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書,最初是娃感興趣,總點名,我“被迫”讀給她聽。但多來幾次,漸漸也體會到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了。
京劇有自己的“語言”和“符號”,我們不了解,所以看不懂,不感興趣。每年春晚都會保留幾十分鐘的國粹節(jié)目,我們看著那些花臉在臺上咿咿呀呀,只覺得昏昏欲睡。如果,我們知道那手拿羽扇的是諸葛亮無疑,手拿金锏的是秦瓊,穿紅靠的是花云,穿杏紅靠的是黃忠……知道那腰上有玉帶、走路時得用手端著的必定是個高官,知道那人一揮手里的馬鞭,其實是告訴我們他正在“得得得”的騎馬……如果知道這些,我們才能真正把一出出流傳幾百年的戲折子看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