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思
2008
發(fā)布于 2023-08-18
不知道具體背景,比如親子原版閱讀已經多長時間了,閱讀氛圍如何,孩子配合度如何,我甚至都覺得可以不用朗讀,才5歲半,大量輸入即可,不用著急輸出。但如果孩子特別喜歡朗讀,氛圍愉快,讀就讀吧,隨著年齡的增長輸入量加大,自己就糾正了。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1

推薦閱讀

3歲
9歲
想法
不用刻意糾正,偶爾提點下可以,不停打斷糾正沒必要。孩子連貫性和興趣更重要。時態(tài)可以在日常反復閱讀中自然習得。讀多了,自然知道什么樣的模塊構造是順耳順嘴的,也就是正確的。
語言的習得本來就是在不停聽,不停說,不停犯錯中天然學會的。如果沒有這三個不停,哪來的老師或者家長糾錯?如果沒有這三個不停,光靠糾錯也絕對學不會一門語言。
所以,一句話,打破焦慮,打破執(zhí)念,放平心態(tài),讓孩子大量聽,持續(xù)看,持續(xù)說,淡化正確和錯誤。只要有足夠多的正確輸入,遲早會有正確輸出。
11歲
想法
不要糾正,無視即可。糾正多了,閱讀的快樂就糾沒了。殺雞取卵式學習。
9歲
9歲
想法
應該是沒學會 你這個孩子讀四遍應該不是讀。準確說是背的 讀的話不可能讀錯 can讀成could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只有可能聽的時候就沒聽對。然后背錯了 你有兩種方法 一個是教他認字 真正學會自主閱讀 另一種是多聽幾遍 不是只聽這一個詞的發(fā)音 還要聽整本書的音頻 還有就是平級的書多看 同一個詞在不同語境中出現他也能認識就說明他會了 如果你覺得他現在認字太早就先把聽力基礎打扎實 最起碼做到能跟讀 英語這個沒啥捷徑的 也不太能曲線救國 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學是最好的 聽力足夠了 一本書完全不需要讀四...
5歲
想法
暫時不要糾正 正在培養(yǎng)興趣的時候,最好先不糾正吧。走的是原版路線,之所以讀錯,是因為閱讀的素材還不夠多。他讀錯沒關系,你堅持用對的輸入,只要孩子長耳朵,遲早會自己糾正過來。一直打斷糾正,會挫敗他的閱讀興趣,他總是覺得自己做不好,慢慢連讀都不會想讀了。前期多鼓勵,哪怕讀錯了,也要鼓勵他讀對的部分,然后把正確的句子完整讀一遍。如果一整句都讀對了,請狂吹彩虹屁~
7歲
想法
我們經常 want讀成went went讀成want. wanted讀成wented, they讀成the,等等還有很多別的單詞也是 感覺是長的像的會混淆。不糾正就一直錯也不是每次錯 隨機錯經常錯 看他心情錯,糾正了還是錯 過了很久突然他不錯了,也不知道是被我糾正感化了,還是他突然能分清了。有時候真的被氣吐血
9歲
想法
我覺得是要糾正的,只不過要注意方式,沒必要給他講過去的事之類的,他可能不理解,國外這么大的孩子也不一定理解為什么要用would,遇到錯的我們就把正確的讀一遍就好。就像說漢語一樣,孩子表達用錯了詞語,我們是不是也會告訴他正確的表達方式,語言都是相通的。
等大一些,開始英語主線學習了,就好了
7歲
想法
五歲半,其實沒那么懂事 孩子進步的路上,就怕過度分析。再懂事再聰明的孩子也不過五歲半啊。
五歲半能讀,已經很棒了。為何要再深度分析語法呢。按照理論,理性腦要二十多才會成熟。我們這些從小學英文的孩子,要的是什么效果?習得。習得二字如何成就,熟能生巧的語感而不是講解與輸入。所以我反而認為糾正過多會破壞這種語感。
我覺得五六歲的孩子,不是需要我們絮絮叨叨的年齡,更多的是靜心陪伴,讓他們看到美好和努力而已。
8歲
17歲
想法
我們6歲,男孩,學到Raz的J,同樣的問題。
我覺得是個好現象,至少孩子的語感很好。我的習慣是遇到就糾正,多數情況下不解釋,有時候解釋一下。
4歲
16歲
想法
無需糾正 讀錯是很正常得很好,因為孩子沒有輸入足夠正確的讀法。

解決辦法:
1.用正確的音頻,使用空氣播放的方法磨耳朵,娃聽多正確的發(fā)音,自然會讀得正確

2.媽媽給孩子示范的時候,呀正確的讀法,多陪讀示范幾次,孩子也會習得正確的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