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去圖書館,我肯定不會選這本書給大木讀。因為故事很長很長,每一頁的文字量也不小。但庫尼的圖,值得一試。
大木跟著我從頭到尾很有興趣的聽完了,可見故事本身是極具可讀性,庫尼的插畫也一如既往的吸引他。
故事的主線簡單卻包含著深意。通過第一人稱我,講述了住在大山里以編籃子維生的一家人和他們的朋友的故事,特別是“我”思想和行動上的蛻變。
讀到后記才知道原來這個故事是有歷史背景的。美國100多年前在距離紐約不遠的哥倫比亞郡高原上住著一群編籃人,他們世世代代以編籃為生。最后一個編籃人于1996年辭世,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在編著同樣的籃子。如今這項技藝已然失傳,只有極少量的籃子被珍藏于博物館。
不得不說,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的使命,最重要是明白什么是自己應該做的,聽從自己的內心,堅持下去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