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4-07-30
問就說能聽懂,問在講什么就是不知道。問要不要聽,就是要聽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8歲
想法
不要求每句都聽懂 不要求每句都聽懂。但是要抓重點的聽。
我們現(xiàn)在每天練習聽力20分鐘左右,跟讀的部分是5分鐘左右;讀完復述的的部分在5-6分鐘,剩下的是聽,然后自己概述的部分大概在10分鐘。
從放假到現(xiàn)在大概一個月的時間,中間有3-4天在外面耽擱了,剩下的時間都是按步就班,并且沒讀的那幾天要補回來。感受很深,娃娃聽力和口語都記不很大!
不要求,會提問 一般感覺聽進去了就行;有的狀態(tài)模棱兩可的就會問一些關鍵信息相關的問題;或者有的特別愛的音頻娃會主動影子跟讀,這種就完全不管了。
白天熏聽的音頻都是反復聽,經(jīng)常牛聽聽設好課表就放那一個月不管了,個別想要重點把控的裸聽音頻就放睡前陪著一起聽
匿名花友
想法
不要求 1、如果要判定他有沒有聽懂每一句話,我只能想到翻譯這一個方法,那就背離了我的初衷。
2、平時聽動畫片或者他喜歡的音頻,都是隨他去的,主打只要喜歡能聽,其他不強求,平時做的比較多的就是確定他有沒有在聽。
3、我不認為聽力的提高是聽懂每一句話,大致意思聽懂就行了,又不是做題目!
4、為了親子關系,為了不心態(tài)崩裂,隨他去吧,(我堅信他愛聽并且反復聽的是聽懂了的)反正以后還會靠RAZ 的quiz 去檢驗學習成果的!
8歲
10歲
想法
精聽可以有,泛聽為主,精泛結合
雖然標題是精聽可以有,但實際想說的是精聽不必量大,但必須有。跟閱讀時精讀不必量大,但必須有是一個道理。

可以泛聽為主,能整體理解,提取出關鍵信息就可以。精聽為輔,要求每句都能理解。

泛聽可以通過狀態(tài)來判斷,聽得入迷,愿意聽,舍不得放下,很容易判斷。精聽則需要檢驗,quiz,復述,乃至翻譯都是可以的。

學而不思則罔,單純泛聽容易陷入無效磨耳朵的泥潭中。時間花了,但水平提高緩慢。精聽過多,則會把習得變?yōu)閷W得,增加學習的痛感。少量即可,把握好度。
7歲
10歲
想法
關鍵是你要知道哪些是重點詞。重點詞多講幾句
10歲
想法
如果每句都能聽懂,那豈不是說明這個聽力材料的難度不合適了?就是能大概聽懂吧。就像小的時候看小說一樣,但總有一些不認識的字兒。當然可以查字典,但查字典它很耽誤功夫,也破壞流暢程度。有些字不認識并不耽誤能把這本書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