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運動會結束了,值得記錄。
逗拿了800米女子組年級第二,2分59秒30,個人最好成績,首次進入3分。
400米女子組年級第二,1分16秒14,個人最好成績。
兩個比賽的前三名居然是一模一樣的,順序也相同。體特參加了今年的800,所以逗拿了銀牌,所以逗跑出了個人最好成績。400米逗是小組最外道,第7道。去年頂替崴腳的同學,400跑了個第7,今年本來還猶豫是400更強?還是實心球更強?成績出來,確定明年還是報800和400!明年還要報長繩!
去年因為800金牌的鼓舞,逗姐跑了一年的長跑,上學的日子只要情況允許,就會跑1500-2700(一般會趁著大課間前后跑,大課間之前如果沒有跑完,大課間之后再跑,如果大課間之前跑完了,大課間之后就不跑), 800米成績倒是沒見提高多少,400提高了不少,看來她還要堅持跑步吧。
逗課間給自己找了新活動——吊單杠,期望有一天能做起來引體向上,我把它叫做“吊小猴”,好像啊~~~
(接到小花生的約稿,正是谷愛凌為祖國奪得本屆冬奧會第三枚金牌的日子。怎么讓孩子學習運動兩不誤?我們的孩子大概率運動不如谷愛凌、學習不如谷愛凌,但是依舊可以向谷愛凌學習平衡、取舍、自律、爭分奪秒……)
高一女娃,1米725,60公斤,一身腱子肉。高一上的校運動會她跑了個年級800米第一,可把我高興壞了。在這樣一個牛校,學習得第一不要想,但是可以跟學霸們比比800米啊,看看能不能成為“學習好的里面身體最壯的、身體壯的里面學習最好的”。
800米高一女子組第一(3分02,在校體育特長生沒參加的情況下)
3000米迷你馬拉松高一女子組第二(13分41.24,第一名當然是那位體特啦)
盤踢個人記錄1592個不斷(左腳一下右腳一下算一個)
跳繩雙搖個人記錄160個不斷
800米個人紀錄3分01
50米個人紀錄8秒25
立定跳遠個人記錄2米2
擲實心球個人記錄9米
一分鐘仰臥起坐個人記錄51個
中考體育滿分(中考體育標準有點水,但的確是滿分)
自由泳、蛙泳深水區(qū)暢游沒問題
上小學之前,踢毽子和跳繩一概不會。
小學一年級4月份的時候,逗回家很沮喪地說她體育最差,跳繩八個動作一個都做不了。孩子體育不好,我能接受,但是老師教的基本動作不會,我哪能認輸啊,練!每天放學練10分鐘,兩個月后,逗收獲了體育的優(yōu)星。
在孩子運動這件事上沒啥規(guī)劃的我們,覺著孩子能每天堅持動就可以了。學習肯定是她小學、中學的主業(yè),小學時,副業(yè)鋼琴也要每天花幾個小時練習。又能鍛煉身體,又沒有往返培訓班的時間,跳繩、踢毽子就自動變成了從小學開始堅持下來的項目。
二年級開始單踢毽子,四年級開始盤踢。
四年級的運動會她不僅拿到踢毽子年級第一,還跑了400米年級第五,肺活量全班第一。我猛然發(fā)現(xiàn),每天堅持的跳繩踢毽子讓她整體身體素質都提升了。
小學五上冬天開始自練雙搖。
如果僅僅是為了鍛煉身體,什么體育項目都好。無論是“碎鈔”的,還是不怎么花錢的,難的是堅持??催@個好,玩兩天,看那個好,玩兩天,其實是對孩子整個人生很糟糕的事情。淺嘗輒止、遇到困難退下來(無論是技術的還是時間、金錢的困難),會不會讓孩子今后在各方面遇到困難就放棄?在“堅持”之前選定一個體育項目,是父母應該深思熟慮的事情?!斑x個不受時間、天氣、場地、器材、伙伴限制的項目,堅持下來”,對于我們家,現(xiàn)在看來是明智的。
娃媽超懶。從小被放在家里圈養(yǎng),能躺著絕不坐著,能坐著絕不站著,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運動真是沒一項拿得出手,身高一米七,立定跳遠只能跳一米六,這還是苦練的結果。高中運動會、冬季長跑年年參加,那是因為抹不開面子,純湊數(shù)。
娃爸農村娃,上初中之前是野孩子,經常往山上跑,比放羊的人爬得都高。大學之前沒練過體育,但是經常能在校運動會上拿個跑步的第一名。上大學(雙非)之后,參加自然地理系體育隊練400米,四個月時間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向同學學習羽毛球,據(jù)說不是全校第二也是全系第二了。無聊時夠個籃板,把腳扭了,體育運動生涯終。娃爹曾看到一篇文章,說一個人的運動本能需要在少年期之前激發(fā),他感覺自己最后能在短期內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可能得益于小時候在山上瘋跑。所以我家娃小時候雖然沒進行什么正經體育訓練,但是娃爸到會經常領著她出去瘋玩,不排除娃身體素質的底子在跳繩踢毽子之前就已經打好了。
有娃之后,兩個運動極端的人觀點一致,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孩子要動起來,不求像娃爹那么發(fā)達,但不能像娃媽這么廢柴。不管孩子練啥,運動一定要堅持。在習慣養(yǎng)成的最初階段,少不了父母的陪伴和鼓勵,當一切上了正軌,孩子自己往前跑,你想拖她的后腿也抓不到她的腳后跟。
學前時間寬裕,在外面的時候就盡情瘋。
上小學有學習任務了,放學后也要鍛煉完才能回家,天好就在戶外跳繩踢毽子,下雨就在室內踢毽子,娃一直堅持到小學畢業(yè)。
初中之后沒那么多時間,于是娃認真上體育課、用力做課間操,課間跑樓梯,周末和假日鍛煉。假期練三天休一天。
高中本來更忙,娃居然給自己找到在校每天1500米長跑的時間。 大課間抓緊去操場,在大家到達、基本排好隊之前跑個900或1200米;大課間結束,趁著大家排隊退場,再補跑600或300米。如果大課間沒跑成,也可以17點放學前跑完1500米再回家。魯迅先生說得對啊,時間像海綿里的水,要擠總會有的。
被天氣或疫情困在家里,瑜伽墊上還可以進行樂動力或keep。
課業(yè)的確越來越繁忙,但人不是機器,總要休息,勞逸結合的學習才更有效率。只要有時間休息,就一定有時間鍛煉。
其實逗爹和我還算會游泳,但是那時候更希望有專業(yè)人士能領孩子入門,最后幼兒園中班升大班的那個夏天,給她報了一對多的游泳12次課,550¥。當時逗爹和我自己花錢進去游(20¥一次),順便偷窺一下他們上課。逗是大課上年齡最小的孩子,四次入門課后,教練和我明說,孩子太小,接下來隨便玩玩吧。這怎么能行呢?以后要是她什么事都隨便玩玩那還了得?逗娘親自陪練!教練教的她都學,逗娘親自陪。那次大課結束的時候,逗已經能在兒童池憋氣游一個橫,也初步學會了自由泳的換氣(班上有一半的哥哥姐姐沒學會呢)。
在那之后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沒再報過游泳班,但是基本每年寒假都會找個地方游泳。
游泳池里有認真游泳的人,有隨便呆呆的人,也有請了私教教授游泳的人。教練教得認真,學員學得認真。逗爹偷藝也偷得認真,別看他自己游得勉強、姿勢可觀性一般般,但是現(xiàn)學現(xiàn)教可是把好手,教練教學員什么,他就照搬教逗什么,別人的私教課結束了,三年級的逗姐也學會了能換氣的蛙泳。
往返泳池要時間,換衣服要時間,游泳從來沒成為我們想要每天堅持、四季堅持的體育項目。
練什么體育項目都沒問題,但要練出體育精神。
我理解的體育精神是迎難而上的精神。幼兒園時比逗大的孩子都學不會自由泳,一年級時八個跳繩動作一個都不會,二年級時踢毽子被爸爸碾壓,五年級時練雙搖練到和媽媽生氣,每次跳集體長繩都要克服內心的恐懼……如果我早早說“算了”,她恐怕也不會在學習上往前沖,沖到這個牛高中;她恐怕也不會在物理期中考58分全班倒數(shù)第一的情況下不放棄自己,期末考到超出班級均分的81分。
我理解的體育精神是堅持不懈的精神。體育鍛煉要持之以恒,彈鋼琴要持之以恒,閱讀要持之以恒,學習要持之以恒,對于自己認定的事情,就要持之以恒。
我理解的體育精神是有計劃并努力實施的精神。制定計劃,把學習、生活安排好。計劃不是空中樓閣,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制定完計劃不代表已經完成了計劃,還要努力實施它。
一切皆是教育,體育(身體的教育)也是教育。
——————我是原文分割線————
選個不受時間、天氣、場地、器材、伙伴限制的項目堅持下來
高一女娃,172.5,60公斤,一身腱子肉。毫不謙虛地說,她是學習好的里面身體最壯的,身體壯的里面學習最好的。
800米高一女子組第一(3分02,在校體育特長生沒參加的情況下)
3000米迷你馬拉松高一女子組第二(13分41.24,第一名當然是那位體特啦)
盤踢個人記錄1592個不斷(左腳一下右腳一下算一個)
跳繩雙搖個人記錄160個不斷
800米個人紀錄3分01
50米個人紀錄8秒25
立定跳遠個人記錄2米2
擲實心球個人記錄9米
一分鐘仰臥起坐個人記錄51個
中考體育滿分(中考體育標準有點水,但的確是滿分)
自由泳、蛙泳深水區(qū)暢游沒問題
①“體育棒子”這樣煉成的。
上小學之前踢毽子和跳繩一概不會。
小一下的五月開始每天堅持跳繩,最開始是單搖,五上的冬天開始雙搖。
踢毽子是二年級開始的單踢,四年級開始盤踢,小學每天堅持。
天好就在戶外,下雨就在室內(室內不跳繩)。
初中之后沒那么多時間,認真上體育課、用力做課間操,周末和假日鍛煉。假期練三天休一天。
高中和初中差不多,但是增加了周一到周五每天1500米長跑。
瑜伽墊上還可以進行樂動力或keep。
②游泳。
其實逗爹和我還算會游泳,但是那時候更希望有專業(yè)人士能領孩子入門,最后要上小學的那個夏天,給她報了一對多的游泳12次課,550¥。當時逗爹和我自己花錢進去游(20¥一次),順便偷窺一下他們上課。逗是大課上年齡最小的孩子,四次入門課后,教練和我明說,孩子太小,接下來隨便玩玩吧。這怎么能行呢?我們可不是隨便玩來的,逗娘親自陪練!教練教的她都學,逗娘親自陪。那次大課結束的時候,逗已經能在兒童池憋氣游一個橫,也初步學會了自由泳的換氣(班上有一半的哥哥姐姐沒學會呢)。
在那之后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沒再報過游泳班,但是基本每年寒假都會找個地方游泳。
游泳池里有認真游泳的人,有隨便呆呆的人,也有請了私教教授游泳的人。教練教得認真,學員學得認真。逗爹偷藝也偷得認真,別看他自己游得勉強、姿勢可觀性一般般,但是現(xiàn)學現(xiàn)教可是把好手,教練教學員什么,他就照搬教逗什么,別人的私教課結束了,三年級的逗姐也學會了能換氣的蛙泳。
一對多12次游泳課,550¥
逗娘游泳8次陪練,160¥
跳繩4根,100¥
毽子31支,69¥
運動短裙2條,508¥
運動褲2條,605¥
耐克鞋9雙,3611¥
亞瑟士鞋2雙,1600.65¥
娃近十年的運動經歷,真是讓我感覺沒有什么比踢毽子、跳繩、跑步性價比更高的運動了!
沒時間?下個樓、換個鞋用不了多長時間。
天氣不給力?家里沒風沒雨。
沒場地?樓前樓后,實在不行在家里。
沒一起的伙伴?左腳和右腳踢,自己跳、自己跑、自己練。
錢包不允許?十年不到1萬,每年加上鞋投入還不到1千,平均一個月不到100,省省還沒有么?
就這簡單、省錢的三項,一樣練出腱子肉。
先說說我家小朋友吧。
小學前的那個暑假前,看到一起畫畫和玩樂高的好朋友BB,輕松來個側手翻???♀?,小朋友羨慕得不行。一問,人家從4歲開始就練功夫了。他也想?yún)⒓?,于是就讓BB引薦,加入了劉師傅的隊伍。劉師傅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從小是在少林寺練武的,各種拳術、兵器不在話下,我們看過他表演,真的令人震撼。
小朋友這一練就是快5年。第一次收費8800,后來續(xù)了3年,15000,因此一共23800,每周雖然只去一次,但每次先體能,后套路,各種拳術,學了不少,還學了匕首、棍、刀等兵器,偶爾也練拳擊。參加過北京市的一次比賽,小朋友獲得本組(幾十個孩子吧)南拳第二名和棍術第二名。后來,小朋友因為柔韌性不理想,在劈腿等方面很吃力,疼痛不能忍,就沒讓我再續(xù)費了。然后加入了學校武術隊,這個不花錢,也參加了一次比賽,因為套路不同,練習時間短,沒有獲獎。六年級退出了學校武術隊,后來yiqing時代,就沒有再練習了。
此外,小朋友在學校一年級的800米長跑比賽中獲第二名,就加入了學校田徑隊,這個也不收費。他堅持練了4年,因為他在田徑隊并不拔尖,老師沒有讓他出去參加比賽,他很失落,在五年級時退出田徑隊,加入武術隊和旗舞隊。
雖然在武術隊未獲獎,但在旗舞隊,他們團隊表演的“媽媽咪呀”獲得北京市團體銀獎,發(fā)揚了團隊合作精神。
五年功夫和四年田徑,小朋友在學校的體育達標都沒啥問題。除了坐位體前屈,因為柔韌性不好,及格或者勉強良好外,其他都是100分吧。還有,就是早早有了腹肌,讓爸爸和我都羨慕??。
游泳是小學一年級暑假,和好朋友BB一起學的,大概兩千的學費和游泳費用吧。10次課學會了蛙泳和自由泳,但自由泳學得不好,也沒有再請教練學,就是偶爾去游泳池練習。三年級去塞班潛水和五年級在希臘的扎金索斯浮潛,檢驗出他的游泳是夠用了。
塞班軍艦島
希臘扎金索斯的藍洞
小學時還在學校開設的俱樂部學過一學期的羽毛球,還有棒球,大概六、七百一學期,每周一次課。棒球隊因為人太少,后來解散了。羽毛球只練發(fā)球,他覺得沒意思,沒有堅持下來。
七年級寒假學了7次網(wǎng)球,一共1050元,基本動作都練到了。但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人一起練,只能讓教練喂球,他覺得不好玩...七年級暑假,單位組織籃球訓練,請來教練教孩子們,也是一千多塊,具體忘了。小朋友是那里年齡最大的娃,練習比較認真,比賽也都出場,揮汗如雨的兩周,挺開心。
此外,還參加過幾次童訓營的定向越野活動,每次幾百元,都是在森林公園或者北京郊區(qū),鍛煉身體,呼吸新鮮空氣,挺不錯的活動。
小朋友還滑過幾次雪,他一向不喜歡請教練,他喜歡觀察別人自學,滑冰就是自己學會的。
爸爸不贊成滑雪,他說造雪場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我也不會滑,就請好朋友爸爸帶過兩次。參加過兩次迪卡儂組織的滑雪活動,只要購買迪卡儂的滑雪產品,即可報名參加。買過一次頭盔,那次去了南山滑雪場,后來買過一次滑雪鏡,去了八達嶺滑雪。兩次都有教練帶領,車費、教練費都是免的,跟著的家長也是免費坐車的。后來,和朋友去過一次石京龍滑雪場,那次請了教練,帶他上中級道,玩得挺開心。
總之,小朋友長到14歲,所有運動費用加起來,并不算多,大概三萬多吧。現(xiàn)在想起來,我真是摳門兒的后媽,舍不得給孩子花錢。
目前小朋友特別喜歡排球,剛剛加入了一個排球機構,打過兩次了,也交了一年的費用,我很希望他能堅持打下去。排球是團隊項目,即鍛煉自身體能和技術,也培養(yǎng)團隊合作,希望他能體會“女排精神”的內涵!
因為我自身運動細胞不發(fā)達,因此,我一直比較關注娃的運動能力培養(yǎng)。
娃今年十一周歲,各種運動樣樣學,可是樣樣不精。
不過,自從小學以后,娃感冒發(fā)燒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也算得上運動的一大收獲吧!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三歲舞蹈初體驗,興致頗濃。果斷報名之后,很快便無法忍受各種柔韌性動作帶來的疼痛與不適。
娃四肢本不算協(xié)調,跳舞美感不足,加上娃年紀越大,排斥想法強烈,于是大約學了一年多左右,果斷放棄。
夏日的廣場,有個小帥哥穿著輪滑鞋在??幔鞣N炫酷動作引來路人的不停圍觀。
四歲半的娃加入了輪滑的隊伍,娃膽大,教輪滑的哥哥心細。
一個暑假下來,學得有模有樣,連老母親都買了一雙鞋,跟著學會了輪滑。
第二個暑假繼續(xù)找小哥哥果斷報名,酷熱的夏季傍晚,依舊在體育廣場,小臉被曬得紅撲撲的。
后來,我們搬離了那個住所,輪滑學習也就從此結束了。
兩個暑假的學習成果,讓我們可以在冰上滑行,偶爾戶外穿一雙輪滑,也能滑上幾圈。
因為視力的原因,娃體育方面增加了乒乓球。
初體驗依舊是美好的,打球、撿球、練基本功,貌似很有趣。娃果斷接受了這項運動。
斷斷續(xù)續(xù)換個幾個教練,娃的表現(xiàn)卻是時好時壞。
單球和教練對打有過三五百個的記錄,也有過連打三小時不喊累的情況。
當然,也有過上一節(jié)課,怨天尤人,吭吭唧唧的情況。
歸根結底,還是吃不了苦。
考慮到乒乓球的體態(tài),總是勾肩縮背的,加上娃的熱情度不高,于是放棄。
初入小學,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乒乓球學習基地,便找了一個羽毛球班。
故事的開始總是千篇一律,娃興致勃勃地加入了羽毛球班。
寒假由于骨折,暫停了一段時間,隨后,羽毛球館開始搬家,多次耽擱之后,娃終于喪失了打球興致。
每每提及重新打球,娃總是一臉的排斥心態(tài)。
小學一年級開始跆拳道。
一是為了強身健體,二是為了自我防護。
果斷報了五年的課程,娃一開始每周去四次,是道館最積極的孩子。
從白帶到藍帶,過程都是非常簡單順暢。
娃體力弱,柔韌性一般,怕吃苦,這些都是堅持一項體力運動的大忌。
疫情之后,道館停課一段時間,娃的學習熱情持續(xù)下降。一周四次的課程改成一周兩次,偶爾還要請假一天。
十月份剛剛考完紅黑帶,小學階段沖刺黑帶不成問題,但是,我還是希望娃真的能在課上學到一些真正的防身本領。
幼兒園畢業(yè)后的那個暑假便開始學習游泳。
娃喜歡玩水,因此不怕水,不怕憋氣,就怕按照標準動作游泳。
十節(jié)課下來,尋常孩子學會了標準的蛙泳,我家娃是標準的狗刨式。
第二個假期繼續(xù)來了二十節(jié)課,蛙泳繼續(xù)鞏固,加上了自由泳和仰泳。
不愛吃苦、貪玩的個性這會兒又顯露無遺。
泡在池子里和孩子們嬉笑打鬧,就是不正兒八經地上課。
娃膽大,雖然技能不咋地,但是敢在2米的池子里撒歡,嚇得老母親一驚一乍的。
現(xiàn)在,辦了游泳卡沒事就去玩玩,泳姿難看,但是能游。
有機會還得再去學學,鞏固一下泳姿。
二年級寒假初嘗試滑雪,算算也有四個年頭了。
第一年參加五天住宿冬令營,體驗的是雙板滑雪。
第二年換了一個機構,參加五天單板冬令營,沒有想到,這次冬令營竟然時不時地打電話哭訴。單板果然枯燥辛苦一些。
第三年繼續(xù)換了一個機構,五天走讀冬令營。在娃的極力要求下,選擇的竟然又是雙板。隨后陸陸續(xù)續(xù)地去雪場滑了幾場,中級道基本上可以暢滑吧!
第四年沒有報班,就是帶著去雪場滑了三次。
明年希望能報一個五天冬令營,繼續(xù)體驗一把單板啊。具體還是得看娃的意愿,勉強不得。
去年六月開始,娃開始接觸瑜伽。
曾經設想過讓娃在初中練練瑜伽,放松心情,調整體態(tài)。
初次接觸瑜伽之后,娃的興致挺高,尤其是空中瑜伽。躺在吊床上的感覺,很像是蕩秋千。
一周兩次左右大課,加上兩次私教,娃的后背直了不少,肩背力量也提升了許多。
希望能繼續(xù)堅持吧!
除卻以上正式報班的運動,有空閑的時間,我都會帶著娃去附近爬山、騎車、徒步。
這些運動強度不大,娃玩得也開心。
以后,希望娃能學羽毛球,繼續(xù)瑜伽游泳,以及周末假期有一些戶外活動。
我一直堅信,對于人生的馬拉松,必須有一顆開朗的心和一副強健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