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在日本讀過書的媽媽,對日本的教學內(nèi)容和升學制度都不清楚,收集了一些私塾老師出的書。
三個孩子都睡著后,翻開一本書,這是屬于我自己的休閑時間。讀著這些書,仿佛在聽這些私塾老師們的經(jīng)驗課,真是每本都收獲很多,常常有“原來日本的升學考試得是這樣復習的??!”“媽媽得跟著做這么多才行??!”的感慨。做筆記,寫便簽貼,希望能夠把這些方法融入到我的身體里……
孩子的背誦是弱項,我準備了下面這些:
綠色的暗記筆,將要記憶的部分涂上,之后每次用紅板蓋住,進行大腦輸出記憶。
橘色的筆,用來做題時候?qū)?,同樣在被紅板蓋住后可以進行回憶輸出。
藍色遮蓋貼跟綠色水筆作用一樣,優(yōu)點是貼上去看起來比較干凈,缺點是不如筆方便。
一次輸入三次輸出。
對于社會科的學習,他感覺內(nèi)容很多,而且不容易記。這幾天我把他們夏季補習的教材看了一遍,做了重點抽出筆記,每天臨睡前15分鐘可以快速瀏覽一遍。(據(jù)說,睡前是記憶的一個黃金時間,睡時大腦可以整理記憶。不過我小時候?qū)W習時,也沒有感覺在睡覺時大腦會幫我做什么…)
備考很重要的三件事:整齊的書桌;亮度適中的臺燈;備考的環(huán)境。
我重新整理了書房里的書,帶著他們一起整理了書桌。配備了臺燈,要黃?白的燈光才適合大腦學習。最后一項,布置出讓他感到自己是一名受驗生的環(huán)境。我找了幾張他近期努力學習的照片,打印出來,寫上備注,掛在了學習桌前面,希望他有心里暗示“我是個很用功的孩子。” 也決定在他努力堅持一件事情之后,我再拍下來掛在這里,“我很努力!”
寫了每周記憶的紙條,貼到了家里的角落,這個目的不是為了讓他背下,是讓他感到自己在備考。整理了上半年用的練習題和教材,老師建議保留下來,目的不是為了以后翻看,而是給孩子底氣“我已經(jīng)做了這么多!”買了2套漫畫書(僅有的沒有科學知識的漫畫書),一套是有名私塾老師推薦的小升初的故事漫畫書,一套是一位東大醫(yī)學生推薦的,他說,他是因為讀了這套書才有想考東大的想法的。不管怎么樣,先灌一些雞湯吧。
這些都會好用嗎?
不知道!
孩子是我的一道難題,我也在一邊學習,一邊解題。
對自己的要求跟我對孩子的要求一樣: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蔣來不會后悔就可以了。成功不成功都不是我們能掌控的。
開學前,我準備了以上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