(guī)則是合理的,但也違背了這些動物的天性?;蛟S這就是我們教育孩子應(yīng)該有的態(tài)度,可以制定規(guī)則,可以執(zhí)行規(guī)則,但溫柔而堅定,孩子做錯事,有的時候只是出于天性,要原諒他,只要堅持慢慢他就會懂得遵守(或像甘伯伯那樣大智若愚,在陪伴中,讓孩子在嘗試和經(jīng)驗中去收獲成長)。
當然對于還分不清人和動物界限的幼孩來說,盡量保留這種美好,對偏大的有些判斷能力的孩童,也需要看情況適時提及在水邊的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