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讓梨了 -- 孔融:4歲讓梨,卻因不孝被殺

2014-9-16 10:24 原創(chuàng)

三國時代有個后現(xiàn)代潮人,曹操稱酗酒誤事,要頒布禁酒令,他說,美色更誤事,那就該禁止人類做愛和結(jié)婚?曹操以孝治天下,他說:干嘛要孝敬親爹?他不過是為了發(fā)泄性欲;親娘也談不上偉大,不過是個容器,東西都出來了,還要給容器寫感謝信么?曹操實在看這人不爽,以不孝的名義殺了他。忘了說,這人是曾以四歲讓梨而感動中國的少先隊員,孔融。 



天生的脫口秀主持人 

歷代文人開會,張愛玲上臺演講,題目是“出名要趁早”,坐在VIP席位的孔融不厚道地笑了。 

論出名,據(jù)說古人之間流行一個最簡單的判斷原則,那就是,登上小學語文教材才算真的紅。 

論趁早,孔融4歲讓梨,感動全國,司馬光本來不服,但他砸缸時已7歲高齡,輸了。 

讓梨時,孔融還來點注解:我是小孩,按規(guī)矩應該拿小的。 

他紅了,成了年度吉祥物、道德新模范。作為孔子的二十代孫,他的出身夠正點,而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推崇的就是長幼有序、溫順謙恭,他的成名,是一種必然。舉國上下掀起了孔融造神運動,電視、廣播、網(wǎng)絡全部祥林嫂附體,24小時滾動謳歌。詳情參見當年對雷鋒或賴寧的轟炸式宣傳。 

基本上,三國時代,廣大人民哪怕去超市買袋鹽、上班搭個地鐵、去發(fā)廊洗個頭,耳邊環(huán)繞的也是杰出幼兒孔融的先進事跡??兹谘不馗鞯匮葜v自己讓梨前后的心路歷程,孔媽媽趁熱打鐵推出育兒書,講述自己如何把一顆受精卵調(diào)教成崇高的小孩。 

享受巨星待遇之后,孔融完全明白公眾愛的就是爆點。于是,10歲時,他做了一次漂亮又大型的自我營銷。 

大名士李膺很榮幸地被他選中了。李膺喜歡在自家豪宅搞名人沙龍,而且夠拽,非名流或世交不得入內(nèi)??兹谂0?,自稱跟李家是世交,大搖大擺進去了,李膺困惑了,這小子誰呀,來混吃混喝的?孔融說:“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李老君(老子)曾是師友,我們當然算世交了?!?nbsp;多淵博啊、多睿智啊,大家鼓掌鼓掌。 

有個叫陳韙的太中大夫來晚了,聽了旁人的轉(zhuǎn)述,冷冷評價: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立即反駁,想必這位先生小時候一定聰明絕頂嘍! 

這急智、這思辨、這氣勢,簡直是吳宗憲郭德綱級別,李膺夸他“高明必為偉器”。按照東野圭吾的陰暗推理法,或許要問,陳韙是孔融請來的脫口秀搭檔嗎? 

13歲,孔融的父親逝世,他“哀悴過毀,扶而后起”,再度入選年度孝順楷模。 

16歲,他哥哥孔褒的朋友張儉因得罪宦官被通緝,投奔孔家,孔褒不在,孔融讓張儉留宿,結(jié)果事情敗露,兄弟二人和孔媽媽“一門爭死”,朝廷發(fā)話了,讓孔褒抵罪,《后漢書·孔融傳》在這里接了一句,“融由是顯名”。 

到此,孔融成名四部曲完成。當哥哥孔褒走向斷頭臺,孔融則成了忠孝仁義代言人,道德光環(huán)唰唰唰飛來,權(quán)力地位也隨后趕到——他成了獵頭們的搶手貨,各地都請他當官。 

他拒絕了。 

難道是嫌官職太??? 

直到司徒楊賜請他出山,他才欣然上任。楊賜派他去拜訪新晉大將軍何進,對方門童不懂事,沒有及時通報,讓他多等了一會兒,孔融怒了。耍大牌這種事,應該是他自己的特權(quán),被耍大牌,完全就是奇恥大辱。他轉(zhuǎn)身就走人。何進也不爽啊,你丫狂個屁呀!派劍客刺殺孔融,該劍客夠腹黑,說,孔融這么紅,殺了他還不如利用他,以禮相待,顯得你有雅量又重視賢才。何進不愧是優(yōu)秀的政客,順勢做了次大度秀,推薦孔融去當更大的官。 



不驚世駭俗會死 

后來孔融到北??橄唷鞘呛谏鐣团牲S巾軍最愛騷擾的地帶??兹诩影?,“收合士民,起兵講武,馳檄飛翰,引謀州郡”,爭取擺平那幫混蛋,提升自己的業(yè)績。可戰(zhàn)場不聽話,完全不按脫口秀舞臺的規(guī)則來,孔融與黃巾軍的交鋒,如果拍成電影,就是他的丟臉集錦,只不過是細分成被打得落花流水、屁滾尿流、潰不成軍等幾種形態(tài)而已。經(jīng)過這次教訓,他痛定思痛,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必須重新制定。 

根據(jù)哀兵必勝原理,孔融開動腦筋,搞了一項重大發(fā)明,把從政當表演,化昏庸為藝術——這種風氣到兩晉南北朝愈演愈烈,以至于輿論傾向統(tǒng)一成:誰游戲官場誰就是牛人,誰勤政愛民誰就是SB,簡直就是好吃懶做人士的福音。 

孔融打仗前先狂喝威士忌,你以為他要主演“關云長溫酒斬華雄”或者“醉臥沙場君莫笑”那種很MAN的戲碼?NO,還是丟盔棄甲這種戲路他更擅長,被黃巾軍抄了后路,洋相出盡,“不能保障四境,棄郡而去”,據(jù)說,他逃跑的姿勢還是蠻酷的。 

袁譚攜大兵壓境,“流矢雨集,戈矛內(nèi)接"之時,本來是戰(zhàn)爭片,他搞成MTV,忙著拗造型,氣定神閑地看書,談笑自如,假裝什么事都沒發(fā)生。很有型吧?他以為是cosplay周瑜,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確實灰飛煙滅了,只不過主語變成孔融自己。他倉皇逃竄,連老婆孩子都被俘虜,可憐他的家人,為藝術而獻身。 

而孔融自己演得還挺High。 

有時他演暴君,有個下屬叫氏儀,孔融心血來潮,突然覺得這姓氏太反動,“氏”是“民無上”,應該改姓“是”才對,下屬敢不改么,不改就成了犯上作亂??兹谶@新穎的思維大大啟發(fā)了清朝文字獄,比如雍正皇帝火眼金睛,能從“維民所止”中看出是“雍正無頭”,因此大開殺戒。因為租賦賬目不清,孔融一天之內(nèi)處死五個督郵,超有效率。對待一個心腹,愛他時把對方當兒子,恨他時就要直接砍人,太真性情了——磨刀霍霍時,邴原站出來質(zhì)疑他亂來,這次孔融終于理屈詞窮,開始耍賴,說自己不過是開個玩笑,怪邴原沒有娛樂精神。邴原追問,怎么能拿別人的生命開玩笑?可是孔融內(nèi)心或許想說,不拿生命開玩笑,怎能顯得老子與眾不同,世人都該加大對我的膜拜力度呢? 

有時他演情圣——有個叫甄子然的孝子,不幸早夭,孔融雖然沒見過他,但不妨礙孔融突然長出了對他的狂熱哀思,不斷為他“配食懸社”,活生生是三國版《人鬼情未了》;而蔡邕夸過孔融,蔡邕死后,孔融思念過度(其實,熱愛死人也是中國一大傳統(tǒng)),模仿言情小說男主角,抓了一個長得有點像蔡邕的士兵來喝酒,睹臉思人,深情吟誦《詩經(jīng)》中的句子“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型”,那情狀,活生生馬景濤附體。 

任性、自我、刻薄、裝B、反應快、口才佳、情緒化、人來瘋、強詞奪理、不驚世駭俗會死——這樣的孔融,如果乖乖當一個脫口秀節(jié)目主持人,如同周立波,喝喝咖啡抄抄網(wǎng)絡段子,閑來在微博上咬咬人,該是多么低碳環(huán)保,又不乏娛樂精神,可以被萬千網(wǎng)民當寵物養(yǎng)??兹谄?。他殺了勸他接納袁紹、曹操的左丞祖,但沒過多久,情勢所迫,他還是寄身于曹操。左丞祖也是,有些事,上頭可以做,你娃不能說,這點簡單的道理都不懂。 



神經(jīng)質(zhì)推薦神經(jīng)病 

孔融和曹操,完全是一對反義詞。出身上,一個高貴正統(tǒng),圣人之后,NB閃閃;一個邪門歪道,“宦閹遺丑”,身世猥瑣。政見上,一個尊崇漢室傳統(tǒng);一個要取劉氏而代之。行事態(tài)度上,一個刁蠻任性、嘩眾取寵;一個是“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但曹操需要孔融這個大名士來裝點門面,所以一忍再忍。 

哪怕孔融給曹操推薦了禰衡這個不靠譜的憤青,曹操也沒有發(fā)作。禰衡有點文采(寫的《鸚鵡賦》頗得李白推崇)、恃才傲物、憤世嫉俗、唯我獨尊,孔融對他頗為迷戀,將世上最重磅的褒義詞統(tǒng)統(tǒng)打包,獻給他——很多時候愛一個人,是因為從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愛人不過是自戀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就像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有一幕,朱麗葉在宴會中見到了羅密歐,她說,啊,我見到了我自己。 

禰衡是知名毒舌派,譏諷曹操的猛將荀彧長得“儀容端方”,可以借他的臉去吊喪。他和孔融把刻薄送給外人,吹噓獻給自己,一個是“仲尼不死”,一個是“顏回復生”,拿肉麻當有趣。禰衡在世上只喜歡兩個人,孔融和楊修,喜歡他們的方式是親自當他們的父親,把大自己20歲的孔融稱為大兒子,把小自己2歲的楊修稱為小兒子。語言惡毒點、行為亂套點,都可以四舍五入當優(yōu)點,但問題是,禰衡一旦耍起個性來就太失控了。如果說孔融只是神經(jīng)質(zhì),那么禰衡就完全是神經(jīng)病。 

孔融每天循環(huán)在曹操面前推薦禰衡,吹得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曹操給他面子,決定見一見。但禰衡不配合呀,對曹操冷嘲熱諷,態(tài)度囂張。曹操讓他當鼓史,當眾表演,禰衡不穿制服,瘋狂演奏重金屬音樂,被負責禮儀的官員呵斥,于是,雷人的一幕來了——禰衡當著曹操及眾人的面,把自己脫個精光,脫衣舞男都沒他神色自如,不愧是重口味搖滾青年?。〔懿僮猿暗?,本想羞辱禰衡,沒想到被禰衡羞辱了。 

連孔融都覺得禰衡玩過頭了,讓禰衡去道歉,曹操很高興,準備接見他,結(jié)果禰衡穿著麻布粗衣,手持三尺大杖,以潑婦罵街的姿態(tài),展開以曹操為主題的長篇謾罵秀。曹操怒了,說,我殺你如同殺一只麻雀或者一只老鼠那么簡單!但他沒殺——為什么?就像榮格說的,很多被現(xiàn)代認定為精神病患者的人,在過去往往還能得到特殊禮遇,他們反常的精神狀態(tài),恰恰被視為不同尋常的證明。禰衡極端自戀又極端自卑,可以輕視天下任何人,卻容不得別人一絲一毫的輕慢,典型的人格障礙,但他在三國時代還小有聲望,曹操用了個傳統(tǒng)招數(shù),借刀殺人。 

禰衡的死沒有讓孔融產(chǎn)生任何一點危機意識,相反,曹操要殺楊彪,孔融威脅說你如果殺楊彪我這個官就不當了,曹操作罷,孔融發(fā)現(xiàn),這丫果然是怕我的,更加肆無忌憚。 



性格缺陷決定命運 

孔融完全把跟曹操唱反調(diào)當成人生主打興趣愛好。 

曹操攻破鄴城,跑到袁紹墓前祭奠,還“哭之流涕”,同一時間曹丕則馬不停蹄地搶占了袁紹的兒媳婦甄氏,當袁紹兒子是死的。父子二人實在是相映成趣。甄氏也NB,讓曹操、曹丕、曹植三人為之墜入情網(wǎng),曹植為她寫了《洛神賦》,全是廢話,但正是這些廢話,證明了甄氏在曹植心中的超然地位。對于這樁丑聞,孔融的正義感不定期發(fā)作,他給曹操發(fā)了條短信,說:“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nbsp;

智商情商皆一流的曹操居然沒看出是諷刺,問孔融這是用的什么典故,很新鮮啊??兹谡f,以現(xiàn)在人來推斷,古代應該是這樣的。據(jù)說曹操學習了批量臟話,以澆胸中塊壘。 

曹操征討烏桓大勝,孔融大煞風景地嘲諷他欺負弱小,宛如土匪。曹操頒布禁酒令,這讓“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的孔融怎么活?孔融寫信給曹操,大喊:我反對!曹操回復他,夏桀、商紂因酒而亡國,所以我們要吸取教訓??兹诟苌狭?,那當年徐偃王因為濫行仁義而亡國、燕噲因為謙讓而亡國、魯國因為崇儒而損害了國力以至亡國、夏商兩朝亡國同樣還因為女人,那我們是不是該把仁義、謙讓、儒學、婚姻等統(tǒng)統(tǒng)一并戒了? 

最后,孔融直接戳穿曹操真正的動機,無非是節(jié)省糧食,以備軍用,(你娃明明想篡權(quán)),哪里是怕亡國。 

誰喜歡總是聽反對自己的聲音呢?受虐狂除外。差別只在于普通人聽了只能默默地掏出小本本,給對方的名字上畫把叉,而皇帝可以直接干掉他來個痛快。連范曄這個對孔融多有偏愛的人,在《后漢書》里也評價孔融在這次論爭中“發(fā)辭偏宕,多致乖忤”,已經(jīng)逾越了曹操為他設置的容忍底線,殺他是毋庸置疑。 

像孔融這樣高調(diào)的話癆,找點把柄簡直易如反掌。他曾經(jīng)鼓勵人們在饑荒時,如果自己的老爸不可愛,又只剩一個面包的情況下,不妨把這個面包送給素不相識的路人甲,讓老爸餓死算逑。他還說過,父親對子女有什么恩惠可言?他的本意只不過是發(fā)泄情欲罷了。母親對于子女來說也談不上多偉大,好比一個盛放東西的瓦罐,子女生下來就如同東西從瓦罐里倒出來,難道還要給瓦罐寫感謝信,侍奉瓦罐終老? 

這些話,在21世紀大眾看來都夠出位,更別說以孝治天下的曹魏,簡直是體貼地為曹操殺他制造理由。于是,曹操為推崇忠孝的孔子的后人制定了罪名,不忠不孝,理直氣壯地殺了他。 

李敖評說“孔融的遭遇,是亂世中一個真人的悲劇”,其實這一次,亂世也許被冤枉了,孔融的悲劇是他自己的性格悲劇,確切地說,是性格缺陷決定命運。 

他的攻擊性太強,見誰滅誰,不依不饒,這樣的路線,在官場簡直是死路一條,跟羅伯特·格林的《權(quán)力的48條法則》背道而馳啊。這本連美國監(jiān)獄里的罪犯都愛看的全球暢銷書,深情規(guī)勸大家,想贏得權(quán)力,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會遮蔽理性,而憤怒是情緒反應中破壞性最強的。如果你想要毀滅曾經(jīng)傷害你的敵人,最好的辦法是假裝友善而不是表現(xiàn)憤怒,讓他毫無戒備。愛和感情同樣具有潛在的破壞性。它會使你盲目,不論在什么情況下,絕對不能讓愛與憤怒影響你的計劃和策略?!?nbsp;

哇哦,權(quán)術真是個技術活,高級政客都是影帝影后嘛??兹谘菁疾缓?,城府不夠,又離經(jīng)叛道。如果他的叛逆更有邏輯根基,那簡直就是后現(xiàn)代潮人一枚了。可是,就像王菲說的,為了什么而叛逆很重要,不清楚方向的叛逆沒有意義也沒有力量。 

  

來源: 咪蒙


回應2 舉報
贊2
收藏2

推薦閱讀