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9-02-21 · 圖片6
挺有意思的,增識不少!本書分十個大章節(jié),分別介紹了諸子百家、漢字、文學、藝術、禮儀文化、節(jié)日節(jié)氣、民俗風情、衣食住行、園林建筑和歷史名城。對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一個總括性的把握。有些細節(jié)也令人不勝唏噓,比如古人對帝王、父母姓名的避諱,確實封建到讓人匪夷所思。悲催的大詩人李賀就是因為父親的名字與進士的發(fā)音相近,于是不能參加進士科考,終身無緣步入廟堂,詩人雖然才華橫溢,卻也只能抱憾,郁郁寡歡,年紀輕輕就去世了。哀哉!還有你們一定知道兩點水和三點水的字,分別代表什么意思,但是你們知道四點水結構的字是為什么會代表著“熱”的意思嗎。嘿嘿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

推薦閱讀

老師也問不倒我: 好奇心數學問問問
(韓) 金賢貞 著;李炳未 譯 /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作為數學課外閱讀書,本書還不錯。講解了大約一百個數學問題,有些很常識,生活中也經常會碰到,小孩子也經常問起的問題。反正是大大地滿足了我們家娃的好奇心。比如關于最大數和最小數,最大數居然是無量大數,以前只知道兆和京。而最小數是清靜,這名字聽上去怪怪的,不像數學術語,倒像是佛語。最小數還有叫空虛,剎那,大概是借用佛家的吧。還有意思的是古人的計數方法,蜜蜂的家為什么是六角行。汽車輪胎和飛機輪胎的花紋為什么不同。遺憾的是,本書沒有深入或者沒有詳細解釋出現最終結果的原因。
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
威廉·莎士比亞 著;(英) 查爾斯·蘭姆<改寫>,(英) 瑪麗·蘭姆<改寫> 編;改寫,周芳 譯 / 作家出版社
圖書館借的,幸虧沒買,是改寫的,縮減得厲害,語言干巴巴,毫無文采可言,幾乎就是故事的梗概介紹,模式:先——然后——接下來——最后……選的倒是比較齊,悲劇喜劇都有,像著名的暴風雨,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李爾王、麥克白,羅馬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和第十二夜等劇。當簡單的故事看可以,但如果當文學作品來欣賞,估計會很失望。不過紙張和字體設計倒是很好
數學家教你數學 歐幾里得教你學基本圖形和多邊形
(韓) 金南俊 著;趙妮娜 譯 / 黃山書社
孩子這學期正好有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計算,感覺幾何還是挺難的,特別是等積面積的計算。很想把這方面學扎實一些。這本書從最基礎的點、線、面講起,共8課,一直講到正多邊形,讓我們對圖形的構成 ,還有那些約定成熟的公式或概念有一個追本溯源的了解。每課開始前有“學習目標”,課后有“總結”,另配有活潑的小漫畫和插圖微型故事,能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摘錄:古巴比倫人畫出一個圓,在圓上記錄太陽移動的軌跡。太陽每天移動的距離在圓上顯示為1°,360天后,正好經過圓的一周,所以將圓周定為360°。直角...
大英兒童漫畫百科01:穿越星際大冒險
[韓]波波講故事 著; [韓]李正泰 繪; 章科佳 譯 /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歪打正著,本來打算湊單的書,買回來后發(fā)現相當好。與同是用漫畫形式闡述知識的《幻想數學大戰(zhàn)》相比,這套更加實用,前者與知識點無關的漫畫故事多,而這本很好的彌補了這個缺點,幾乎每頁漫畫都是為了進入一個知識點,廢話少。這套叢書的共有10個系列,每個系列中又有2-15冊書不等,我們看的這套大名是《物質與能量》,底下又分5本來介紹這個體系。手中看完的這本是《穿越星際大冒險》,本書分3個大章介紹了太陽系和恒星,介紹了人類挑戰(zhàn)宇宙以來的提出的各種學說和成就。對于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和知識點,...
美文閱讀 1. 小學讀過的《小散文100課》,挺適合低年級小朋友的。所選文章短小精美,蠻有詩意的,很適合大聲朗誦。
2. 《美冠閱讀叢書》,中外名家的經典作品。我買的是團結出版社的,好像這套叢書絕版了。
3.《同題散文經典叢書》,很多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的,按題材分類,綜合國內文章大家的同題材作品編集成冊??梢宰x一生了。哈哈??
7 15 4
要追這些劇,補看這些電影,讀讀這些書… 國慶節(jié)大概率不會外出,特殊時期,看新聞,第二波疫情很有可能……。所以不遠游了,就在家附近蕩蕩。
先說娛樂——看的。依學校作業(yè)量會有所調整,目前列個小單,想看的如下:
1.電影《奪冠》
2.電影《八佰》
3.紀錄片《文學的故鄉(xiāng)》
4.美劇《異星災變》
3 9 1
《上學記》里的大師們 上學記
1.聯大學生水平的確不錯,但更重要的還是學術氣氛。“江山代有才人出”,人才永遠都有,每個時代,每個國家不會相差太多,問題是給不給他自由發(fā)展的條件。我以為一個所謂好的體制應該是最大限度的允許人的自由。沒有求知的自由,沒有思想的自由,沒有個性的發(fā)展,就沒有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而個人的獨創(chuàng)能力實際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產力。

2.我想幸福的條件有兩個。一個是你必須覺得個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朧,并不一定有什么明確的目標。另一方面,整個社會的前景也必須是...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美) 丹尼爾·查莫維茨(Daniel Chamovitz) 著;劉夙 譯 / 長江文藝出版社
非常好的一本植物科普書,翻譯也非常通暢。作者分多個章節(jié)分別講述了植物的“視覺”、嗅覺、聽覺、方位感知和植物的記憶能力,使得植物在我們的眼里不僅僅是充滿活力的生命之物,而且似乎還有“有血有肉”,能夠與人發(fā)生簡單的交流。本書最大的優(yōu)點是,能夠將復雜專業(yè)的生物知識用比擬的方法講透,盡量做到通俗易懂,這對于根本就不懂植物學或生物學的門外漢來說,是一件幸事。但也許植物研究本需要一些專門和基礎知識,所以后幾章節(jié)寫得比較專業(yè),很多術語,讀起來就沒有前面幾章那么痛快了。另外,我內心里其實是非...
我們所失去的, 我們所拋下的
(愛爾蘭)比利·奧卡拉漢 / 中信出版社
回過頭來,突然發(fā)現這本短篇集是我2018年讀過的最棒的一本書。我對愛爾蘭作家有一種偏愛,像特雷弗、托賓和吉根都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大家熟悉的也行是托賓,他的長篇《布魯克林》被改編為同名電影,獲得不少的贊譽。比起這些早年引進國內的作家們,奧卡拉汗算得上是個“新人”。他的風格很明顯,比起愛而蘭前輩作家熱衷的懷舊和抒情,奧卡拉汗更擅長剖析現代人的情感,他更尖銳更徹底。他是寫細節(jié)的高手,是寫情緒的高手,特別是對于那種混沌、模棱兩可、轉瞬即逝又無法言說的微妙情感,他居然能捕捉到,又能恰當...
小學數學閱讀·數學在哪里:小學六年級(上冊)
唐彩斌,彭翕成 編 /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很雞肋的一本書,感覺像奧數,雖然內容編排方面比較好玩,分成幾個小板塊:生活數學、數學探索、數學雜談、數學故事等欄目,但我這個大人看起來都覺得頭大,題目繞來繞去,像我這種沒有數學頭腦或天賦的人看起來暈頭漲腦。主要是題目燒腦,解釋卻籠統(tǒng)又抽象,總是搬出生硬的公式,并不給你道出來龍去脈,許多題目連參考答案都沒有,所以不明白的地方仍舊是不明白。比起廣西師大出版的《親近數學》差遠了。
初中生應知的傳統(tǒng)文化常識
作者:滕延秋,劉瓊,張少博,江倩倩,汪祥君 ... 著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16-07
秉燭夜行
秉燭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