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生網
帶孩子讀書學英語的地方
下載App
公眾號
登錄
注冊
首頁
閱讀打卡
英語啟蒙
精華專題
寫日志
回到頂部
《我情愿女兒沒那么聰明,不上北大,沒去美國》,關于這個故事,你們怎么看?
查看53條回答
三個頭大
2018
2012
發(fā)布于 2020-09-16
如果孩子過的好,在哪里生活都是她的生活,祝福她。 如果孩子學習不好,也不一定是一件壞事。 世事無常,無所謂好壞。接受現(xiàn)實。
回應
舉報
微信掃碼
新浪微博
QQ好友
QQ空間
贊2
收藏
分享
發(fā)布
推薦閱讀
穿山甲
17歲
想法
《我情愿女兒沒那么聰明,不上北大,沒去美國》,關于這個故事,你們怎么看?
寫得非常真實。老馬已經算是運氣好的,還有位老同事一家照應著。我認識的一位奶奶,丈夫是有名的畫家。這位奶奶年輕時就是標志美女,老了以后仍然氣質卓越。倆個孩子都很爭氣,美國、新加坡定居了。丈夫去世后,孩子們都爭著接她去住。國外沒有自己的朋友圈,寂寞是必然的,老人皆住不到半年就回家了。之后買了新房找了新老伴兒,奈何半路夫妻難免分歧,最后還是恢復了獨身。孩子們過年回京看望看望,就這么著過了很久。直到有一天,老人在家去世了快一周才被發(fā)現(xiàn),尸體已經腐臭。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這位奶奶,雖然...
17
4
評論
khadgar
16歲
想法
《我情愿女兒沒那么聰明,不上北大,沒去美國》,關于這個故事,你們怎么看?
做父母何必這么自私,子女喜歡在哪里就在那里,愛ta就不應該束縛ta。我早就做好了以后圣誕節(jié)通一段視頻而已的心理準備了。也因此我特別后悔自己一時糊涂生了孩子,老了的結局跟丁克是一樣的,卻白操一輩子的心??
我自己雖然留學,留在國外工作,卻還是更加喜歡魔都的紙醉金迷,也離不開保姆鐘點工,更喜歡粘在我媽身邊,所以來來去去還是留在我媽身邊。我兒子更喜歡美國的環(huán)境,一直想回美國。后來我跟他一起討論過外婆的老年生活要怎么辦,外婆已經70多且腎功能不全,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時常來美國和我們...
11
2
評論
Yearling
9歲
想法
《我情愿女兒沒那么聰明,不上北大,沒去美國》,關于這個故事,你們怎么看?
先問問自己“為什么生娃”。如果是“養(yǎng)兒防老”之類的“投資”向目的,當然會覺得數(shù)十年養(yǎng)育打了水漂。自身足夠獨立、人生足夠豐富,不需要子女來填補空缺的人,陪伴成長的過程已經得到回報,又豈會有這種“情愿?”養(yǎng)育子女就是多個親人,不管這個人最終在哪里,只要還能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就足夠了。當然,前提是先把自己管好吧,不成拖累。健康、安全感都不缺的情況下,自然沒有這種煩惱。
4
3
評論
初一064
10歲
想法
《我情愿女兒沒那么聰明,不上北大,沒去美國》,關于這個故事,你們怎么看?
我大姨家三個孩子,兩個姐姐,一個在英國,一個在美國,一個哥哥在北京當外科大夫。我大姨和大姨夫在沈陽,真是三個孩子不能聚在一起,兩個姐姐3年才回一次家,大姨大姨夫都70多歲了,從55歲到75歲這20年,和三個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加起來都不到一個月。2017年的時候,大姨夫生病,三個孩子都不能及時回來,我和老公還有我大姨夫的外甥和外甥媳婦在醫(yī)院陪護,哥哥姐姐們打錢過來,病后大姨夫生活不能自理,請了個家庭保姆,現(xiàn)在一直都是家庭保姆照顧我大姨和大姨夫。
優(yōu)秀的孩子是天使,會飛走。不優(yōu)秀...
4
2
評論
乖妹兒
14歲
想法
《我情愿女兒沒那么聰明,不上北大,沒去美國》,關于這個故事,你們怎么看?
說實話太長了,中間好啰嗦,看了開頭和結尾??偟母杏X是用個體代表全部,以偏概全。
先不說兒女是否優(yōu)秀,他們成才就已經為父母減少很多負擔了。
他家女兒不去美國,也可能遠嫁。只要結婚生子,就已經是單獨的個體。那些過得不好的兒女,可能常年外出打工。不僅幾年回不了家,還把孩子送回來讓父母帶。
也有出息了,把父母接到身邊,或者和父母放鄰居。
剛開始還以為老馬女兒虐待他們,看了完全是帶節(jié)奏的無痛呻吟。
4
2
評論
桐媽2015
10歲
想法
《我情愿女兒沒那么聰明,不上北大,沒去美國》,關于這個故事,你們怎么看?
中國父母的人生,很多都是一輩子圍繞著孩子轉的。中國父母對子女的全身心付出,自古以來的“養(yǎng)兒防老”傳統(tǒng),以及濃厚的幾代同堂的家庭觀念,當老了,感到無生活重心,老無所依是很痛苦的,我能理解故事里的馬爸的無助與無奈。
我接觸過不少外國家庭,孩子16歲讀中學就出去打工(和家庭貧富無關),大學了不少是自己貸款交學費。我大學同學畢業(yè)后,去她媽媽所在的城市工作,住回自己家的地下室,還要給她媽每月交房租,還和我說她媽已經很nice了。
這么比起來,中國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花費的金錢、精...
4
1
評論
pastpass
11歲
想法
《我情愿女兒沒那么聰明,不上北大,沒去美國》,關于這個故事,你們怎么看?
沒看這篇文,不過身邊已經看到不少抱有標題里這種想法的老年人,包括我自己的父母。他們有個很要好的同事,獨子比我大個7、8歲吧,反正我初中時他去美國讀大學,在小城市里挺出名的,那時候絕對是“別人家的孩子”,后來就在美國定居下來結婚生子,老兩口開始還隔兩年去住個半年,直到年紀大了飛長途吃力,就不過去了,生病主要靠互相照顧加同事們幫忙,總有種種不便之處。
現(xiàn)實就是物理距離遠了,父母年齡上來時子女真的很難幫上忙,有心無力,同時父母的情感需求有可能還變得更高,兩相碰撞之下矛盾更尖銳。
...
3
收藏
評論
努力奔跑的駱駝
13歲
想法
《我情愿女兒沒那么聰明,不上北大,沒去美國》,關于這個故事,你們怎么看?
我其實對這個問題早想過很多次。由于我本人比較獨立,所以老了也不太會喜歡粘在孩子身邊。他喜歡做什么就去做好了,他是他,我是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F(xiàn)在他小,我照顧他。等他有能力了,就該自己飛出去,而不是留在我的身邊。即使有那個與他朝夕相對的人,也應該是他的伴侶,而不是媽媽。
只要樂樂以后過的是他想要的生活就可以了。我的退休生活設想里,孩子和我是偶爾打電話,偶爾聚一聚吃頓飯的。他為了他的生活和小家庭努力奮斗,我為了我的晚年生活,積極鍛煉,把藍鯨接回來,帶它出去玩,陪伴。
...
1
收藏
評論
黎貓
11歲
想法
《我情愿女兒沒那么聰明,不上北大,沒去美國》,關于這個故事,你們怎么看?
這篇文章完全是偽需求,非常反智,不知道為什么會刷屏。
1、對于農村/縣城家庭來說,孩子長大去了大城市扎根,一年到頭也難得回老家陪父母幾天。離開家鄉(xiāng)去外地,離開祖國移民海外的子女,并沒有太大區(qū)別。
2、北大,美國和大學,獨立是一個意思啊,換個概念是不是就是我情愿子女沒那么聰明,不上大學,沒去外地?
3、給子女提供更大的發(fā)展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選擇,這才是真正的自由。無論是選擇留在家鄉(xiāng)陪伴照顧父母,還是在異國他鄉(xiāng)扎根,讓孩子有足夠的選擇,這就是教育的意義吧。
4、父母養(yǎng)老...
贊
1
評論
薇薇一笑2017
5歲
8歲
想法
《我情愿女兒沒那么聰明,不上北大,沒去美國》,關于這個故事,你們怎么看?
前幾天剛看到一句話,深以為然。
【這世間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只有一種 愛是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br/>
所以,孩子長大獨立,是必然的。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是養(yǎng)兒防老,父母在不遠游。然而如今這個社會,賦予年輕人很多無奈。為了理想為了自身價值,必然不能時時承歡膝下。
雛鳥離巢,孩子獨立了,父母也該獨立。
1
1
評論
三個頭大
2018
2012
粉絲
75
獲得贊和收藏
190
創(chuàng)作
8
藏書
826
閱讀量
699
作者熱門分享
我家簡陋的學習區(qū)
贊19 · 收藏37 · 評論10
山川異域,雞娃同天——我?guī)е⒆訙蕚淙毡镜男∩蹩荚?/a>
贊18 · 收藏32 · 評論14
娃的文具一大堆,大家有沒有什么收納妙法?
贊2 · 收藏33
新學期,咱們一起努力
贊9 · 收藏1 · 評論4
一起來腦補,假如沒有生娃
贊3 · 收藏1 · 評論2
又輪到上學的路口執(zhí)勤
英語學習攻略
英語啟蒙
自然拼讀
分級閱讀
章節(jié)書閱讀
英語水平測試
學科輔導方法
大語文
數(shù)學
歷史地理
科學
運動
藝術
教育成長經驗
素質培養(yǎng)
閱讀習慣培養(yǎng)
兒童健康
親子生活
關于小花生
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友情鏈接
免責聲明
商務合作
建議反饋
下載小花生APP
關注小花生公眾號
?2022 小花生
滬ICP備09005969號-2
滬公網安備310112022101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