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70年代末出生的人,而《平凡的世界》是以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我的童年經(jīng)歷了這個時期的后半期,對當時村里的一些具體情形還有記憶。那個時期的政治背景則是在文學作品里慢慢了解到的。來自西部黃土高坡的名作家特別多,描寫那片土地的故事也就特別多。我又特別喜歡那些故事,所以看過不少。
家鄉(xiāng)的農(nóng)村雖然在江南,風土人情和黃土高原有很多區(qū)別,但在相同的政治思想統(tǒng)治下,那時全國的農(nóng)村更多的應(yīng)該是大同小異吧。
路遙用平實真切的敘述方式寫就了這部不失偉大的作品,而最打動人的正是這“平實真切”,總體上沒有低劣過分的夸張,即便在描述最痛的悲傷或最幸福的歡喜時,都不會讓讀者感到驚、懼!
相信每位讀者都和我一樣,在閱讀這部作品整個過程中,都會伴著不知不覺、無聲無息流淌下來的眼淚,但是這部作品“壓而不抑”,否則我這個曾經(jīng)的“抑郁癥患者”是不敢再讀了的,如今的我最怕令人壓抑的東西。
悲戚中總是帶著溫暖,不幸中總是帶著希望,淚中有笑,笑中帶淚,困境里總是會看到不屈的精神……《平凡的世界》的主基調(diào)是昂揚的、不屈的!貧窮的生活里充滿了溫情和愛!所以這本書不但不會帶給我不適感,反而給了我心靈的慰籍!
希望《平凡的世界》能被新一代、更新的一代……所接受,能夠永遠流傳下去!
(題外:作品中的雙水村,村民雖然貧窮,但在家庭教育上無疑是比較成功的,沒有大人隨意打罵子女出氣或者虐待老人的描寫。孫少平這一輩的青年們都特別善良,原因大概在于此吧。這一點和我的記憶中的現(xiàn)實農(nóng)村倒是不同的。我記憶中的農(nóng)村,因為貧窮或貧窮導(dǎo)致的其他原因,丈夫打妻子、大人打孩子、鄰居間大打出手、村子之間械斗……都很常見,村村寨寨傳出來的喝農(nóng)藥自殺的消息也不少,自殺的大部分都是婦女。贍養(yǎng)老人方面的各種問題和矛盾也挺多。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也不應(yīng)該贊美貧窮!整個社會的普遍貧窮本身就是一種罪惡?。?/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