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條碼的時候看到標價,嘖嘖,真是貴吶
感覺比第一部更好看了。
寫書時恰逢20年疫情,讓本來就是借便當回憶人情往事的作者對于生活、對于食物帶給我們的意義又有了更多的思考。
作者說烹飪的過程在挑選食材時就開始了,過程中和各種人群交流,菜販、其他采購者、品嘗者……尋常又溫暖。
餐食,并不為了單純的果腹。有時候恰恰是那些非必要的事,構成了生活的意義。
令人印象深刻的美食不一定都是豪華大餐,但肯定都有一段特別的回憶。果然寫食物的書還是要加進回憶才更美味吶。
書里還提到了米原萬里,很有意思的聯(lián)結。
最后想再感嘆一句,作者的中文水平真是讓身為中國人的我自愧不如啊,回頭要好好盯娃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