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要說一點,雙語發(fā)展一般來說總是有強勢語言和弱勢語言 要想在幼年時完全齊頭并進 這不科學。 對于4歲以前的孩子 應該先要抓一種語言的理解力 所謂一通百通。 一種語言的詞匯豐富量對另一種語言是有幫助的。 舉例來說 中文的驚喜 驚訝 對應英文的surprise。假如不管英文中文 這個詞匯認知是啥意思 娃都不懂 那么你再給娃解釋10遍都沒用 你需要兩種語言每個語言給她讀上不同的好幾本書 在語境中習得概念 花費功夫×2。 但是要是她中文明白呢 你給她解釋一下 surprise就是驚喜或驚訝的意思 秒解了。當然語言到最后 是要用中文解釋中文 英文解釋英文 但是一開始初期階段 一種語言的理解力是很關鍵的。
說說我們的情況 坐標美國 大多數(shù)情況這樣的孩子英文是沒問題的。所以在3歲之前 我們是全中文 繪本 動畫 對話 2歲上了英文幼兒園完成1000詞英文的基本詞匯積累。3歲半時在中文理解非常好的時候,開始讀的英文繪本 一開始娃根本不愿意聽 因為對她來說 英文詞匯能聽懂的故事都太無聊 太簡單了 和她認知不匹配??墒撬⑽脑~匯又很有限 我當時借了大量的繪本來試 很快我發(fā)現(xiàn)一件事 就是詞匯跟上認知是很容易的事 就是只要找到娃愿意聽的繪本 哪怕她一開始只能聽懂一半 只要娃愿意 聽上5遍就能聽懂了。我娃喜歡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 女巫 壞小孩之類的。 我記得第一本我娃上道的書是Alexandras terrible horrible no good very bad day. 這本書大概600L 我娃當時的詞匯根本是聽不懂的 可是她就是喜歡里面那個倒霉的小男孩發(fā)牢騷 然后她三天內(nèi)聽了5遍吧 慢慢地她會問某個詞什么意思 慢慢她能聽懂就越來越多了。 然后我娃喜歡女巫 我在美國高價買了女巫溫妮的原版(這是英國書 美國地區(qū)很難買) 給她讀 她喜歡 就一本5遍+那么刷 很快詞匯就上去了 你能看出來 如果她聽懂了 就會要求反復讀。 一開始娃的詞匯有限 要找到她愿意聽的真的很難 我那時就是去圖書館借大量繪本 慢慢試 娃的喜好和了解娃目前的英文理解力。然后 我們接著刷了 alfie, mog the cat, Julia donaldson, 然后是 mr men and little miss, berenstain bears. 現(xiàn)在英語理解力至少在平均線上了 因為不少她能聽懂的書都是AR4了。另外就是刷繪本 就是要刷字量高的 那種小豬小象就真的別刷了 這么點字 還不夠優(yōu)秀繪本一頁的字呢。不要用娃自讀的書來做親子閱讀。當然我們情況特殊 英文啟蒙不談 只是針對中英文認知不匹配的建議。
今天給娃讀的一本 字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