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的三種方法:
1.圈劃和摘抄。圈劃好詞好句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圈滑寫的好的,意味深長的道理,深刻的引起共鳴的詞句。進階版是不僅圈劃,還動筆寫進行抄錄。對孩子們來說,比較實用的是專門有一個好詞好句的積累本去抄下來,寫作文的時候,翻一翻自己的抄錄本,把合適的好詞好句拿來直接用于自己的作文。
圈劃的方式不用太花哨,簡單的直線波浪線和括號就足夠用了,設置太花哨的圈劃方式浪費時間,用處不大。
2.思維導圖。思維導圖作為工具來整理,整本書的宏觀結(jié)構(gòu)是很有效的,尤其一些經(jīng)管類的書,書目結(jié)構(gòu)非常清晰,小標題都是很清楚的,順著小標題全捋一遍,整本書結(jié)構(gòu)也就清楚了,有些不明白的再進去看就可以了,這樣讀書更高效。這種方式更適合成人,因為孩子讀書主要還是小說文學類,比較發(fā)散,側(cè)重于賞析。用思維導圖做的讀書筆記和深閱讀沒有太大關(guān)系,因為深閱讀更強調(diào)的是思考和體會,思維導圖在這方面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思維導圖對理解整本書的意圖、結(jié)構(gòu)、邏輯和人物關(guān)系是有用的。所以使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做讀書筆記,我們需要判斷和取舍。
3.批注法。這是表達輸出的過程。我理解的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我的感受是什么?讀到這里我有什么思考?寫出來!每一個人都有表達的欲望和展現(xiàn)自己的沖動,把自己的觀點寫出來和作者的觀點發(fā)生碰撞,是件很有趣的事。對孩子來說,寫出自己的思考可能有點難,但我們也可以引導孩子寫出自己的最簡單的感受,比如讀一些美食散文,覺得自己都餓了;讀沈石溪的一些小說,這一點讓我感覺到害怕。我們都可以引導孩子,在書上記錄各種各樣的想法,這就是批注的開始,也是深閱讀的開始。練習的多了,以后一邊閱讀一邊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地方是一個伏筆,原來這個地方是個懸念,把比喻擬人這種修辭手法給它圈一圈劃一劃,自己的東西慢慢就形成了,又有寫批注的習慣,到時候回答閱讀理解題,表達就不會是一個大的問題。
讀書筆記對文學賞析與閱讀理解的作用。
閱讀理解題目的設置是幫助做題人理解文章的。通過題目帶你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從語言文字表達的角度,從理解的深度的那個角度,有些從字詞,有些從文章結(jié)構(gòu)不同的角度,最終的目的就是幫做題人真正理解文章。這也是做讀書筆記的一個基本的思路。
文學性的文章要看它的用詞,看文章結(jié)構(gòu),是總分總,先講什么后講什么,倒敘插敘?(結(jié)構(gòu)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各個部分各自的特性,一方面是各個部分彼此的聯(lián)系——出處《教給孩子的古文課》)。側(cè)面描用了什么手法(欲揚先抑,設置懸念),哪個地方是伏筆等等等,全是課上老師講過的文學理論寫作技法,在平時閱讀分析時標出來,做筆記的過程就是分析理解文章的過程,寫的過程就是把理解的內(nèi)容輸出出來的過程。
閱讀理解考驗的就是文字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圈劃出好詞好句,用思維導圖梳理文章結(jié)構(gòu),用批注法練習表達,功在平時。
#語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