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階段會在不同的事情上放手,一方面是主動的,另一方面是被動的。有的事情上會放手,有的事情上又不能放手,在多大程度上放手……
從父母的角度來說,誠如花友芝麻所說,手放下,心放不下。但再不放心,也會有不得不放手的時候。成語“撒手人寰”是真真切切地不行也得行的殘酷。父母管不了孩子一輩子,孩子也不會一輩子讓父母管著。所謂父母的放手,其實指向的是孩子的獨立。孩子何時何處的獨立,也便是父母放手之時放手之處。
如是,學習習慣養(yǎng)成之時,是在學習方面可放手之時,娃兒自律、條理,有計劃有目標,那父母還何必置喙?恐怕此時的摻合就是瞎摻和,不能助力,反而會是絆腳石。不過,這個養(yǎng)成確實不易。但還是有許多欣喜,具體到閱讀習慣上,從親子閱讀到自主閱讀,孩子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之時,有多少花友爸媽眼露欣喜,心中安慰,自然而然地放開手。放心放手地讓孩子去讀書??梢?,放手也沒那么難。
我其實是有些擔憂生活方面的放手……學習壓力下,很多生活的養(yǎng)成缺乏時間的投入,我有意讓我家丫頭洗洗碗,洗洗小衣服,她是很樂意的,尤其是可以一邊聽歌唱歌,自由晃動,一邊還算參與家務,從不推脫。但是也僅此而已,小學還會跟著爸爸學個炒蛋、煮面,可是一回到學校,在如山如海的作業(yè)中,一切都被擠壓。心疼她時間緊迫,于是作罷。只能安慰自己說,長大就會了。可是,剛才還聽一個40+的朋友抱怨老母親管得太多太細,一方面是肯定老母提醒得對,一方面是埋怨老母不顧女兒女婿的感受。說到底,老母還是覺得女兒在生活上潦草,老人家放不下這顆心放不開這個手……我有一天會不會也變成這樣的老母親呢?
孩子要獨立呀,要學會自己生活,她過得游刃有余,還有什么不能放的呢?但是,老母親的心呀,只要牽掛著自己的崽,就放不下。
我總記得,孩子會走路之初,磕磕絆絆,但總是要甩開媽媽的手,你怕她摔倒,怕她疼,可是總是拉著小手,她便學不會走路。于是,狠狠心,放開手,長長地注視,需要的時候就扶一把,摔倒了就自己爬起來,然后,她會走路了,會走在咱們的前面,然后,回頭看著你笑……
想想看,現(xiàn)在也一樣啊。如果總是不放手,就會拖延年輕的步伐啦。至于這顆老母親的心,就牽掛著吧,牽掛也是一種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