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職位有始終有結(jié)束的時候,父母這個名稱沒有終 ,需要一輩子。老大大學去了,風箏走了,不用我管了,我這雀躍的喜悅,簡直想要分享給任何人。沒兩天打電話來,媽媽,要競爭學生會的職位,幫忙分析下哪個合適。原來想著放手的事早忘到九霄云外,這個不適合你,那個人多,吧啦吧啦一大堆,掛了電話,懊悔,我怎么又犯老毛病了。忍不住還交待,面試有結(jié)果了告訴我聲。沒辦法,又上崗了。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有求必應,孩子信任父母也許是溝通順暢,放手指的是啥,也許一輩子都會有看不見的線在牽掛著。
孩子的出生就意味著和母親的分離,一生會有幾次大的分離。出生是第一次母體的分離。母親需要喂奶,斷奶的分離是一次營養(yǎng)的分離,表示孩子能夠獨立獲取食物,離開母親的幫助。孩子上幼兒園是走出家庭,走近社會群體的分離。再往后是精神斷乳期,孩子真正獨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父母的愛養(yǎng)護,才能順利分離,孩子才能走得更遠,更扎實。順應孩子的規(guī)律的適當放手才能讓孩子長得更壯,更好。
二寶幼兒園一直沒哭,小區(qū)爺爺奶奶都來取經(jīng)。我也很奇怪,小女娃不是活潑外向的類型,咋沒有入園焦慮。仔細分析,家長沒焦慮,當做孩子正常的事,小朋友長大了,需要一起玩耍了。然后適度的讀了一些繪本,灌輸幼兒園的生活,小鳥的幼兒園在大樹上,星星的幼兒園在天空中,寶寶的幼兒園在小區(qū)里,老師像媽媽一樣陪伴寶寶,唱歌跳舞做游戲。最后和孩子擁抱,讓她感受到媽媽的愛,魔法親親也是緩解分離焦慮的書,很自然的做到高高興興入園,回家講自己的感受和小朋友的喜樂事情。連孩子自己也會說,我讀得書多,會思考。簡直驚到小區(qū)的爺爺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