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小拱
2014
發(fā)布于 2022-02-17 · 圖片9
羅納德?托爾曼的《在遠方》系列有兩本,小島和樹屋,都是無字書。分開看沒有問題,但我仍然建議一起看:先看小島再看樹屋。我覺得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一個貼合我們內(nèi)心需求的浪漫童話故事
從《小島》說起。這是故事的開端,從云端爬下來一頭白熊。它走過很多地方,和路上認識的伙伴玩耍過,也停歇過,但最終又會踏上征程,繼續(xù)尋找。在《小島》的結(jié)尾,白熊找到了一個小塔,并和一只浣熊待在那里。如果單看這本,這就是結(jié)局了。但再看看《樹屋》,你會發(fā)現(xiàn)白熊仍然沒有停留,它騎著鯨魚繼續(xù)尋找,找到了一個樹屋。它在樹屋上待著,不出意外,隔段時間就會離開,繼續(xù)尋找。但接著來了一只棕熊。兩只熊留在了樹屋,他們一起發(fā)呆,看書,經(jīng)歷春去秋來、朋友們來了又去。但因為有了彼此,他們以樹屋作為自己的家,守在了這里。突然想到那句歌詞:“在千山萬水人海相遇,原來你也在這里”。尋尋覓覓,只為找到那樣一個人。很美的意境。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解讀
說說畫吧。這兩本書的色彩非常打動我。羅納德?托爾曼用了大塊的純色做背景,并在上面勾勒出不規(guī)則的線條,清新又夢幻。這是個定點觀察的繪本,樹屋始終不變,變的是周圍的環(huán)境、角色,以體現(xiàn)時間的流逝。
細節(jié)上也可圈可點。樹屋平臺上有一個缺口,白熊曾經(jīng)把頭鉆出這個缺口與下面的火烈鳥聊天,也曾在雪夜透過這個缺口放下一盞小燈,十分溫馨。樹屋上有一個滑輪裝置,也曾在暮色下掛過燈盞。來到樹屋的,有老朋友——曾經(jīng)在《小島》里出現(xiàn)過的角色,河馬、火烈鳥、孔雀等,也有新朋友——那兩只可愛的熊貓(但我覺得熊貓的鼻子畫得太長了),兩只貓頭鷹和一只雪鸮。有一頁是重影的,我仔細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犀牛在下面抵樹。非常有趣。
總之,我很喜歡這套書的意境和圖畫。五星推薦!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

推薦閱讀

11歲
書評
初識國粹·京劇·生
胖不墩兒,周傳家 著 / 長春出版社
這套書,最初是娃感興趣,總點名,我“被迫”讀給她聽。但多來幾次,漸漸也體會到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了。
京劇有自己的“語言”和“符號”,我們不了解,所以看不懂,不感興趣。每年春晚都會保留幾十分鐘的國粹節(jié)目,我們看著那些花臉在臺上咿咿呀呀,只覺得昏昏欲睡。如果,我們知道那手拿羽扇的是諸葛亮無疑,手拿金锏的是秦瓊,穿紅靠的是花云,穿杏紅靠的是黃忠……知道那腰上有玉帶、走路時得用手端著的必定是個高官,知道那人一揮手里的馬鞭,其實是告訴我們他正在“得得得”的騎馬……如果知道這些,我們才能真正把...
11歲
書評
佐賀的超級阿嬤
[日] 島田洋七 著;陳寶蓮 譯 / 南海出版社
這種日本的故事(巴學園)有相似之處,沒有再次翻看的意義。我并不覺得它屬于兒童文學,只不過,剛好是關(guān)于童年或者青少年時期的回憶(故事),而已。作者有所感觸,便借此渠道表述出來。比較平淡的敘述一件件事,沒什么特別的點,談不上文筆或者細節(jié)描寫。里面有的是:人到了一定年齡后才能悟出來的道理。但這些道理,孩子真的能懂?能產(chǎn)生共鳴的怕是成年人吧。所以我反而覺得這類書應該是面向成年人而非兒童。它比一般的雞湯文更飽滿點,有具體事件支撐,有餡兒,雖然不太美味。比這類書更高級點的,是《銀湯匙》,...
11歲
書評
如何制作一個哥哥
[法] 安納斯·芙吉拉 著;曹楊 譯 / 后浪丨浙江教育出版社
這本書啊,我之前被大量的文字和圖片嚇退,遲遲不愿拿出來講,天知道我娃為什么會挑到它!被迫上陣,認真來講,發(fā)現(xiàn)書真的真的不錯。
骨骼和韌帶、心臟和肺、動脈和靜脈、肌肉、神經(jīng)和大腦、消化系統(tǒng)、腎臟和膀胱、皮膚毛發(fā)和指甲,面面俱到,每一個步驟都特別細致,而且讓人覺得是絕對可行的。比如做耳朵,用漏斗當外耳,塑料膜當鼓膜,用回形針當聽小骨,用蝸牛殼當耳蝸,用電線當神經(jīng),前幾天剛看過神奇校車系列的《感覺器官》,還真的一一對應上了!內(nèi)容均如此,非常嚴謹。
讀到后半部分,講肌肉伸縮,產(chǎn)生水和...
11歲
書評
貓頭鷹一家
(德)安妮·默勒 著繪;劉海穎 譯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不錯的科普書。文中的貓頭鷹,變成了小伙子、姑娘、爸爸媽媽、寶寶,用這樣的方式,加上對貓頭鷹活動原因及過程的描寫,小朋友很容易代入進來。相較于目錄式的科普,我更喜歡這種一本講一個、但更加深入仔細的方式。文中介紹的是貓頭鷹的一種:縱紋腹小鸮。我多提了一句:貓頭鷹在中國古代被稱為“鴞”,小朋友馬上想起了之前看的“婦好鴞尊”,而且臨時畫了一副畫:兩個布滿花紋和裝飾的花瓶。
11歲
書評
Happy Birthday Winnie
Valerie Thomas, Korky Paul (Illustrator) / Oxford
生日快樂這本,最大的驚喜當然是超大超完美的生日蛋糕啦!哪個小朋友能拒絕得了呢?在最終驚喜之前的一些游戲也很有意思,比如magic trumpet 讓熱鬧的party變得空無一人,只得倒立著再吹三次,讓人忍俊不禁;被轉(zhuǎn)得暈頭轉(zhuǎn)向的Wilbur,眼珠子變成了好多個,這些小細節(jié)也讓小朋友哈哈大笑。
11歲
書評
Glad Monster, Sad Monster
Ed Emberley, Anne Miranda / Little Brown & Co
這是本講情緒的書。每一種情緒對應一種顏色的monster ,用的是非常明亮的色彩,每一種情緒又有一個對應的可以翻轉(zhuǎn)的面具,做得很精致,很能吸引小朋友,也難怪她自己翻了一遍,就算不懂里面的意思,也會被引導著去做面具了呢。最后我們又一起看了一遍,她說她喜歡的是pink,green ,purple 和blue monster——她強調(diào),和情緒沒有任何關(guān)系,純粹就是以顏色來看??
再看的時候,每讀到一個情緒,我會讓她先根據(jù)圖畫猜猜這一篇講的是什么情緒。她觀察得很好。每個情緒講完后,打...
11歲
書評
窟嚓嚓·小火車的奇異故事
[瑞士]彼得·尼克爾 著;[瑞士]比耐特·施羅德 繪;尹倩 譯 / 新疆美術(shù)攝影出版社
這本講小火車尋找小主人的冒險之旅。字略有點多,但我覺得它是把幾頁的文字集中到了一起,有時上一頁的部分文字內(nèi)容其實是在講下一頁發(fā)生的故事,也許是為了保證下一頁比較完整的插畫?
繪者的構(gòu)圖在細節(jié)上有些新意,讀的時候能找到小驚喜。比如特別醒目的銀白色小火車頭,時常都看到的圓形、方形小框,天上下的像簾子一樣的雨,還有小火車頭從采煤的城市逃出來時兩個環(huán)境的色彩過渡和對比等等。
故事也不錯,小火車頭在旅途中的經(jīng)歷寫得不敷衍,有代入感,也能從幾個方面體現(xiàn)作者想要表達的那些美好品質(zhì):勇敢、堅...
11歲
書評
奇趣植物科普繪本/向日葵的好朋友
蕾玲 / 世界圖書出版社
向日葵,顧名思義,花盤子跟著太陽走。真相卻是:它莖部的生長素總要躲著太陽,所以另一面反而“向陽”了。它的花盤上長著兩種花,外圍的一圈我們習以為常,花盤當中的管狀花卻常被我們忽略。圖非常細致,莖桿上細細的白色絨毛清晰可見,十分用心。
這一套植物科普繪本都相當可愛啊!
11歲
書評
想念蟲子和草
很喜歡這本書。用細膩的筆觸,從蟲、草這個角度去寫春夏秋冬以及季節(jié)交替。文字里滿滿的細節(jié),從這些細節(jié)去窺探大自然的變化,非常有趣。里面還有一些更深入的東西,比如:螞蟻搬運到哪里,邊界就到哪里,它們要把世界搬進自己的洞穴。
大地收留萬千只蟲子,萬千種草木,這大地也收留了我們。它們、我們共享大地的饋贈。
可以從這些文字里看到作者的思想。
11歲
書評
神奇飛書
威廉·喬伊斯 (William Joyce) 著 / 晨光出版社
《神奇飛書》,一個愛書之人與書的故事。
書封上介紹這本書,說是獲得了動畫短片類的獎。是的,這本書的畫面感很強,很適合拿出來表演。莫里斯先生對書的熱愛,讓我不自覺的放緩了閱讀的速度,不由自主的加入了感情。于是,有些片段就很清晰的浮現(xiàn)在眼前了:他寫完自己的書,緩緩的抬起頭,帶著疲憊和滿足,輕輕的嘆了口氣:我想,我該離開了……
書的最后,莫里斯先生雖然離開,卻留下了他自己的書。一位年輕的女孩來到了書屋,翻開了莫里斯先生的書。這真是一種美妙的傳承和延續(xù)。

我忘了曾經(jīng)寫過書評。第二次...
在遠方·樹屋
作者:(荷)羅納德·托爾曼, (荷)瑪海兒·托爾曼 著繪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09
喬小拱
喬小拱
2014
作者熱門分享
《中國神話繪本》閱讀筆記  贊13 · 收藏59 · 評論19
蟬及拓展  贊24 · 收藏49 · 評論16
我們的身體——新玩法  贊11 · 收藏31 · 評論1
陪玩樂高的一點反思  贊10 · 收藏20 · 評論6
《一座島嶼的100年》讀書記  贊6 · 收藏17 · 評論2
月亮冰激凌  贊7 · 收藏9 · 評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