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要迷信書單,不要迷信書單,不要迷信書單”
我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最開始也是書單的狂熱愛好者,什么廖彩信,什么汪培珽,什么一歲必讀,三歲必看,什么“再不看這些書,孩子就被耽誤了”等等。
腦子里全是這類,就跟被洗腦了一樣,有一段時間隊友還以為我加入了什么邪教組織差點要報警呢。
那段時間我全世界搜羅書單,什么貴買什么,買書就一個標準: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章子怡她女兒看什么,我就買什么。
?
這么做的好處當然是顯而易見的,我真的培養(yǎng)了一個超級寶寶,超級能吃。
在我的精心培養(yǎng)下,我女兒現(xiàn)在對吃特別敏感。
主要表現(xiàn)在,無論何時,無論我藏在哪里的零食,她都能給我翻出來。
而且一旦我有打算去廚房偷吃東西的念頭冒出來,她務(wù)必第一個感知到,并且在第一時間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出現(xiàn)在廚房門口把我成功攔截,就跟360攔截病毒似的。
她甚至單純到以為我每天早上都會避開她跑到廁所去偷吃,然后就跟被拋棄了一般玩命兒的拍廁所門。
呵,孩子!
以上當然是玩笑話了,事實是,我一步一步精心按照書單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并沒有我想要的那個效果。
在我把兒童界所有的世界名著都搬回家后,除了讓我們的房價變得更貴外(要知道上海的房價可是很貴的),我沒能感動任何人任何事,感動的只有我自己和隊友干癟的錢包。
我努力讓她接受瑪格麗特的《the little island》文字是優(yōu)美的,意境是雋永的,配圖是經(jīng)典的,含義是深刻的,影響是深遠的。
然而,每次我聲情并茂聲淚俱下地給她讀完后,她都用實際行動告訴我: 經(jīng)驗證,襪子是能從襪筒處直接從腳上反著拔下來的。
我能怎么辦?我也很絕望啊。
老娘我推掉了吳彥祖的約會,拒掉了張信哲演唱會,掐著點爭分奪秒冒著跟老大爺搶地鐵的風險飛回家,不是來看你的絕學的。
我精心培養(yǎng)了你兩年,你就給我看這個?
你讓我這個曾經(jīng)給別人推薦了無數(shù)繪本的號主臉往哪兒擱?
當我火冒三丈打算跳起來劈頭蓋臉把隊友置之于死地的時候,賴賴唯唯諾諾地從身后拿出一本爺爺奶奶在超市買的《超級飛俠》,一臉天真地說:“媽媽,我們讀書吧”。
現(xiàn)實就是這樣。你打算這么培養(yǎng)孩子,她就偏往那兒長。
在那一瞬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盡信書單,不如無書單。
我不是說書單不好,我也不是說超市買的書不好,我更不是說孩子不好(親生的)。
書單一定要看,不論是大獎作品,還是知名出版社,或者是經(jīng)典作家,我覺得都應(yīng)該了熟于心,這是基本功。就跟打基礎(chǔ)一樣,確實是必讀(家長必讀)。
但每個孩子真的不一樣,就像我之前說的,有些孩子是教科書,有些孩子是小人書,有些孩子是說明書,還有一些孩子是小黃書。
無論你怎么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約束,孩子終究會成長的不一樣,不一樣的個性不一樣的喜歡,不一樣的脾氣性格。
與其你把她的頭摁在你所說的經(jīng)典上面強迫她接受,不如聽聽孩子的喜好。
你要聽聽孩子喜歡什么,而不是網(wǎng)上熱銷什么。
對大多數(shù)跟我一樣的家庭來說,你在孩子清醒的時間里,跟孩子相處不會超過三小時。
(我已經(jīng)算陪孩子時間多的了,很多朋友都是晝伏夜出,孩子沒醒就走了,孩子睡了還沒回來,不知道的還以為整天躲著不見孩子呢。)
(媽媽你回來吧我真的不敢再熊了)。
每天陪孩子時間最多的,是保姆,是爺爺奶奶,是老師。
你在給孩子選書的時候,多問問老師,多問問老人,孩子每天接觸什么,看什么,喜歡什么。聽聽周圍人說的。
就像我女兒,她為什么喜歡超級飛俠而不喜歡我精心為她準備的瑪格麗特?她整天念叨的為啥不是李奧李歐尼的小黑魚而是酷飛小愛多多(超級飛俠角色)?
我當然不能說她膚淺,我也喜歡看小黃文勝過約翰克里斯托夫。
周末的時候賴賴吵著要看超級飛俠,我陪她看了一集后,又看了一集,再看了一集,連著看了好多集,直到隊友受不了,過來把電源拔了。
拔掉電源后,我想了很多,我想,難怪孩子喜歡,我看了都喜歡,雖然我這個大人看來劇情設(shè)置太幼稚槽點太多了,可孩子不這么覺得啊。
酷飛小愛多多,多討人喜歡啊,這才是孩子看的。
你去了幼兒園,小朋友七嘴八舌聊天:
“我喜歡小愛,我喜歡多多,我喜歡酷飛?!?
這時候你女兒悠悠冒出一句:“我喜歡小黑魚”。
是不是瞬間出戲?
我這么說,其實是想說,給孩子選繪本,第一標準就是孩子的喜好。雖然在你眼中幼稚可笑的,在孩子眼中可能不這么想。
舉個例子,我不知道中了什么蠱,最開始其實是比較抗拒巧虎的,我覺得太特么幼稚了,抄襲不說,畫風也很拙劣啊。
但我的喜好完全抵擋不住孩子對巧虎的熱愛。無論我如何圍追堵截,巧虎系列都常年在我們家名列閱讀量最多榜單榜首。
我沒有定巧虎,我家里的巧虎是師妹從她家搬來的,有些書已經(jīng)翻得有些爛了,在我看來,這些書簡直就是抄襲經(jīng)典嘛,無論哪本,我都能從經(jīng)典繪本里找到源頭。
但孩子不管這些,她只是覺得很喜歡,不止她喜歡,我覺得全世界孩子恐怕沒一個不喜歡巧虎的吧。
后來我也就釋然了,我何必拿自己的標準去約束孩子。
喜歡看《霧都孤兒》當然很好,但是看《神雕俠侶》未必就很糟。你看看人家六神磊磊(神他媽附體。)
好了,孩子醒了,欲知后事如何,可以去我的公眾號“賴賴養(yǎng)成記”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