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5-07-13
老師推薦的故事集,銜接課內(nèi)敘事文學習。民俗故事里,藏著敘事節(jié)奏與人物塑造的技巧,積累“講好故事”的素材,課外拓展民間文化傳承思考,讓故事成為語文創(chuàng)作的靈感源泉。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書評
最后一個講故事的人
[美]唐娜?巴爾巴 著 / 中信出版集團
#科幻小說# 《最后一個講故事的人》2022年紐伯瑞兒童文學金獎作品,一部不硬的科幻小說,一本可以產(chǎn)生挺多議題的書。

不時聯(lián)想起《記憶傳授人》、《宇宙最后一本書》《美麗新世界》,孩子們放在一起讀會產(chǎn)生一些思想火花吧?

2061年,彗星?即將撞毀地球,一批精心挑選的地球居民被運送到薩根星球,這一星際旅程持續(xù)了300多年。

這群移民者的命運由一家集團定奪,他們被分批抹除記憶、喚醒、承擔使命,或在無用時被“清理”。

13歲女孩彼得拉來自科學家之家,卻渴望成為奶奶那樣的故事人...
10歲
書評
最后一個講故事的人
[美]唐娜?巴爾巴 著 / 中信出版集團
《最后一個講故事的人》該書榮獲2022年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面對即將被哈雷彗星撞擊的地球,人類高層制定了逃離計劃,在我還在抱怨不想上飛船小女孩彼得拉幸運卻又不懂事的時候,故事卻畫風一轉(zhuǎn),原來逃離的代價居然是要被清除記憶!清除一切有關(guān)地球的舊文明的記憶!這部兒童文學,已經(jīng)深沉到讓孩子考慮社會體制、強權(quán)意識的層次。主人公彼得拉,更是幸存者中唯一一個保留地球文明記憶的人,于是她便成了向同伴們講述地球文明故事的最后一個人。她的故事,或沖擊或喚醒了飛船上原本就各異的思想火花,奶奶留...
11歲
書評
夜游
王子豹 / 中國中福會出版社
通過跟隨人身寶寶夜游,認識了長在土里的7種常見食物。文字敘述簡潔明快,類似打油詩,很押韻,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女兒一下子就喜歡上了,讓家人輪流讀給她聽,一天就聽了不下十遍。的確是本很不錯的繪本,很符合孩子的口味。
11歲
書評
禪的故事
(美)瓊·穆特 (Jon J. Muth) 著; 邢培健 譯 / 新星出版社
在省圖的繪本館看到《禪的故事》這一書名的時候我有些錯愕:給孩子講禪?會不會太早了?仔細讀過之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擔憂有些多余,大可不必拘泥于太過復(fù)雜的定義,禪不過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思考方法。我們做不到大師一樣的開悟,但至少可以教孩子用一份平靜的心情對待這過于復(fù)雜的世界。
11歲
書評
亨舍爾和格萊特
[奧]蘇珊·漢默勒 著;[奧]彼得·弗里德 繪;李小紅 譯 / 北京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又是一本可以在音樂中獲得雙重享受的音樂繪本。作為一部童話歌劇,《亨舍爾和格萊特》既有歡快優(yōu)美的旋律(其中一首《小哥哥,快來和我一起跳舞吧!》通過這部歌劇變成了真正的民間歌曲),又奇幻驚險的情節(jié),難怪孩子會喜歡。
11歲
書評
小黑魚
(美) 李歐·李奧尼 著;彭懿 譯 / 南海出版社
這是1964年凱迪克大獎作品,是李歐.李奧尼很有代表性的一部。第一次閱讀時,大大厚厚的開本放在手中,我和女兒讀懂了它的第一層含義: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后來,再讀到它,我發(fā)現(xiàn)了,原來這個作品還表達了另一層思想也是一種精神---自我追尋!小黑魚學會了思想,他引領(lǐng)了大家,勇于開拓,做勇敢的事,做勇敢和智慧的自己。
11歲
書評
宮西達也 正義之士
(日) 宮西達也 著;朱自強 譯 / 青島出版社
宮西達也的畫總是簡單而風格獨特,故事則總是這么催淚。讀完這個故事,心中滿滿的感動,溫暖而又憂傷。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讓孩子懂得不要以貌取人,面對很多復(fù)雜的人情況,更不要被表象迷惑,要用心去體察,才能明辨是非。
11歲
書評
巴巴爸爸經(jīng)典系列: 巴巴爸爸的誕生
[法] 安娜特·緹森, [法] 德魯斯·泰勒 著; 謝逢蓓 譯 / 接力出版社
這是小鬧鐘從兩歲起就大愛的一套繪本,人肉講、點讀筆聽無數(shù)遍,封面的巴巴一家已經(jīng)能像說繞口令似的快速背出來,每本書也能看著圖,完整地把故事復(fù)述出來,期間她特別感興趣的情節(jié),還會自己添油加醋地進行些渲染。欣賞巴巴爸爸的善良勇敢,喜歡巴巴寶寶們的調(diào)皮可愛,超能有愛的巴巴一家已經(jīng)成為小鬧鐘的噩夢守護神了!
11歲
書評
母雞蘿絲去散步
[英]佩特·哈群斯 文·圖;信誼編輯部 譯 / 明天出版社
這本繪本很多網(wǎng)站上的推薦閱讀年齡是2歲以上。我當初看文字的確很少,內(nèi)容也很簡單,心想著女兒應(yīng)該會喜歡,所以在萌寶兩歲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的把這本書拿了出來。誰知萌寶看過一遍后,就再也不肯看了。
直到半月前,帶女兒去博物館閑逛,在一間繪本室里,女兒無意翻出了這本書,讀完后竟然哈哈大笑,并要求我一遍一遍的給她重復(fù)讀。兩歲時,萌寶只會聽媽媽讀文字,卻不會品味畫面上的精妙,而且對于兩歲孩子的認知度來說,那樣的幽默也是沒法理解的。
11歲
書評
我變成了一棵圣誕樹
[日]佐野洋子 著;唐亞明 譯 / 接力出版社
樹林里的小冷杉一直有個夢想:到漂亮的城里去當一棵圣誕樹。但是當它錯過開往城里的火車,一路追趕,最終卻失望而返后,它該怎么辦呢?
故事用樸素的語言告訴孩子堅持夢想需要勇氣,而追求夢想的過程更是“去偽存真”的過程,成為一棵圣誕樹,裝點這個世界,不論在哪都是美麗的。
最后一個講故事的人
作者:[美]唐娜?巴爾巴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時間:2023-06
愛故事的蛐蛐
愛故事的蛐蛐
2014
作者熱門分享
我是怎樣培養(yǎng)女兒專注力的  贊49 · 收藏400 · 評論28
伴娃成長的各種“卡片”  贊62 · 收藏328 · 評論63
我如何用“編故事”法收拾家中小Boss  贊53 · 收藏185 · 評論50
“飛機跑道”識字游戲  贊23 · 收藏76 · 評論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