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在省會城市,但是我感覺我做啟蒙的方式和你差不多。
1.閱讀,大量閱讀。包括英語我們也是讀繪本。我英語也就過了4級,爸爸程度高一些,我就讀簡單些的繪本,難的留給爸爸。
2.根據她的興趣報興趣班。我們家也是敏感型的孩子,4個月時就不肯讓陌生人抱。各種早教班上起來,加上可能年齡也到了交際的年齡,現在屬于比較大膽、不怯場那種(會主動去撩別的小朋友,問人家名字;去上試聽課,一半小朋友比她大一些的哭了,她跑去跟老師問問題…)。另外我比較傾向2--2.5歲左右選擇一些比較專業(yè)的興趣班,而不是早教那種大而全(當然有些早教有些項目做得很好的可以上上,但不可能所有項目都很贊。)我家目前是根據娃的興趣報了:親子游泳、美術涂鴉,另外還有體能課看她上課過程很享受,基于她太能吃需要多動,所以沒有征求意見強行報名了。
3.爸爸的陪伴。我們一直以來爸爸休息天都是用在她身上的。我們家的分工基本是:工作日媽媽帶上課,周六爸爸帶上兩節(jié)課,周日家庭日天氣好不太熱爸爸差不多一個月三次左右?guī)覀內敉獗寂堋⒖葱●R…然后一年1--2次長途旅行。
4.隨心陪她玩。前幾天小朋友要畫畫,我一不留神她竟然在自己身上開始涂鴉。我也沒有批評或者阻止她,最后她臉上、兩只胳膊上涂滿了顏料…發(fā)到朋友圈大家紛紛表示崩潰…但是當時我想既然已經開始了,就讓她玩一下,過程很有趣不是!當然桌上、地上一片狼藉,同時報廢了一件衣服…
5.數學啟蒙,沒有必要太早。但是我很推薦《mathstart》,我家小朋友Level 1聽了一遍,愿意聽的。我是當繪本念的,不確定她聽進去多少。另外還有一本《size measuring》也很不錯,供參考。
我感覺幾線城市,至少在低齡階段是不重要的,畢竟現在是網絡社會,信息都是共享的。三歲前更重要的是愛和陪伴,在此基礎上盡量提供她嘗試的平臺。
First Sizes and Measu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