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2-12-30
梅靜老師譯作: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馬戲團(tuán),最喜歡里面的動物,對大象尤其著迷。后來,我發(fā)現(xiàn)其他孩子也最喜歡大象。演出中,那龐大的野獸炫耀著碩大無比的體型、重量和力氣。但完成表演后,直到返回舞臺前,它始終有條腿被鐵鏈拴住,與插在地上的一根小柱子連在一起。

那不過是根敲入泥地幾英寸的小木樁。雖然鏈子又粗又長,但一頭如此強(qiáng)壯的動物顯然連一棵樹都能連根拔起,所以當(dāng)然能輕易掙脫那根木樁的束縛。

對我來說,這真是個謎。

它為何不掙脫束縛?為何不逃跑?

五六歲時,我依然相信長輩們的智慧,于是向老師、父母和叔叔提出疑問,請他們解答大象的秘密。其中一人告訴我:大象之所以不逃跑,是因?yàn)樗获Z服了。

我追問道:“既然受過訓(xùn)練,那為何還要用鐵鏈拴著它們?”

當(dāng)時,我并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漸漸地,我就徹底忘了大象和木樁的事,只有遇到有同樣疑問的人,我才會再想起。

幸運(yùn)的是,幾天前,我發(fā)現(xiàn)有個聰明人已經(jīng)找到答案:
馬戲團(tuán)里的大象之所以不逃跑,是因?yàn)樗鼜男【捅绘i在這樣一根木樁上。

我閉上眼睛,想象一頭被拴在木樁上的小象。那時,小家伙肯定又拉又拽,滿頭大汗地想掙脫束縛,但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濟(jì)于事。因?yàn)?,對?dāng)時的它來說,木樁實(shí)在太結(jié)實(shí)。

它最終精疲力盡地睡著了。第二天,它再次嘗試逃脫。第三天、第四天,日復(fù)一日……最終,小象迎來生命中可怕的一天:它接受了自己的無能為力,向命運(yùn)低頭了。

我們在馬戲團(tuán)看到的那頭龐大有力的大象之所以不逃跑,是因?yàn)槟莻€可憐的家伙認(rèn)為自己逃不掉。

小時候的無力感,仍深深地印在它的腦海。

最糟糕的是,它從未真正質(zhì)疑過那段記憶。

此后,它再也沒有嘗試過掙脫木樁的束縛……
回應(yīng)3 舉報
收藏
3年前
我還在聽喜馬拉雅葉彬的解讀,有些東西沒來得及記下來又給忘了??
3年前
Yearling 我還在聽喜馬拉雅葉彬的解讀,有些東西沒來得及記下來又給忘了??
哦哦,還有解讀?。∥疫@會先去查下昨天你寫那段對白哈
3年前
小隱于野 哦哦,還有解讀?。∥疫@會先去查下昨天你寫那段對白哈
喜馬拉雅搜書名,就是講的有點(diǎn)啰嗦。課程類的通病吧
發(fā)布

推薦閱讀

9歲
書評
心理醫(yī)生的故事盒子
[阿根廷]豪爾赫·布卡伊 著,梅靜 譯 / 萬卷出版有限責(zé)任公司
全書由若干小故事組成,看起來輕松無壓力,雖簡單,卻不淺白。因?yàn)橛行┕适掠兴圃嘧R之感,所以批評它的人會說:“這不就是改編版《伊索寓言》?” “這不就是雞湯版故事會?”?其實(shí),書最后有個索引,告訴讀者每個故事的來源。這些故事有的是作者原創(chuàng),有的改編自民間諺語,有的來自各種傳說……然而,它們都遵循一個共同點(diǎn):所有故事,都可以從完形心理學(xué)的角度來解讀。

因此,可以說作者在“老瓶裝新酒”。哪怕熟悉的故事,從不同的角度重新解讀,也是有收獲的!先看書,再聽解讀,當(dāng)個完形心理學(xué)入門讀物還...
10歲
想法
剛做完人生第一次核酸測試,而且是捅鼻子的。沒有想象中那么痛苦,雖然我最近一直有點(diǎn)鼻膜炎。。。娃比我有經(jīng)驗(yàn),所以讓她第一個上,真的是太棒了我女兒!我們樓住戶不多,很快搞完了。后續(xù)就繼續(xù)等消息了,居委會辛苦,大白辛苦,每個人都無奈又堅強(qiáng)。
10歲
書評
繪畫技法——風(fēng)景
仲崇鑫 著 / 新世界出版社
浦東圖書館四樓藝術(shù)區(qū)自己找的用爸爸的卡借的,然后去了歷史地理區(qū),翻閱完一本書放回原處時就被刻薄的理書阿姨當(dāng)作看不懂書的小孩硬趕出來了。。。我一句句懟過去,投訴了后臺。絕對再也不去了,好像我們大長寧沒有圖書館一樣。話說這本書娃拿著自學(xué)還是不錯的。
10歲
書評
人文草木 : 16種植物的起源、馴化與崇拜
蘇生文,趙爽,李榮 著 / 天津人民出版社
以下這段話讓我一秒穿越到澀澤龍彥的《幻想博物志》,也是我最初認(rèn)識和了解老Pliny的portal:

古希臘著名史學(xué)家希羅多德公元前500年在印度旅行時,記述了那里種棉花的情景:“那里還有一種長在野生樹上的毛,這種毛比羊身上的毛還要美麗,質(zhì)量還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從這種樹上得來的”。大約在這個時期,棉花和棉布傳播到了地中海沿岸一帶,歐洲人形象地稱棉花為“植物中的羔羊”。
10歲
書評
Who Was Maurice Sendak?
Janet B.Pascal 著;Stephen Marchesi 繪 / Grosset&Dunlap
這本who was是去年暑假圖書館借的,剛開始看。。。找到2019年博洛尼亞插畫展拍的一些照片,當(dāng)時的出口處有很多他的插畫作品展示。娃之前只看過野獸國,這次寒假如果回浦西去把小熊找出來給她讀,當(dāng)年囤的一些汪書單。。。
10歲
書評
LOOKING AT ART_ An Art History Survey at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
很棒的一本書,喜歡它的導(dǎo)賞文字,每日或每周賞評一畫都可以,建議背誦,第一幅選的這個,一做桌面就抓住了娃的眼球,畫中人的真正背景她以前就知道:

Find 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 as a Sibyl in the European art galleries.

This painting depicts a young woman holding a scroll and leaning against a slab bearing hierog...
10歲
書評
快樂成長助學(xué)讀本: 學(xué)成語 通歷史 [11-14歲]
方舟,漫漫 編 / 湖南文藝出版社
昨天圖書館隨便溜達(dá)看到的,內(nèi)容還不錯,字也不算小,順手借了,本來還想借一些中文的名人故事但是沒想到突然清場,最后十分鐘只能跑英文區(qū)抓who was那些,因?yàn)檩p便又好選。。。這會娃地鐵上自己翻出來這本在看了。
10歲
書評
兩棲爬行動物的神話與傳說
[美]馬蒂·克倫普 著,黎茵 譯,未讀 出品, / 貴州人民出版社
Evidence of our intimat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animals bombards us during everyday conversation. We say that so-and-so is a busy bee, an eager beaver, a cunning serpent, or a greedy pig. One can be mean as a rattlesnake, happy as a clam, ...
10歲
想法
三歲開始上小小運(yùn)動館,一周要去三四次,每次打完折的價格是兩百六吧。前后上了兩期也就是兩萬多塊錢吧。之后幼兒園有輪滑課,大班選入了足球隊,外面沒有額外開銷。一年級國慶插班跟著二三年級的男生一起上籃球課,每周日早上一個半小時,教練特別特別好,每次費(fèi)用不到一百,便宜得嚇人哈哈??
1 2 7
10歲
書評
藝術(shù)的故事
(英) 貢布里希 著;范景中 譯;楊成凱 校 / 廣西美術(shù)出版社
事實(shí)上,往往是那些捧讀《圣經(jīng)》最虔誠、最專心的藝術(shù)家才試圖在腦海中構(gòu)思神圣事跡的嶄新畫面。他們努力拋開以往看到的一切繪畫作品,開動腦筋想像小救世主躺在牲口槽里、牧羊人前來禮拜他的時候,想像一個漁夫開始宣講福音的時候,場面必定會是什么樣子。一個偉大的藝術(shù)家這樣竭力用嶄新的眼光細(xì)讀古老的經(jīng)文,使不動腦子的人感到震驚和憤怒,這種事情是屢屢發(fā)生的。激起這種“公憤”的一個典型例子,是卡拉瓦喬惹出的亂子;卡拉瓦喬是一位有大膽革新精神的意大利藝術(shù)家,從事藝術(shù)活動的時間大約在1600年左右。...
心理醫(yī)生的故事盒子
作者:[阿根廷]豪爾赫·布卡伊 著,梅靜 譯
出版社:萬卷出版有限責(zé)任公司
出版時間:2022-12
小隱于野
小隱于野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