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三年多,投入最大的就是繪本(中英都包含),就光1-3歲的書,我就已經(jīng)花費大幾萬了,其實我挺后悔的。不是后悔帶孩子讀書,而是后悔沒有分配好自己買書的錢,感覺原本這些錢可以買到更多更適合孩子的好書。買書感想與大家分享。
一、別整太多低幼的繪本
從我家孩子3個月開始,我就在買書。從開始的自己瞎買,到后面跟著各種書單,各種大v推薦,一路買到孩子3歲。
低幼階段真的是個很尷尬的時期,很多書標注的年齡就是0-3歲。這意味著,這本書可能有些1歲的孩子非常喜歡,也有可能2月11個月的孩子才剛剛看懂。
我家娃認知發(fā)展偏慢,導致我初期買了很多書,幾乎他都看不上,用盡了一切辦法,他就是不理不睬不回應,一看書就跑。
后來很長一段時間,我以為是書的問題,我跟著一個又一個博主不停的買書,希望有一套書或者一本書他可以喜歡,但結(jié)局是,囤完了書還要囤書架。現(xiàn)在想想當時的自己真的很不理智。
孩子真正開始看書是在2歲以后,我才意識到,之前他的不回應是因為認知沒達到一定的水平。有些書放一放,過段時間他就能看了。本來挺開心的,但是孩子時間有限,又要注意護眼,再加上孩子不愛新書,舊書翻來翻去反復讀,導致那么多書根本看不過來。有好多書,壓根就沒讀過,等到你要去拿出來讀的時候,發(fā)現(xiàn)它已經(jīng)低幼了。
所以建議第一條,低齡的繪本,少折騰。
二、買正版還是祖國版
曾經(jīng)的我只買正版書,感覺正版書質(zhì)量好,油墨安全,無異味,顏色無偏差,對孩子的健康、安全、審美等各方面都有利而無一害。但娃買書是個長期投資,買一套兩套還行,堅持買兩年真的是兩眼淚汪汪,我理解作者的辛苦,也想支持正版,但實在是錢包不夠鼓。
我想唯一讓媽媽們買祖國版的書原因只有一個,因為它便宜!
拿大名鼎鼎的牛津樹來說,學校版是我家孩子英語啟蒙的必備,所以老早我就入了凱迪克版本,咬著牙一級一級得囤,到處找好價。因為太貴了,其他的系列(“探索”、“中國故事”和“經(jīng)典童話”)我就入了祖國版。價格確實香,質(zhì)量說實話并不差,以至于我都后悔買了凱迪克的校園版。
書其實是個消耗品,讀書要分精讀和泛讀,精讀的書可能反反復復要讀十幾遍,泛讀的書或許隨便翻翻就再也不碰。我就想買書是不是也可以“精買”和“泛買”。當然這需要媽媽們提前做好功課。精讀的書,我買正版;泛讀的書,看自己錢包情況。
(寫到這里,突然發(fā)現(xiàn)有點歪了,我沒有鼓勵大家買盜版書的意思哈。咱們還是要支持正版的,否則好書都被咱們自己給打擊沒了。)
三、在哪買書
這些年,我買任何書前,都會在淘寶京東當當拼多多快團閑魚上各平臺溜達一圈,才決定去哪下手。因為同一套書,不同平臺的價格實在是太大了。
總的來說,拼多多是我下單最多的平臺。其次是閑魚和快團。節(jié)日大促才考慮京東,搶不到大額券的時候,還是很不劃算的。
四、關(guān)于二手書
我出了一些二手書,但是說實話,我不喜歡買二手書,這種是不是叫心理潔癖啊。
我覺得買二手書的人大部分是因為想省錢,但你的原版二手書,還沒有祖國版全新的便宜,那你的書也是很難賣出去的。誰不想花更少的錢,買個全新的東西。
所以二手書真的很尷尬,尤其是值錢的二手書。看完后占位子,又不甘心低價轉(zhuǎn),更不想當廢紙賣。送給別人,擔心人家不珍惜,自己留著又沒多大用。
想來想去,我終于找到了最好的方法可以提高它的性價比:生二胎。
想想就覺得自己省了一大筆錢。
寫到這二寶醒了,乖乖帶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