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9-07-01
“外教”“蒙氏”本身并不能作為品質的保證。國內要找真正的蒙氏園很難,首要原因就是真正的蒙氏認證師資非常稀有。如果這家幼兒園的老師并不具備有含金量的蒙氏認證證書,可以說只是徒具其形。

當然有證的不一定比沒證的老師更好。但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條件下,總體而言有認證總比沒認證強。

對于普惠園也是一樣。國家有發(fā)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雖然幼兒園并不一定要學多少書本知識,但是玩和習慣培養(yǎng)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比如上文中就分了健康、語言、社會、藝術、科學五大領域。而習慣培養(yǎng)必須靠有能力的老師去執(zhí)行。否則也就是個口號。很多人理解的“習慣培養(yǎng)”,就是嚴格要求,做規(guī)矩,不合規(guī)矩就懲罰。而當前的幼兒教師大多資歷淺,壓力大,如果工資還不高(普惠),到最后真是一件良心活。

至于別人進普惠園滿意,進國際園不滿意,也只能代表個體經驗。別人小區(qū)的普惠也不是你們小區(qū)的普惠,別人送去的蒙氏也不是你們送去的蒙氏。很少有人把小孩送進不同的園去比較(即使去過不同的,也是不同年齡進,可比性不強)。即使進了同一個園,不同老師帶的也有差距。我們當時回國非常幸運,插班到老師最有經驗也最穩(wěn)定的一個班,就連隔壁班和后來開的新班都不能比,畢業(yè)時有明顯的差別。因為蒙氏園每年畢業(yè)人數不多,我們和別的班一起排練表演節(jié)目,一上臺就能看出哪幾個不是娃班上的。

而相比之下,很多人認為重要的兩點我反而認為沒那么重要:1是學英語。外教面對二十幾個小孩子也未必能讓大家都學得不錯。小孩之間的語言交流影響大得多(我們在新加坡上幼兒園時,英語老師是印度人且口音是標準英式英語,但是最后娃學會的還是新加坡英語腔)。更不用說現在在家學英語效果也可以很好。2是價格。當然每個家庭對價格的敏感度不同,但是會去考慮高價位的幼兒園說明你并不是承受不起。何況只需要交三年;而孩子的幼兒時光是無法重來的。我家因為在三個國家上過幼兒園(兩歲開始,所以三個地方都至少待過一年),明顯感覺到不同的幼兒園對孩子的性格形成有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會被后來的經驗所改變,但是絕對不是毫無痕跡的。
回應 舉報
贊5
收藏10

推薦閱讀

9歲
想法
這題我是來湊熱鬧的! 一個上了不到一年幼兒園的,沒在幼兒園睡過一個午覺的娃,沒啥資格回答此題!
本人覺得越便宜的幼兒園越好!????
幼兒園是去鍛煉社交的,以后的日子什么樣的人都會遇到,所以750的就能夠滿足條件。三六九等啥樣家庭都有。從小打磨人際關系,渣人有渣人的對付辦法,好人有好人的相處模式!練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本事!
除非是混上流階層的,需要這種7500的價位彰顯身份,否則只考慮老師課上教學,回家不努力,即使有外教?就算天王老子來了也教不會娃吧????
39 3 6
5歲
想法
不會考慮。我家這邊有學費超1萬一個月的幼兒園。主打英語。但是我考察了一下,英語水平絕大多不過爾爾。就像一樓說的,全靠老師教,回家不努力,天王老子來了也沒辦法。

但是確實有那么幾個是非常好的,我們上次比賽,有個小女孩口語特別流利,詞匯量也很大,我問了一下,白天全外教幼兒園,一周好幾個晚上家教上門再學習半個小時。
16 21 3
7歲
想法
雖說我家上的校辦幼兒園,一個月補貼后725元,平時上下班就給孩子帶去了。但看著別人上4-5000的也會這山望著那山高,中間也想過換園,后來冷靜一下想想還是算了,送不起,不順路啊?雖然特色園有外教,有游泳,有思維有擊劍,都挺吸引人,不過我們幼兒園有超級大的操場和高素質家長啊,因為幼兒園特色課比較簡單,小班美術,中班圍棋和樂高,大班不知道了,都是學了跟沒學一個味,就選擇了很多課外培訓班,小班授課彌補一下,孩子還挺開心。不過題外話,上了7000幼兒園的小孩子課外班可能更多,有時候覺...
28 2 3
9歲
想法
江蘇三線城市,家有三歲慢熱女娃一枚,9月入園。普通工薪家庭,不準備要二胎。在公立園已經報名的情況下,最終還是選擇了3800(學費)+550(餐費)/月的私立園國際班。(新園第二年,學費有優(yōu)惠)

家附近有三家公立園,一開始選擇了口碑較好硬件相對較好的一家。(后來查了才發(fā)現這家不在本地的優(yōu)質幼兒園的名單內)找了關系花了錢報上這家公立園的親子班。上了五六節(jié)親子課,讓我不太滿意。(1)親子課一次十幾個孩子,兩個老師,在家長在的情況下,表現都很不耐煩,課程陳舊無趣,孩子不喜歡沒興趣,...
8 13 5
9歲
9歲
想法
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家很久!不知道到底該怎么選擇!

最終我們選擇了普惠的公立幼兒園!首先第一離家近,走路十分鐘!第二真心對國際版的價位望而止步!第三孩子爸覺得會玩才能學的好,公立教規(guī)矩,懂得玩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讓他在學校玩,回家自己??!??????
4 15 2
7歲
13歲
想法
是我對工薪階層有什么誤解么 教育這事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不是三年兩年的事兒。我不是看不起工薪階層。工薪階層讓孩子上每個月7500的幼兒園,其他開銷怎么辦,日子不過了么?就我知道的一些身邊的例子,住著30000多一平米的房子,小康生活,比工薪強一些。幼兒園也就上4000塊左右的。
說那么多,其實不是說要和其他人比較,還是結合自己的情況,量力持續(xù)而行。
13 3 5
9歲
想法
不猶豫 沒資格猶豫
750和750*2的,多半會選750*2,政F特別補貼的公立園除外。
750*2和750*3,可能會糾結,猶豫……………
750*10,不在消費水平內,完全無資格猶豫。
有多大能力,就按能力水平內辦。
8歲
14歲
想法
我家沒有猶豫過 買這個房子時候就是看樓下有幼兒園,根本沒有想過花更多的錢去私立或者國際。兒子當時在海淀上特別難進的公立幼兒園,為了兒子進入,爸爸找朋友找到了特別高的級別,一層層壓下來,才進去,太費勁了?,F在妹妹上幼兒園,考慮到哥哥上學近,媽媽爸爸上班近,妹妹一定要跟爸爸媽媽一起生活,所以當時買這套房子的時候只考慮了兩個因素:停車位+幼兒園。北京市里小區(qū)停車位太痛苦,兒子一年級時候租房子住,因為沒有停車位,我還曾經干出過挪車把娃爹車從前蹭到后面,這錯位挪車太痛苦了。那段時間每每想到回家就焦慮,...
13 4 1
10歲
想法
7500?750?過來人說說自己的看法 孩子今年小學一升二,幼兒園上過2年(因2020年疫情原因,半年停課,實際上課1.5年)國際園(8800每月,后增長到9800),最后接近一年上的普惠。所以,還是有一些切身感觸。現在從幼兒園本身及相關方,家庭承受兩個層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幼兒園及相關層面

1.知識。
這是未入園又雄心勃勃的家長最關注的。甚至是別人說什么,都鉆進牛角尖聽不進去的。我算是比較關注孩子學習的家長。
走過后,回頭看,這方面不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的確國際園,私立園,基本都會講授一些知識。從最好的來...
8 3 4
13歲
想法
毫不猶豫選普惠 不會猶豫,確定一定肯定不去7500的國際園。道理非常簡單,幼兒園以后呢?如果我對普通工薪的理解沒錯的話,普通工薪不可能繼續(xù)走國際路線,除非雖然工資掙得少,但家里不動產多,否則不可能走下去。讓孩子回到公立體系?各種的不適應和不滿意會困擾他。至于幼兒園開闊的眼界培養(yǎng)的習慣?都是自欺欺人的收獲。當然,如果從此之后砸鍋賣鐵也國際化下去了,7500是可以的。
2 1 12
海綿姐姐
海綿姐姐
2011
作者熱門分享
4-7歲的時間管理:用自律贏得自由  贊225 · 收藏1364 · 評論36
也說彎道超車  贊115 · 收藏1051 · 評論52
學完七年級數學的階段性總結  贊102 · 收藏833 · 評論16
美國奧數免費視頻及題庫  贊46 · 收藏601 · 評論13
五年級奧數這樣自雞  贊67 · 收藏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