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國
2024 2020
發(fā)布于 2025-03-19

動態(tài)調整派:根據孩子特質動態(tài)調整

如果孩子有需要家庭傾力培養(yǎng)的某一個需求,家長肯定是要支持的,這樣天賦異稟的苗子,肯定要培養(yǎng)他成才的,我覺得,傾力培養(yǎng)是沒錯的。
大多數孩子的能力點都是比較均衡的,那么在迷途中就沒必要砸錢去苦苦發(fā)掘了。
再說為孩子存錢這本身就沒什么特別值得提倡的,為他做一些應對風險的儲蓄是沒錯,如果能用一部分的金錢,引導孩子拓寬視野,見識世界之大,也許,對他的金錢觀來說,會更好。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

推薦閱讀

10歲
想法
我有其他想說的... 關于問題的悖論
好的教育,就需要砸很多錢嗎?
存錢給孩子,就會耽誤雞娃嗎?
1. 教育的本質是啟發(fā)和引導?重視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言傳身教、價值觀和行為習慣往往比金錢投入更具影響力。通過日常交流和互動,父母可以激發(fā)孩子的思考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情感智力。
榜樣示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模仿父母的行為。比如,父母注重閱讀、積極參與社區(qū)活動、尊重他人,這些行為都能深刻影響孩子的價值觀與人際交往能力。
2. 合理利用資源?利用公共資源:許多教育資源并不需要高昂的費用,...
14個月
7歲
想法
我有其他想說的... “雞娃”與“留錢”本質是短期投入與長期保障的博弈,最佳答案需回歸家庭本質需求:
·若相信教育能讓孩子“突破階層”,可適度傾斜資源;
·若更關注風險防御,則需夯實經濟基礎;
·無論選擇哪條路,培養(yǎng)孩子的內在韌性和決策能力,才是真正“留給他們一生的財富”。**
最終,定期與孩子溝通,根據其成長階段動態(tài)調整策略,才是可持續(xù)的智慧選擇。
12歲
想法
我們大多不都是既要又要還要嗎?
“雞娃”“留錢”不都是父母的錢嗎?
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有后悔藥可以吃嗎?
什么時候生孩子不花錢,無非是花多花少!
人生來都是第一次,都是來體驗人生的。
你選擇不了父母,同樣選擇不了孩子!
有句話是最最真實的,
生孩子本來就不是一場買賣,
沒有贏,也不可能是回本!
最終不過是選擇,既然選擇就有糾錯的可能。
就有接受失敗的可能!
我們這一代父母還考慮養(yǎng)兒防老嗎?
留錢給自己才是真的!
您覺得呢!
8歲
想法
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孩子能力和精力允許的范圍內,家庭經濟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教育投資會加大,但是不會傾家蕩產去追趕“教育的時尚和潮流”;因此在真的諸多愛好和興趣面前,會有取舍。
關于存錢:會定期儲蓄,也會教孩子做定期儲蓄。
這是最底層的教育和家庭發(fā)展邏輯。
走向社會,一切靠自己,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發(fā)展的能力還是很重要的;有內在的能力和潛力,有積極進取的上進心,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證自己衣食無憂,樂觀豁達,這是我追求的教育目標。如果我還能在孩子身上看到其他的閃光點,有更好的成就,那就是額外的...
12歲
想法
我有其他想說的... 看到這個討論題目,我想起了一句話:子若強于我,要錢有何用,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若不如我,留錢有何用,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當然了,作為世間普通家長中的一員,一方面,我盡力去托舉孩子,讓TA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做到80~90分。同時,也要準備銀子,在孩子需要提供幫助的時候,提供幫助。
這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在漫漫陪讀路上隨著時間推移,在充分觀察、評估孩子能力之后,一步一步作出的打算。
3 1 1
11歲
想法
我有其他想說的... 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討論話題,暗地里的意思就是作為家長的成年人怎么都脫不開孩子這一件,且是唯一的一件大事么?

傾力托舉,這里的傾力,大概是包含了時間、金錢和各種其他資源;托舉,代表的是吃力也要勉為其難??赡艿恼嫦嗍牵?br/>?? 家長越努力,孩子越吃力,這一代代家長的過于努力關注孩子,造就了一群沒有試錯機會,從小被pua做各種沒有意義的努力,長大之后徹底失落迷茫甚至抑郁的孩子。
?? 也造就了一群同樣努力抑郁迷茫的家長。
?? 更扎心的真相是,孩子往上的潛力,和家長沒太大關系,但是...
12歲
想法
生命本身的自然就是教育 我自己是2000年自費留學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后來也在其他國家如日本短期游學生活過。一直喜歡讀書,接受各種喜歡的專業(yè)領域的學習。
從有出國讀書的想法開始就自己存錢搞定,費用不夠,當時也想求助于父母想借錢,但是還是打消了念頭。完善自身的意義更強烈就容易克服各種困難。
出國留學及其各種教育的意義在于有更包容的內心,更有能力看待事情的多面性,處理各種生活的難題,順其自然,回歸到生命本身,尊重他人,貢獻社會。并不是有更高的名利的起點。
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就不會太去糾結各種教育的得失,怎...
11歲
想法
我有其他想說的... 介于兩者之間,沒有很傾力投入;能力有限也沒打算存多少留錢。順其自然,不說遺憾。生活本就充滿未知與變數,過度用力反倒失了生活的樂趣。
至于選擇,沒什么對與錯,坦然面對自己的每一次選擇,走的每一步,就足夠了。。。。。
3歲
8歲
想法
托舉、培養(yǎng),家長量力而行、孩子量材而行 動態(tài)派,孩子是那塊料就盡力培養(yǎng)支持,要是沒發(fā)現什么特別的地方,就等孩子正常普普通通的成長,將來經濟上給些支持。普通家庭的托舉可以有點點,但是主要還是得靠孩子自己。
老公家一個親戚家真的是舉全家之力全力托舉培養(yǎng)孩子,以前說孩子多么多么厲害,文化課厲害、畫畫、音樂都很厲害,在美術、古琴上花了很多錢,曾經也是全國到處去參加美術、音樂等研學,連過年都沒回家看老人幾次,最后也沒考上好大學。畢業(yè)后,這孩子也沒從事畫畫、音樂相關的工作,頭發(fā)染得白白的怪異發(fā)型,整個一個動漫人物形象的Cosp...
匿名花友
想法
我有其他想說的... 我媽小時候鄰居家姐姐結婚,送親隊伍敲鑼打鼓地抬著幾大箱嫁妝,圍觀群眾都羨慕地夸有面子。
我媽把自己的見聞一五一十地告訴外婆后,外婆問:“如果你明天開始不上學,把學費都存起來,到你結婚的時候也有這么多嫁妝。那你是想上學還是買嫁妝?”
我媽說:“上學!”

所幸我們現在不必二選一,可以既要又要。
它的國
它的國
2024
2020
作者熱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