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那種科普可以讀的聲情并茂的媽媽,故事書好枯燥
我的自然是媽媽啟蒙的 她做的就是給我一個興趣點,然后給我巨大的自由去探索。
她會給我一根面條,去樓下喂螞蟻。我膽子很大,直接抓著在手上爬,我很喜歡觀察他們。
然后讀書了,其實沒啥時間了,但是我發(fā)現(xiàn),我的經濟學學的特別好,外教課的西方經濟學可以考班里第一的那種(本是學渣)。
其實我總結我自己,就是一個興趣特別雜的人,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去刷科普視頻,看科普雜志。
所以讀孩子繪本的時候,我可以拓展很多很多好玩的東西出來。
舉個例子哈
1.你知道嗎,蝸牛雖然小,但是它身上有個之最哦~是什么呢?(牙齒)
2.你覺得蝸牛有沒有骨骼?(他的殼算是他的外骨骼哈)
3.你知道蝸牛身上的殼是隨著長大而變大,還是需要像寄居蟹一樣換房子嘛?(隨著長大,因為是骨骼呀)
4.我能知道蝸牛去過哪里,你知道為什么嘛?(因為它有走路需要黏液潤滑,所以會留下痕跡)
5.你知道蝸牛吃什么嗎?你覺得它對自然界有益還是有害?(吃葉子哈。開放思維,自然無害蟲,存在即合理)
6.你覺得蝸牛和螞蟻比賽跑步,誰跑第一名?(開放問題,說出理由就可以。比如說蝸牛跑一半干4了)
7...
這些問題,都可能引起小朋友的興趣。但是我們最后還是要培養(yǎng)小朋友細心觀察的習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