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來會聽很長時間,但并不是強制性的。早上會放寶寶喜歡聽的比如英文版的西游記或者魯濱遜漂流記,一方面磨耳朵一方面能刺激精神有助于起床。
洗漱的時候就要改成純音樂,否則刷牙的時候容易分神導致牙齒沒刷干凈。然后吃早餐的時候切換成貝多芬或者莫扎特這種鋼琴曲,包括吃午餐和晚餐的時候都是可以的,陶冶情操。
上午和下午如果有課就不聽了,如果沒課的話可以在類似于練字這種不需要耳朵工作的日常練習之后聽些有趣的故事,比如嘉慶叔叔講的成語故事,如果孩子剛剛寫了其中的字會很有成就感,對于加深印象很有幫助;當然如果有需要用耳的比如做Imagine Learning后就什么都不聽了,耳朵也是需要休息的,勞逸結合事半功倍。
在去上課的路上可以聽些牛津樹或者RAZ,這種學習類的平時單獨讓孩子聽不一定能都聽得進去,但相對于無聊枯燥的路途來說孩子會把注意力放在這個相對有趣些的讀物上(上廁所的時候也可以)。
最后就是晚上睡覺前,睡前故事太多了,根據(jù)孩子興趣選,不同年齡段也會有不同的愛好。我家的小時候愛聽小豬佩奇,長大些就愛聽些伊索寓言類的故事,當然如果有時間一般都還是我陪著去給講一些歷史故事,孩子能得到互動遠比固化的聽開心的多,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