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孩子招數(shù)一、騙小孩
故意教孩子叫錯人是很多大人逗小孩的慣用伎倆。比如,讓孩子叫明顯是“叔叔”的人為“爺爺”,故意教小孩將“叔叔”叫成“阿姨”,或?qū)ⅰ鞍⒁獭苯谐伞澳棠獭钡鹊?。小孩叫錯自然能引得周圍人一片哄笑,但你知道孩子心里怎么想的嗎?他會手足無措,慢慢地開始不信任別人。
?
“逗”孩子招數(shù)二、嚇唬
?
很多親戚都會嚇唬孩子,甚至有些爸媽也會這樣,諸如此類的話有“你不聽話,爸爸媽媽再也不回來了!”“快讓我親親,不然阿姨把你帶回家啦!”……看似只是一些玩笑話,但對孩子來說仿佛噩夢一般,他們的年齡尚無法辨別此話的真?zhèn)?,只在心里增添了許多不安。
?
“逗”孩子招數(shù)三、引誘
?
“去打李叔叔一下,我就給你買好吃的?!薄昂纫豢诎拙疲茨闶遣皇悄凶訚h?!贝笕擞梦镔|(zhì)和語言誘導兒童干壞事,還經(jīng)常伴隨“真勇敢”“好樣的”或一些物質(zhì)獎勵,而干了“壞事”的孩子也會洋洋自得。
?
“逗”孩子招數(shù)四、戲弄
?
有些大人覺得小孩不會反抗,喜歡把孩子的缺陷掛在嘴邊,甚至給他們起了綽號。殊不知,孩子聽到這樣的稱呼,會感覺到自己不補尊重。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當然也不會懂得尊重別人。
?
“逗”孩子招數(shù)五、捏、親孩子
?
有些親戚見到孩子就想親、捏,看似一些簡單的動作,其實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有些親戚甚至為了逗孩子開心,讓孩子騎在自己身上,把孩子向上拋,殊不知,這些看起來輕而易舉的動作,其實有著很大的風險。一個不小心,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
逗孩子的實質(zhì)是成人居高臨下以孩子的天真幼稚來取樂,是對孩子的不尊重。但不同的逗法給孩子造成的影響又不一樣。如果親戚朋友不會用正確的方法對待孩子,家長應盡量讓孩子少接觸。
不! 我不喜歡被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