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ndhh
2015 2015
發(fā)布于 2023-05-21 · 圖片2

《最溫柔的教養(yǎng)》第章:Day 4 (20230521)No. 11-15, p.32-43

#親子教育# #學習型家庭打造#    最溫柔的教養(yǎng) 做溫和而堅定的父母, 讓愛在… 
    ●教導孩子時,請只說有用的話,以免消耗家長和孩子的精力。
    ●白費太多口舌,往往忘記當下的關鍵,忘記原本需要說的話,只剩下哭鬧的孩子、發(fā)火的家長。
    ●關鍵:教會孩子“就算你不愿意,也要洗澡”

    ●好吧,今天媽媽幫你把黃豆挑出來,你放心好好吃飯吧。
    ●其實吃習慣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黃豆也是很好吃的。
    ●其實很好吃的,但是你現(xiàn)在還不喜歡吧?爸爸理解你,但是,這也是我們?nèi)梭w所需要的食物哦,你以后可以嘗試一下。
    ●只有讓孩子感覺到今天的飯很好吃,之后她們才可能愿意嘗試以前不喜歡的食物。
    ●如果父母兇巴巴地逼著孩子吃,孩子可能會更加討厭這種食物。
    ●更重要的是解決當下的問題。其他問題,以后再擔心也來得及。
    ●在這種時候,“辛苦的農(nóng)民伯伯”、“飽受饑餓的非洲孩子”等故事,并不值得提倡。
    ●對孩子強調(diào)這些與倫理、道德有關的標準,可能讓孩子產(chǎn)生負罪感。
    ●出現(xiàn)問題時,應盡量簡潔地表述,教給孩子事情的合理性和正當性,而不是讓孩子感到委屈。
    ●“今天就吃一口”其實也是在逼孩子,這句話的本質(zhì)不是教育,而是想在和孩子的拉鋸中取勝,想“制服孩子”。

    ●哎喲,真是個愛哭鬼呢。盡情地哭吧,沒關系。等你哭完了再說。    
    ●然后就靜靜地等待吧,這樣說孩子就能夠鎮(zhèn)靜許多了。
    ●有時,孩子會因為父母無法理解的原因大哭。
    ●孩子哭,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緒。孩子感受到了某種情緒,把它表達出來了。父母無需追問為什么感受到這種情緒。
    ●情緒是每個人自己固有的一方天地。即使這種情緒是負面的,也是屬于情緒發(fā)出者本人的。
    ●我們沒必要對他人釋放的情緒做過多反應。

    ●媽媽也想和你待在家里,媽媽也覺得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最開心了!
    ●等周末我們再待在一起吧!
    ●因為媽媽也要努力工作啊,我們各自都有要努力去做的事情。但是,你要知道,比起工作,媽媽更喜歡和你待在一起。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父母心中最重要的存在。
    ●不宜跟孩子表示自己并不想工作。

    ●打電話之前,提前請孩子配合。告訴孩子,什么時候要打電話、要打多長時間,建議他做什么。
    ●孩子年紀小,總是以自己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并不是故意要搗亂的。
    1.好的,知道了,我會幫你的。但是,我得先打完這個電話才能幫你,等我一會兒啊。
    2.爸爸想要聽清楚你說的話,但是現(xiàn)在爸爸在打電話,你能等爸爸打完嗎?
    3.謝謝你剛才等爸爸打完電話。

育兒小故事:不能忍受被拒絕的孩子
    ● 為了確定父母對自己的愛,孩子偏執(zhí)地堅持著自己的意見。
    ●原因:1.有的父母總是通過給孩子買東西來表達愛意。2.有的父母過度拒絕孩子的要求,或不聽取孩子的意見。
    ●過度敏感的孩子,會把“不行”當成一種攻擊。
    ●無論是什么樣的孩子,都需要學習他人相處的準則。
    ●拒絕比較敏感的孩子之前,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
    ●媽媽很愛你,但是這一點媽媽不能依著你。
    ●媽媽不是批評你,只是想把這個教給你。
    ●一定不要用過于嚴厲的表情,聲音也不要太大,但一定要給孩子說清楚。
提到的圖書
最溫柔的教養(yǎng) 做溫和而堅定的父母, 讓愛在…
521人有 · 109人讀過
吳恩英 著 / 中信出版集團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1

推薦閱讀

9歲
10歲
想法
《最溫柔的教養(yǎng)》第1章:Day 2(20230519) p.17-31 #親子教育# #學習型家庭打造# 最溫柔的教養(yǎng) 做溫和而堅定的父母, 讓愛在…
● 你很害怕嗎?戴好口罩就能遠離病毒,這很重要哦,你已經(jīng)做得很好啦。
●只需要認同孩子的恐懼,并淡定地教他們小心應對就好了。
●用嚇唬孩子的方式,讓他們聽話,不可取,會把父母的不安傳遞給孩子。
●“偶爾不戴口罩也行”,亦不可取。
●一定要教會孩子:謹慎地遵守安全守則≠膽小怯懦,違反安全規(guī)則≠勇敢強大。

●就算你( )也不能( )
...
9歲
10歲
想法
《最溫柔的教養(yǎng)》第一章:Day 5 (20230522) No. 21-25: p.58-69 #親子教育# 最溫柔的教養(yǎng) 做溫和而堅定的父母, 讓愛在…
●寶貝,你今天干什么了呀?跟爸爸說說吧,爸爸想死你啦。
●青春期的孩子都希望,無論他們怎么反抗父母的意志、做出多么過分的事、說出多么過分的話,父母都能依然深愛他們。
●很多青春期孩子對父母最大的希望:希望我的父母可以理解我;希望我的父母能夠安慰我。
●沒有人生來就是父母。既已為人父母,就該學會父母的語氣,不管以前你是什么性格,都應該為了自己的孩子,不斷做出改變,因為我們愛自己的孩子...
9歲
10歲
想法
《最溫柔的教養(yǎng)》第一章:Day 3 (20230520) p.44-53 #親子教育# #學習型家庭打造#
●孩子還小,不會的事情、做不好的事情、做錯的事情,我們應該好好教她,幫她改正。
●沒關系,不需要道歉,你學會了就行了。慢慢就會做好的。你現(xiàn)在學到了很有用的東西呢!
● 不需要道歉,擦干凈就行了。你慢慢就學會吃飯時不把食物灑出來了。

●害怕了嗎?媽媽看起來像是在生氣嗎?其實不是的。這件事情非常重要,所以我沒辦法笑著跟你說。你要認真聽媽媽說。
●父母教訓孩子時,沒必要非讓孩子看著你的眼睛,只要孩子認真聽...
9歲
10歲
想法
《最溫柔的教養(yǎng)》第一章:Day 1(20230518) p.1-16 #親子教育# #和孩子一起成長# ●有你這樣的孩子,媽媽真的很幸福。
●我怎么會有這么好的寶貝呢!
●謝謝你,我的寶貝!
●孩子聽得多了,會自然而然地相信,自己的存在本身就彌足珍貴。

●出去等我吧。
●注意語氣,堅決而平和,言簡意賅。
●想讓孩子聽話,只需說一次就好。
●多次重復某句話,孩子反而意識不到這句話的重要性,會把它當成耳旁風。最溫柔的教養(yǎng) 做溫和而堅定的父母, 讓愛在…

●不可以。
...
9歲
10歲
想法
《最溫柔的教養(yǎng)》第章:Day 15 (20230605) No. 76-80: p.206-219 最溫柔的教養(yǎng) 做溫和而堅定的父母, 讓愛在…
■場景:孩子說“媽媽,我討厭你!如果你不是我的媽媽就好了!”
■孩子是會對媽媽生氣,甚至討厭媽媽的
■孩子不可能每時每刻都百分之百地愛我們,此乃人之常情
■孩子表達出來也比憋在心里好得多。我們應該努力去坦然訛接受孩子的言行
■請深信,即使是在孩子說著"討厭"的瞬間,你仍然是他最愛的人
■孩子這樣說的時候,請不要反擊
■"原來你會討厭媽媽啊,
我最愛的寶貝,
能告訴媽...
9歲
10歲
想法
《最溫柔的教養(yǎng)》第章:Day 7 (20230524) No. 31-35: p.84-98 #親子教育# #親子教育# #育兒書#

●場景:孩子在擁擠的地方亂跑
●你看看,這里人好多啊。在這里亂跑會撞到別人的,不要到處亂跑。
●如果說了,孩子還不聽,請上前去抓住孩子的手,把他拉回來。
●在某些場合不可以做某些行為,這是人們在與他人和諧相處的過程中需要遵守的準則。
●這些準則與個人的心情、喜好、選擇無關,更與他人無關。
●不管周圍有沒有其他人,其他人有沒有看過來,別人會不會喜歡,我們都理應遵守。
●教育孩子,...
16歲
想法
1m2的園藝小天地… 陽臺不大,放了花架,養(yǎng)了一些植物,娃喜歡多肉,有近三十多盆多肉,還有其他一些小野花,剛剛買了鐵海棠,放在一起還蠻好看的。因為不是每天住這里,只能種一周澆水一次的植物。太小了,其實連半平米也沒有,但是每次看,總是很喜歡。
5 2 4
2歲
9歲
想法
正面管教之養(yǎng)育工具:做家務!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就業(yè)率為15:1,前者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也更幸福。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diào)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yōu)秀的比例高了27倍。

家務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就是這么重要!會做家務活的孩子更愛家庭,更有責任感,更珍惜親情。

全球疫情宅,家長們多帶孩子做家務吧!

Brainstorm a family job li...
8歲
10歲
想法
媽媽,我愛了 哥哥不知道啥時候和爸爸學會了剪指甲,有模有樣的,像個小男子漢。就在剛才,這個小家伙開心地告訴我,他愛上了班里的一個女生,既漂亮又可愛。有一次,他講了一個笑話讓這個女生笑得不行,他覺得那一天是best day ever。每天見到這個女生,他都特別開心……

愛與被愛都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情。雖然,哥哥現(xiàn)在還無法理解愛的真正含義,但我卻很感動這個小家伙能和我分享他的小秘密。可,這好像不是個秘密了吧,因為爸爸、妹妹和哥哥的兩個好朋友,最重要的是那個被愛的女孩也都知道了^_^
10歲
想法
一大早跟??隊友吵了一架。

幼升小臨近,跟這廝談相關話題的同事越來越多,他發(fā)現(xiàn)除了我們別人全都去上幼小銜接班,而且是那種特別死擂的班,內(nèi)容多作業(yè)量大,據(jù)說孩子們進步肉眼可見!然后歪歪說我們一直上幼兒園如何如何不行,于是這??開始焦慮了,看娃哪兒哪兒都不順眼。去幼兒園的路上讓他帶娃認漢字,孩子有不認識的,他就開始長篇大論,說孩子要逼要擂,否則不成器。

送完孩子,好好給他訓了一通,有本事自己上手養(yǎng)娃,沒本事閉嘴!一聽別人嚷嚷幾句就開始找不到北了,還讓不讓人好好養(yǎng)娃?就想看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