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教材,從漢字入手開始學起。很多人認為弱化漢字功能了。其實作為一個硬核的學習漢字的精準的工具,不應該很早地弱化這個工具。
小朋友買了一本,自己就吭哧吭哧地開讀了,讀得起勁,讀累了才說:媽媽你幫我讀一讀。等我有事了,她有開始開啟了自主朗讀的模式。
有了拼音后,她實現(xiàn)了自主朗讀閱讀的,心里很開心,猶如脫韁的野馬可以在自由地馳騁在文字的世界里了。若是全部是漢字,這個閱讀的興致隨時會熄滅的。
一邊讀,一邊問:“這個熟悉拼音是不是錯了,應該是輕聲。”隨手一查,果然如此。
可惜的是我們的教材編排默認為要盡快脫離這個工具。到了三年級,教材就不開始全文標注拼音了。對于有些弱孩子來說,簡直是災難??!沒有了老師,沒有了拼音,他們識字還是困難戶?。±蠋焸儙退麄兣囵B(yǎng)的僅有一點語文能力,還不足以讓他們保持閱讀熱情。這樣看起來,有些孩子真的很有必要讀注音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