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
2014
發(fā)布于 2024-10-10
我覺得擇校這個話題其實沒有什么可討論的,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給孩子盡量上個好學校,嗯,能力范圍外就不必糾結了。每年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雖然是重點地區(qū),重點學校的多。但是總也有那個普通學校的。再好的重點學校,它的升學率也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百分之百一般就是加上了有一部分氪金的家長。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匿名花友
想法
不僅是擇校的問題,還跟孩子本身的資質有關。

先講五個小學同班,小六年排在前20但都沒進前3的孩子ABCDE,小升初Atop1高中的初中的競賽班;BC是無地段生全掐尖、中考升學率全市第一的top4初中;D就近入學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普通初中;E是另一所top4初中重點班。
三年后中考,Atop1高中,退出競賽班;B高中市排20;Ctop4高中重點班;Dtop1高中平行班;E確定沒考上top4,具體學校不清楚。
又三年,高三從沒進過年排前1000的A去警校;B復讀;Ctop4;...
15 6 10
10歲
14歲
想法
思維深度決定的 我是80后,2001年高考的,說一下我自己身邊的例子。小學班60人吧,最終2個985,一本5個左右?具體不詳了哈
五六年級的班主任已經能夠識別出來班上成績好的四個孩子2男2女 。課間操留這四個孩子判卷子…哈哈,大概好學生都替老師做過這種事
某一次數學課,一道稍微復雜的題,
女一,列了一個綜合算式,大長式子
女二,列了分步算式,也是對的哈
男一,用方程解的。對,35年前小學課本不包括方程,這哥們,上數學課的時候,自己舉著一本初中代數,自學!

這題應該是比較難的,因為老師提問的...
10歲
想法
這個問題,需要數據分析
學習首先看娃,有些孩子可能開竅晚,越大越好
但是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成長突變還是少的,大都循序漸進
目前我們小地方,公辦初中內部,分創(chuàng)新班和平行班,怎么說呢,就光本校學習進度都能拉出半本書去。。。
何況不同學校之間
一般好初中初二就結束整個初中的學習,初三開高中必修課程
差初中,初三下還在講初中的新課。。。。。
8歲
12歲
想法
如果是盯出來的成績,到高年級成績會有落差。如果是自主的成績,初高年級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成績應該差不哪去
15歲
想法
差距很大,初中同學影響比家長影響大的多,我舉個同學群說話風格的例子吧,小學是菜小,大多數同學直升菜中了,微信群還有聯(lián)系,基本是爆粗口、約游戲、拼夕夕,初中去了本區(qū)域二流民辦,微信群有約游戲、表情包聊天、吐槽作業(yè),后來分班進了重點班,微信群里以發(fā)作業(yè)討論作業(yè)細節(jié)為主,沒人聊閑天
你覺得在不同環(huán)境影響下,成績會如何?
8歲
想法
不管去普通還是去重點,孩子之間都有差距,孩子的學習動力是內驅力還是外驅力?是自律性還是它律性?平時學習中有沒有養(yǎng)成自主動腦分析問題的能力……很多因素都是到了初高中拉開孩子學習距離的關鍵,與其糾結差距,不如培養(yǎng)好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孩子不用操心,家長也會很省心??
3歲
想法
首先有自驅力的娃真的不多,這是事實。所以內因不夠就得外因來湊。
初中環(huán)境很重要,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往往同學們的影響比家長大,大家都是過來人,應該有感受。好的班風確實能起到助推作用。要不然大家干嘛拼命上好初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